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各位网友大家好,我们今天请到了来自上海的非常著名的天文学家和科普作家卞毓麟先生,今天我们谈的主题是“科学与人文联姻”,看看两者之间如何结成佳配,下面就一些具体问题请卞先生谈一谈。 [14:07:17]
主持人: 十年前,我们知道您放弃过悠闲日子的机会,“改行”投身到出版界,在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创建了版权部,为中国的科普出版开辟出了一片新的天地。您从中科院到出版社,从作者逐渐成为了编辑。这些年来,我们知道您在上海科教出版了很多的图书,请您列举一些比较重要的图书,同时也想请您谈一下这些图书对提升国人的科学素养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14:07:25]
卞毓麟:主持人,你刚才说到我放弃了比较悠闲的日子,到上海投身出版事业了,其实在北京也不是很“悠闲”,因为我在中科院从事科研有三十多年了,科研工作也是蛮艰苦的。很多人说这样子表达的意思就是说,你已经搞了那么多研究工作了,也快要退休了,你现在到了这个年龄了再去闯一番新的天地究竟是为了什么呀。我想是这样的,今天谁也不会漠视或者否认科学普及的重要性。 [14:08:12]
卞毓麟: 在1994年的时候,中共中央国务院发表了《关于科学普及工作的若干意见》,从那以后,从中央一直到地方,不断地号召大家要重视科普。就是在这个大的背景下面,我后来到了上海的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他们领导很希望推出一批向从国外引进的优秀科普工作,和自己国家原创的科普作品,他们最需要的是人。我从事几十年科普工作,他们跟我很熟悉,所以他们就建议我在中科院还有五年就要退休了,让我能不能把我擅长的科普带到出版社来,我们好好在这个领域多做点事情。问我意向怎么样?在当时大环境下面,我觉得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很值得做,所以我举家到了上海,当时我去了上海,上海《文汇报》还特别发了消息,说著名科普作家卞毓麟先生南下加盟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14:09:11]
卞毓麟: 去了以后,我觉得自己还是有很高的热情,比如说我去了以后,策划了第一套书就叫《名家讲演录》,是我国科技名家以及文化名家,请他们每个人写一本小册子,这个书也做得很小,64开,比普通32开的书还要小一半,比较便携,放在口袋里非常方便,我请了很多名家写了,比如周光召先生、路甬祥先生等等,他们都给我每人写了一个题目,甚至于还有在世界上很有名的华人数学家陈省身,已经90岁了,很难得。宋健先生当时正在抓夏商周断代工程,他就把这个写成了一个小册子给我,就好象是每一个名家做了一场讲座,做了一场讲演,所以这个叫“名家讲演录”,这个在当时还是相当受到大家的欢迎。这是一个例子。 [14:13:19]
卞毓麟: 现在在读书界、在科技界、在科普界,大家认为大概这一类比较高端的科普或者科学文化作品引进的最有影响的一个是湖南科技出版社的第一推动丛书,一个就是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的“哲人石”丛书。从整个规模来讲,其实哲人石占第一位,十年下来出到现在,已经引进了90多种世界科普,我们还要做下去,这个是很有影响的。假如说在中科院跟很多科学家谈到哲人石丛书都不用介绍了,大家都很熟悉了。 [14:17:24]
主持人: 我知道那两套书就我这样一个领域外的人一直长期以来有所耳闻,并且也看到过一些的。今天的题目围绕主题来谈,您觉得在提升国民的科学素养,起了什么作用? [14:19:45]
