更多用区块链服务实体经济
2019年11月04日 来源:经济日报
区块链技术有很大发展潜力,未来将有广泛应用。但是,对区块链技术来说,第一重要的是落地,要为实体经济服务。
区块链具有去中心化、数据无法篡改等特点,有助于建立点对点之间的信任,降低信息传输过程中的交易成本。比如,可以利用区块链鉴定艺术品的真伪,又比如在大众服务领域,数字版权、知识产权、各类证书都可以利用区块链建立全新的管理机制,提高公共服务领域的公平公正及透明度,等等。
当然,也需要思考区块链技术的研发和应用的成本。也就是说,运用区块链技术所获得的收益,能否超过其研发和应用成本。这笔账,要算好。
需要指出的是,区块链的应用,并非适合所有领域。
比如,打着区块链旗号的比特币曾受热捧,当时有人认为比特币的出现是对现行货币体系的巨大挑战。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虚拟货币的非货币本质逐渐被人们认识。最近受到广泛关注的Libra,虽然有别于其他加密货币或稳定币,具备了应用场景,但其发行机制也决定了Libra难以作为真正意义上的货币存在。
从货币发展史来看,货币有两次革命性变革,即实物货币和现代信用货币。实物货币的特点是自身具有内在价值,并以自身价值来衡量商品价值,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现代信用货币体系则与国家以及现代经济社会组织形态紧密相连。国家发行的本位币有国家信用支撑,其 背后是整个社会的财富和交易的商品。国家根据全社会商品生产和交易的需要发行本位币,以法律保证本位币的流通,并通过中央调节机制保持本位币价值稳定,从而维持现代信用货币体系正常运行。不难看出,货币领域是最需要中心化的,而区块链恰恰是去中心化的。
货币政策是目前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的主要经济政策之一。货币政策运用的最基本条件就是中央银行垄断货币发行权,并调节利率、汇率、物价、就业和经济增长,等等。即使随着技术进步,单一纸币发展为电子货币等多种形式,其背后依然是国家信用背书,这是最根本的基点。在可预见的未来,主权国家都不会放弃货币政策。因此,私人创造和发行数字货币,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货币,不具有国家信用支撑,而且还会对当下货币主权、金融稳定、货币政策、金融监管造成严重负面影响。
此外,对金融系统来讲,效率和安全也非常重要,而区块链并不比现行的金融系统具备多少优势。事实上,目前的支付系统已经非常安全和便捷,可以支持比较大的交易量。有研究指出,区块链在交易上的效率反而不如目前的支付系统。如果为了反洗钱、反偷税漏税等,目前电子化交易也完全可以达到这一目的。
总之,应该更多地考虑用区块链技术改造实体经济,推动区块链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让一切回归本源,这才是区块链技术发展应该着力的方向。
(作者为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与金融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