卞毓麟: 自从九十年代中期以来,我们谈到科普的时候,就比较全面,通常总是讲到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还有科学知识。我觉得像名家讲演录这些名家谈到的事情,包括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都是相当充分的,这两套书不一样,哲人石丛书是引进的,名家讲演录都是我们国内的大家自己写的,篇幅也一样。名家讲演录是很简略的,只有几万字,哲人石丛书一般篇幅比较大,能够更充分地展开。 [14:20:03]
卞毓麟: 但是名家讲演录是中国的大家在给中国人讲,所以他们有很多提法更容易被我们的国人所接受,大家从里面短短的也就是三万字左右能够体会到他们对科学是什么看法,这个自然就把科学精神和具体的科学知识融为一体,并不是就知识而谈知识,就精神而谈精神,这样皮和毛怎么能够分开来。哲人石丛书,我们分了当代科普名家系,有当代科学思潮系列,当代科普名著系列,分了几个系列,不同的系列有不同的侧重,比如说当代科普名著可能更多地把当代科学成就普及给大家,但是我们选书的时候,国外的好书也很多,我们选过来翻译放在哲人石丛书,有一个标准,科学精神和科学知识尽可能不要偏废,这个对我们国人来讲也是一种很好的借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世界上很畅销的书,我们自己创作的时候能够从里面领悟到什么东西。 [14:20:25]
主持人: 算起来,您从事科普创作已经三十多年了,参与编著、翻译了很多科普图书,并且写了大量的这方面的文章。在中学语文课本中拟稿收了一篇短文叫《月亮——地球的妻子?姐妹?还是女儿》,读过这篇文章的学生都是知道您的大名的。您的科普作品有一个特点,不仅熔科学性趣味于一炉,且极富人文色彩,如《恐龙·陨石及社会文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科学注》、《莎士比亚外篇》等等。您在写作中或者创作中怎么样将科学与文化很好地结合并且融汇在一起的? [14:32:44]
卞毓麟: 从我自己几十年的阅读和大概三十多年的科普创作的过程中,我慢慢体会到这样一个事实,就是人类文明的方方面面,或者说人类所掌握的整个知识大厦各个部分之间其实都是互相有联系的,其实并不像我们在学校念书的时候一门课一门课划分得那么清楚的。这是事情的本来面目,过去包括我自己,一开始不太注意这一点,没有注意到事情的全貌。比如写天文的时候,就滔滔不绝地把有关天文学的知识搁进去,天文学和社会、和其他学科、和人文究竟有什么关系,这方面注意得不够。注意得不够,并不是说这些事实本身不存在,大家经常讲不是世界缺少美,而是缺少欣赏美的眼睛,缺少的是发现,我觉得科学跟人文和文化的其他方面不是缺少联系,而是缺少的是看见,缺少的是发现,当你脑子里面有这样子的意识,你很自觉地时时关心这一点的时候,你会发现更多的精彩。当你有这个愿望,我把发现科学和人文之间的关联,它们之间的呼应,它们之间的默契,它们之间的和谐,你自己感受到了它们之间这种和谐的美,你就有一种欲望想告诉别人,这个时候就体现在你的作品中,这就是很优美的科学和人文相结合的作品。林语堂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他说“最好的建筑你是发现不了它哪儿是艺术的开始”,这个是融为一体的,我想我们优秀的科普作品、科学人文作品也应该是这样,读的时候分不清楚哪儿是科学结束了,哪儿是人文开始了,它们都是融为一体的。假如说我们有这种强烈的意识的话,很多人也许都能够写出这样很好的作品来,也许我们过去关注得不够,也许我们发现得不够,我们更多地关注、更多地发现,我们就会有更多的收获。 [14:33:29]
主持人: 我刚才在听您说的时候,我认为能够把这两者融合,应该具备两种素质,科学素养的知识架构,和人文的素养的知识架构,因为有些人不具备人文素养可能缺乏另外一种知识架构,您的人文素养是不是从早年就一直开始积累起来,后来在写作当中才开始发挥它的作用和效应的? [14:34:04]
卞毓麟: 我比较喜欢讲的一句话就是写作的上游是阅读,这个像一条河流一样,在您的笔下能够流淌出来要有上游,这个上游就是阅读,从事语文教学的人总是在强调读和写的关系,我觉得这个关系确实很密切,虽然我开始从事写作的时候也已经是30多岁了,但是阅读是从很年轻的时候就开始的。我想,这可能有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比如说在中学时代,一直到高中,我的作文都不是很好的,作文都没有得到很高的分,但是我非常喜欢看中国的古典文学、诗、辞、古典小学都很喜欢读,喜欢体会里面许许多多的细节,这无形之中是一种积累。到后来我开始从事创作的时候,这些积累就像在仓库里面库存的东西,都出来了。 [14:34:41]
卞毓麟: 回想从什么时候开始重视中国的古代语言的,我觉得是在初中阶段,我没有充分意识到,但是我发现很优美、很令人感兴趣,中国四大古典小说,初中的时候除了《红楼梦》绝对不想看的,老是吃饭,老是写诗什么,不想看。另外几本,《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都是很好看的,孙悟空打白骨精,后来发现《西游记》是一部相当精深的书。年轻的时候,里面的情节打妖怪很好玩,后来发现影射到声教里面的很多东西,那个时候也看,看得不是太懂。比较更容易看懂一点的是《三国演义》,它毕竟讲历史,我就记得我当时看《三国演义》不是看一遍,看好多遍,看到后来是相当入迷,里面有的段落就背下来了,《三国演义》的目录也背,第一回、第二回、第三回,我现在回忆起来,当自己是一个初中生的时候,这个大概是对古典文学的一种早期的偏爱。后来虽然我的作文成绩始终并不是很好,但是大概在测验的时候,跟古典文学有关的部分我都能够得到高分,这种积累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就派上用场了。 [14:35:10]
卞毓麟: 所以,有很多人跟我说你写的文章,总得说用词都是相当简练的,我说我很希望做到这一点,能少用几个字就不要多用几个字。 [14:36:06]
主持人: 我这也是题外话,卞先生在一年少时候的读书经历,跟现在的青少年有很大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14:36:07]
主持人: 我们知道您有一本书非常出名,花了很长时间写出来,叫《追星:关于天文、历史、艺术与宗教的传奇》,这本书从人文地视角,从早期人类肉眼观天的智慧,写到望远镜发明后的天文学的巨大变化;从人类飞出地球的勇气和努力,写到太阳系以及太阳系以外遥不可及的星球。这本书因此成为天文科普领域不可多得的佳作。您当时写作此书时出自什么样的理念? [14:36:16]
卞毓麟: 这是我近几年来的一本书,是2007年出版的,出版以后也得到了一系列的荣誉和奖励。我当时是怎么想的呢?现在人们似乎生活节奏都很快、都很忙,科学的东西要引起大家的兴趣不是非常容易的一件事情。我想我能不能写出一本书来,我讲的是科学,讲的是我熟悉的天文,还有我国近年来的航天等等这些东西。 [14:37:09]
卞毓麟: 但是看的人如果他是一个不爱科学的人,他偶然有一个机会拿到的这本书就像看北京晚报一样,随便拿起来翻了一翻,看了一小段觉得挺有趣,他还愿意再看下去。假如说是这样的,我就觉得这本书就起到了它的作用,并不是使得很多人知道了许多科学知识,而是使得很多人知道了科学也很有趣,科学文化不比现在的流行的其他文化好象更枯燥。如果起到这样的效果我就很高兴了。所以,我想要写好这样一本书有两点必须注意:第一,科学性和文学性必须要结合得好,科普,只要是有“科”字的事绝对不要做错,要别人看,要语言流畅,要生动,这个是不能缺少的。所以,我写作的时候这是我注意的第一点。 [14:38:15]
卞毓麟: 第二,要有历史感和画面感,就是你讲的这个事情使别人感觉到你处处都是故事,这就好听了,处处都是公式就不行了。还有这个书要充满画面感,并不是说有很多插图就是画面,我这本书里面是有很多插图,有200多幅插图,这些插图很美、很好看,我觉得这是一个方面,假如把这本书里面所有的插图全部都撤掉,你来读这本书的时候,在字里行间的时候,在读者的脑海中间自己会出现画面,这个像写一个电影的文学脚本一样,电影的文学脚本并没有画,但是把它进一步加工的话,就可以形成分镜头的脚本,就可以拍摄了。我写这本书的时候,我也是抱着这样一个想法,因为科学爱好者他会主动积极地投入来看这个,因为天文爱好者会积极投入来看这个,因为他本来并不是天文爱好者,就是很一般的人,如果你使得他拿到这本书以后看了以后有了感觉,科学很有趣,科学人文很有意思,那他今后就有可能对科学有兴趣了,我们科学在工作中的影响,通过这种方式也许就在慢慢地扩大了。我就是抱着这样一个想法,这个也是我的一个新的尝试,我虽然从事科普创作也有三十年历史了,但是这本书是新的尝试,所以我讲天文知识的时候,我从彗星讲起,这个是哈雷慧星,这个最容易引起大家兴趣。讲彗星的时候首先讲一个故事,公元前44年前,罗马的独裁者凯撒女士生亡,这个时候天空中间正好有一个大彗星,从这个故事慢慢说,一开始看就有画面。 [14:42:43]
主持人: 而且吊起了读者的胃口。 [14:43:16]
卞毓麟: 对,所以后来这本书有一家电视台以这个书为主线,让我去做了10次讲坛节目,有一个频道也叫读书频道,讲过10讲,大概讲的形式有点类似于《百家讲坛》,讲的内容大部分来自于《追星》这本书。 [14:43:19]
主持人: 我觉得您初衷就是要讲科学,更广地推广到更多的公众身上,然后采取人文的角度。我觉得您这个尝试是非常成功的,事实证明也是非常成功的。 [14:43:23]
卞毓麟: 这个后来获得了海峡两岸服务大流科普文化作品奖,还获得了国家图书馆的文经图书奖。 [14:43:26]
主持人: 市场销量也不错吧? [14:43:29]
卞毓麟: 印了8500本,全卖完了,出版社前一段时间告诉我正准备重印,这个具体不太清楚。 [14:43:31]
主持人: 现在有很多年轻人对科普创作其实很有兴趣,甚至于很多人在尝试写作,我们知道,您是国内大名鼎鼎的科普作家,有着丰富的创作经验与体会。您能否就此给年轻朋友的一些好的意见?比如科普创作的基本要求、创作方法等等? [14:43:38]
卞毓麟: 首先大家要有这么一个意识,科普不是一个炫耀个人的舞台,科普是需要去耕耘的一块田地,每个科普工作者都要明白自己的角色,我们不是那些“明星”,我们是要做事情。尽量不要有功利之心,有一个为社会服务的精神,大概有这样一个心态,才能够安下心来,才能把事情做得扎实一点,好一点。这是第一。 [14:43:46]
卞毓麟: 第二,你跟大家谈科普,谈科学的事情,科学里面有很多深奥的事,你为了把深奥的事告诉别人,跟别人说清楚应该采用什么样的风格语言,应该采用一种很朴素的语言,不要很花哨,很花哨的语言,别人可能弄不清楚你到底想要讲什么,这个就是美国伟大的科普作家阿西莫夫所强调的一种非常平实的,甚至口语化的写作风格,我是很欣赏的,他不是借助于能够使用什么样的形容词,或者应用多么高超的妙笔生花的词,他就是在于如何把复杂的事情用浅显的语言使得别人能够明白,这种风格,阿西莫夫有一个比喻,就叫做“平板玻璃”的风格”,就是玻璃有两种,一种是花花绿绿的橱窗玻璃,很好看,但是看不透后面究竟是什么。还有一种平板玻璃,好象根本就看不见这里有一个东西挡住你,后面是什么,一目了然,阿西莫夫这个比喻很好,他说他欣赏这种“平板玻璃”式的写作风格。让别人能够看透你告诉他的东西,这样作者想说的话就好象这些话直接从作者的心头流淌到读者的心田,中间没有任何的隔阂。我想,我们写科普最好能够做到这一点,使得人明白你究竟想要讲什么,当然首先要让你自己明白,有的人在自己还没有太搞明白的情况下,他就瞎写书、瞎写文章,这样是不行的,只有你想得明白你才能写得明白。 [14:47:42]
卞毓麟: 我们初学的科普作家,年轻的科普作家,大概这些话对他们还是会有用的。 [14:47:44]
主持人: 要有充足的前期准备。 [14:47:45]
卞毓麟: 不要故意炫耀自己的写作技巧,在做的时候,很多人问我有什么诀窍,我说我没有诀窍,我也是十六个字,我们要把事情做好,分秒必争、丝毫不苟、博览精思、厚积薄发,这样久而久之我想会取得成绩。 [14:47:53]
主持人: 我觉得这里应该替广大的年轻朋友谢谢卞先生的建议和意见。今年年初1月2日是享誉全球的科普泰斗科幻大师阿西莫夫90诞辰,国内各大媒体做了很多工作,发表文章来纪念。长期以来,我们知道您花费了很多精力来研究阿西莫夫的创作特点。我们知道您是中国唯一一位自费赴纽约到阿西莫夫家中访问的人。请客谈谈这一段经历? [14:48:04]
卞毓麟: 说到阿西莫夫,我们国内其实有很多阿西莫夫迷的,“阿迷”有两种,一种是阿西莫夫的科幻迷,阿西莫夫的机器人,在世界上很有名的,国内也有很多他的科幻迷。还有一部分是他的科普迷,他的科普作品写得好,我就属于“阿迷”之一,他一辈子有470本书,可能还是不完全的统计。被译成中文的,他的作品到目前为止是104种,在全世界所有的作家中间,作品被译成中文数量最多的就是阿西莫夫。其中有科幻的、有科普的,而科普包括科学的方方面面,比如数学的、天文学的、物理学的、化学的、地理学的、地质学的等等。其中第一本被翻译过来的书叫做《碳的世界》,那是1973年过来的,译者是林志新、甘志玉,那个时候文革还没有结束,要把外国人的书翻译过来还有点崇洋媚外这种大帽子的风险,但是他们介绍过来了,就使得我们一大批读了这个书觉得科普还能写得这么好,就对这个阿西莫夫感兴趣,后来包括我自己也翻译过很多他的书。他这个人的一生很有传奇性,他1992年去世的,一个人能够有400多本书,而且这些书都是很有份量的,这些科普书有很丰富的科学内容,讲得很到位,这么一个人物是很传奇的。现在想要了解他,现在有很有利的条件,他临死之前的这本自传已经被翻译成为中文了,这本书就叫做《人生舞台——阿西莫夫自传》,是非常值得看的一本书。我读了他的书以后,也读,也研究,也翻译,后来我就想这个人很了不起,我要什么时候能够见到他,拜访他,当面跟他谈谈多好,后来我就跟他通信了,我也把我们翻译他的书寄给他,跟他通信,他很客气,他虽然非常忙,但是每次都回信。 [14:51:46]
卞毓麟: 到1988年的时候,我作为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的一位学者到英国爱丁堡皇家天文台去做访问学者,那一年在美国的巴尔的摩,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举行大会,我就从英国去参加了,参加完了以后,我还是回英国继续我的访问学者的工作,后来我就想到了我人都到了美国为什么不去拜访阿西莫夫呢,然后我就到纽约去,我住在我过去一个学生那里,我说我要去拜访阿西莫夫,他说这里是很方便的,你直接跟他打电话好了,而且他的电话号码在黄页本子上面都有,你就查电话打给他,后来我给他打了一个电话,我跟他说我叫卞毓麟,你还记得吗?后来他说这个名字听着很耳熟的,我说我想来拜访你,后来他说我想确认一下你是不是翻译了我好多书的那位中国人啊。我说是的,我说我现在正在纽约,后来他说好,他说这样吧,今天是星期四,他说你能不能星期六早上再给我打个电话来,如果我那天有时间的话我们就可以见一面。我说好,一言为定,1988是个星期六,我又给他打了一次电话,我说我是不是可以来看望你啊,他说好,你下午一点多钟的时候到我这里来,我就去拜访了他。后来我知道确实到他家里去作客的中国人,我是第一个人,我很幸运,你看书不如见到他本人,他脑子里想的全都是写作,他不旅游,但是他也不是个书呆子,他非常机智,讲话很幽默。我问他每天工作多长时间,他回答我,一般是9小时,有时候10小时,其实他那时候已经60多岁了,他说也有例外,他说比如像今天吧,上午有人来拜访,现在你们又来作客了,我今天一点活都没干,你看我样子很伤心吧。我写成了一本比较长的文章,就叫做《在阿西莫夫家作客》,刚才我讲的阿西莫夫自传《人生舞台》的终结本的后面作为一个许诺放在里面,大家可以看到。 [14:53:35]
主持人: 我觉得您这个经历很珍贵,因为随后几年,他也就过世了,再晚几年就没有这个机会了。今年各大媒体都很关注这个事情,阿西莫夫在中国有非常深厚的读者基础。 [14:53:41]
主持人: 因为我们这个栏目主要是做科学文化方面的普及。回到核心的问题上来,面向公众的科普问题,关于“科普”这个概念,时下一些学者认为这个提法有些过时,相比较之下,他们更愿意使用“公众理解科学”这一类的提法,对这样的问题您是怎么看的? [14:53:46]
卞毓麟: 这个问题很重要,您也问得很有意思,我觉得公众理解科学是一个很好的提法,在国际上面很流行。与此同时科普这个概念我认为永远也不会过时,“科普”这个词很明显的意思是科学普及,普及是什么意思?是普而及之,像“阳光普照”,反映了这么一种状态,“科学普及”,让科学普而及之,这个事情永远也不会过时,永远是需要的。问题出在什么地方?不应该说因为近年来有了公众理解科学这个提法,就认为我们原来讲的过时了,而我认为“公众理解科学”是科普的新的阶段,“公众理解科学”也没有到顶,比如说我们现在经常探讨的还有一个概念,叫做“公众参与科学”,我认为应该相对于“公众理解科学”而言又更进了一步,你也不能说“公众理解科学”这个概念过时了,它也没有过时,公众永远需要理解科学,而且永远有新的科学需要公众理解。我们的科普也是这样,科学在不断地发展,它就需要不断地普及,普及就是普而及之,有的人为什么觉得“普及”这个词不太好,他就觉得“普及”就是有一个人拿着科学到处去给人家普及,其实我觉得这样的理解一个狭隘的理解,“科学普及”这个概念应该像公众理解科学一样,把它作为一个完整的概念,体会到它就是这样一种过程,科学的普而及之,就像阳光普照这个概念一样的,这个很重要。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普及法这些用词都是用得很好,而且将来还会永远需要这个词汇。 [14:54:30]
卞毓麟: 现在我们经常谈到的科学传播和科学普及,也有一些朋友说“科学普及”这个概念不好,应该说“科学传播”,这个也有不同的看法。科学传播,传播就是从一个小的范围传到更大的范围,就像这个水里面丢一个石子里面,一浪有一浪的事情,科学传播的过程,这个波浪有几个最主要的环节,有三个最主要的环节:第一个环节,科学交流,科学的内容哪里来?是科学家的劳动成果,你说我取得了科学成果,首先要交流,跟其他科学家交流,比如在学术会议上作报告,比如在学术刊物上发论文,这个是在科学共同体或者科学界内部的一流交流,这是层次最高的交流。一旦你的成果获得了公认,接下来成熟的科学成果就要被放到科学教育里面去,不论是牛顿或者达尔文或者是爱因斯坦,他们的科学成果最后都进了教科书了,进了教科书,这个传播的环节叫做第二个环节,叫做科学教育,科学教育有什么特点呢?师者和受众都是特定的人群,而且作为教育系统的行为,有一定的强制性,比如你到中学或者大学里面念书,固然有选修课,但是基本的东西必须达到要求的,要不然拿不到毕业文凭。所以,教育一旦选定了一种模式、一个范围,在一定的强制的范围之内要完成你的学业。第三个环节,科学普及,科学普及的对象是谁?是全社会所有的公众,包括你是科学家,包括你是国家领导人,你都有需要被普及的东西。科学普及,它没有太强的强制性,就等于说《追星》这本书大家都说写得很好,你一定要看,不是这么回事,没有这样的强制性,而是你要用更高明的手段、用更好的作品来吸引大家关注科学,科学本身没有枯燥的科学,只有乏味的叙述,这是译林的名言,这就对科普工作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所以我的要点就是,科学传播这三个层次我们不应该混淆,学术交流、科学教育、科学普及,它们之间互相有联系,可以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他们还是各司其职的。所以,科普这个概念不因为自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后一些国家强调公众理解科学,称为“科普”过时了,现在我们公众参与科学,也不意味着公众理解科学就过时了,这个都是永远需要的。科普和科学传播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我刚才也讲了,都是不能互相取代的,我们有一些学者持这样那样的看法,都是可以探讨的。我们还有一些相当年轻的朋友似乎有时候表示科普这个概念过时了,我要对他们说要慎重考虑,要好好研究,自己的看法是不是有所偏颇。对我来讲,我觉得科普是一个很可爱的、不会过时的概念。 [14:55:34]
主持人: 我觉得您因为倾注了一生心血在这方面,而且刚才就科学传播和科普,包括公众理解科学等一些不同的概念进行了不同的剖析,对于公众对于这个概念有了更清晰的了解。下面我们看一些网友的提问。 [14:55:40]
网友: 请问卞老师,您看电影《阿凡达》了吗?对我们的科普创作有没有启示? [14:55:41]
卞毓麟: 《阿凡达》我看过了,里面牵扯到很多生命科学里面的基本问题,我觉得《阿凡达》这个片子看起来似乎是一个很热闹的大片,其实它在制作的过程中,他们有一个科学家的团队作为顾问,是很严谨的,这一点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国家现在的科幻还不算很繁荣,也很缺少科幻片,这些片子也许能够给我们某种启示。对科普有没有什么启示?因为它本身是个科幻片,我觉得从科幻和我们严格意义上面的科普创作,这两个方面都可以进行更多的思考。 [14:58:11]
网友: 在您的成长中,哪部科普图书对您影响最大? [14:58:13]
卞毓麟: 这个话很难回答,可能我有一个回答会出乎大家的意料。从很小的时候,最开始出道的跟科学有关的书,也许会留下终身的印象,在我上幼儿园的时候,那还是解放前,很早的时候,看到过一套书叫做《幼童林库》,每一本书都很薄,是彩色的,画得很漂亮,上面字很少,那个时候家长给我买了这个书,我看过了,我知道太阳系,知道太阳系中间有九大行星,知道最大的叫木星,知道有个土星,有个光环,像戴了个草帽,那个时候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也就是在那套《幼童林库》这本书里面,我还看到过一幅讲中国地理的图,分省地图,把每一个省都画成一个动物或植物的形象,比如湖北省画一个像青蛙的图形,新疆画成穿斗篷的小孩在那儿趴着,这个对小孩很有吸引力我到现在还记得。 [14:58:26]
卞毓麟: 那个上面写了省的名字,比如“新疆”、“江苏”,小孩的记忆力很好,家长再告诉你这是新疆,然后把这个地图连这个省的名字,还没上学我都记住了我觉得这都是很高明的,我们今天的科普作家也值得借鉴。 [14:58:33]
卞毓麟: 后来看了很多科普图书,比如到了上中学的时候,苏联的著名科普作家译林写的《十万个为什么》、《黑与白》等等,这些对我影响非常大,完全是文学家的写的作品。再到后来我就非常欣赏阿西莫夫写的这些书。我想读过阿西莫夫科普作品的人,就不要说了,跟我一定有同样的感受。如果没有读过他的科普作品的,我建议你们去读一读,读了以后,一定会跟我们有共鸣。 [14:59:32]
网友: 卞老师,我是一个文科生,想让您推荐几本科普著作,提高自己的科技素质? [15:00:28]
卞毓麟: 我说一本具体的书,我可以向这位同学推荐就是《阿西莫夫最新科学指南》,这本书有相当的篇幅,大概有将近100万字,但是不要害怕,它很容易读下去,它妙在从宇宙开始,整个的科学都给串成一条线,娓娓道来,一直后来谈到生命,谈到大脑等等,人工智能,谈到机器人,整个谈下来,你看不出来哪个地方在跳跃,但是他把当代科学整个都串起来了,并且都是用非常平易近人的话说的。这本书很值得看。 [15:00:54]
网友: 卞老师,您是科学家转行专职搞科普,这样的例子在国外有吗? [15:01:23]
卞毓麟: 这样的例子在国外有,比如刚才说的阿西莫夫就是这样一个例子,他取得博士学位以后,他在大学里面搞科研、教书,但是他后来有更大的兴趣来做科普,同时他觉得应该做能够做得最好的事情,后来他就做科普。还有一些科学家不是彻底地改行来做科普,他既是做科学家,又做了很多科普,比如说美国的卡尔萨根,还有动噪趋势的,属于大爆炸哲学的提出者,他叫詹姆夫,他们都是非常优秀的科学家,同时又是很优秀的科普作家。这些年来,英国有一位非常著名的科普作家,他的名字叫“约翰·格律斌”,写了不到100本书,也是很有影响的科普作品。 [15:05:36]
主持人: 这样的例子还真是很多。 [15:05:38]
网友: 卞老师,您对中国的网络科普这样评价,我们与先进国家在这方面的差距多大,形成这种差距的原因是什么? [15:05:42]
卞毓麟: 网络科普,我不是很内行,可能对网络来讲,年纪越大的人可能越是迟钝一点,不如年轻人那么敏感,不如年轻人感受那么深。但是我也知道一些,比如像天文领域,国内就有好几个很不错的天文网,我觉得网络作为一种全新的媒体崛起以后,任何方面,也包括科普,肯定要充分利用这样一种传播手段,来实现自己的功能和初衷。所以,网络科普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至于网络科普跟国外先进国家有多大的差距?这个我有点说不清楚,我没有做过充分的调查研究,我也没有发言权。这个问题,在某些方面有点像中国的报纸跟国外的报纸有什么差别,中国的电影跟国外有什么差别,作为一种传播手段,中国的网络跟国外的有什么不一样,有时候也很难说就是差距,或者叫差异。这个问题我比较抱歉,更回答不出来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不是我熟悉的问题。 [15:06:05]
网友: 卞老师,如今网络影响越来越大,您怎么看待青年科普爱好者组成的网上松鼠会这样的团体? [15:07:08]
卞毓麟: 科学松鼠会,我觉得他们是一个很可爱的团体,在某种意义上我甚至说他们很值得我尊敬,这些年轻人对科普有这样的热情,并且尽自己的努力,他们并没有取得太多方面的物质上面的支持,在尽自己的努力,要搞好科普这一块。并且他们有自己的理想,有很多方面他们希望能够超过前人,所以他们一些活动也得到了老一辈科普专家们的支持。我希望他们能够健康地成长,能够把工作做得越来越好。同时我也希望他们能够看清楚,科普工作做好还是很艰巨的,会遇到很多困难,希望他们在困难面前不要退缩,奋勇前进,会有很多人支持他们的。 [15:07:17]
网友: 请问卞老师,我平时工作忙、家务也多,读书的时间不多,在选择科技书或科普书读的时候该优先选什么种类的? [15:10:45]
卞毓麟: 这个问题是一个很泛的问题,比如这位网友,我知道他是不是已经有一些爱好,比如说他是不是对天文有点爱好,或者对生命科学有点爱好,还是说原来他对科学不爱好。假如对某一个学科有点爱好,在特别忙的情况下,可以订一些这个学科领域的科普杂志,比如对探索宇宙奥秘感兴趣,对天文学感兴趣,他又没有太多时间看书,可以看天文爱好者杂志,里面有很多关于宇宙奥秘的新的知识,而且它是比较普及的。比如《中国国家地理》,这个杂志也非常好,他虽然读书的时间不多,但是日积月累,慢慢系统地读一点书,原来的科学知识比较薄弱,慢慢积累,就像刚才那位网友一样,我可以推荐他,就可以把《阿西莫夫最新科学指南》有时间看一点,科学的方方面面都会有感受,很多科学家的故事也在其中,科学的历史怎么发展过来的,看这一本书,当看完以后可能顶你看十本别的书。 [15:10:46]
主持人: 今天非常感谢卞先生作客我们的在线访谈,并且回答了这么多网友的问题,谢谢卞老师,谢谢各位网友。 [15:10:47]
卞毓麟: 谢谢大家。 [15:1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