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科技社会 >> 思维与方法 >> 创造力开发——人类面临的最大问题
创造力开发——人类面临的最大问题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许多值得自豪的创造发明。我国有13亿人口,蕴藏着最为丰富的人力资源。这不仅是指人的体能,主要指人的智能,特别是智能核心的创造力。我国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能耗特别高,生产效率低,人均国民收入也很低,因此,开发人的创造力,努力实现知识创新,变粗放型经济为集约型经济,就变得更加重要和迫切。今天的中国,应该树立这样的一种强烈的意识:没有创新就会失去生存的权利,一个部门如此,一个民族也如此。
(一)使埋藏着的显露出来:创造力开发的含义
      “开发”一词在新版的《新华字典》的解释是:“使埋藏着的显露出来。”这就是说,开发的对象其本身是一个存在物,因此,开发的对象不是被生产、被制造出的,不是无中生有的,而是从埋藏、蕴含、隐藏和幼小状态显露和壮大起来,也就是由隐到显、从小到大、由不知到知晓,变不完善、不发达为更完善、更发达。创造力开发也是如此。
      1.创造力开发的内容含义
      1)创造力的发现
      创造力的发现包含对创造力的唤醒、挖掘、启发、解放、显露等含义,强调人以一种新的观念审视自己,从一个新的视角观察自己,以“创造力人都有之”的理论依据发现自己,认识到自己和所有的人一样,确实具有尚待开发的创造力。
      2)创造力的培养
      创造力的培养是在发现和确认创造力的基础上,对幼小和稚嫩的创造力实施健全、提高、发展、培养的综合性措施,使创造力得以成熟、发达和强大,以实现提高创造力水平的目的。创造力的培养在创造力开发中是操作性最强的部份,创造力开发的成败和优劣,是看创造力培养后的实际创造力水平。
      3)创造力的整合
      在创造力发现的基础上,在创造力培养的过程中,人们开始知道自己确实有创造力。不过,在创造力开发的初级阶段,创造力往往呈低级状态,创造力结构不健全,结构的各要素和要素中的因素也常处于无序状态,这就需要将创造力加以整合,使原始状态的创造力得以健全和完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人是在创造活动中并通过创造活动来完善他自己。”
      2.创造力开发的教育含义
      根据脑科学原理(后面有一讲,可先自学)结合自己的经验、体会、谈谈你怎样认识这三种潜能和怎样开发它们?
      教育能指导学生看到自己有创造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著的《学会生存》一书中说:“人们不断要求教育把所有人类意识的一切创造潜能都解放出来。”要求通过教育开发人的创造力。民族的复兴需要创新,创新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高等学校要从民族振兴的高度抓好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教育在创造力开发中的任务:承认每个人的首创精神和创新力量,并把它们在现实生活实践中加以实现;传递文化以利创新,而不是以陈腐的模式去压抑创新;鼓励每个人发挥自己的创造才能,尊重其表达方式,但不去助长他的个人主义;保护和尊重每个人的独特性,而同时强调群体创造力的价值。
      3.创造力开发的脑科学含义
      创造力是一个以心理活动为主的系统性合力,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和物质本质,是大脑和神经系统,从脑功能意义上讲,创造力开发的含义:
挖掘脑功能的生理性潜能;
激发脑功能的能动性潜能;
提高脑功能的训练性潜能。
      总之,创造力开发以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造精神,改进思维技巧,学习创造技法,增强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的,着眼于创造力水平的提高。
(二)创造力人皆有之,创造力可以开发:创造力开发的理论依据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人都具有创造力,即创造力人皆有之,除少数智力低下的智障人之外,一切正常人都具有创造力。这一论断是20世纪心理学的重大成果。同时,研究也发现创造力通过教育和训练是可以提高的,即创造力可以开发。这就是说,创造力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自发地表现出来,它需要开发才能得以展示。这是由无数事实证明了的。
      以上两个创造力开发的理论依据,在创造力开发中有重要的地位和现实意义。
对“创造力人皆有之”和“创造力可以开发”这一理论依据,有许多创造力开发取得显著成绩的事实可对此作出最好的证明。
      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说说你对创造力开发的五个效应的看法。
      创造力人皆有之,创造力可以开发是通过创造力开发效应来实现的。创造力开发效应中,主要有“激活”效应。“激活”效应是指人存在着按常规的方式来认识和解决问题的现象,这是创造力缺乏、凝滞和枯竭的征兆。创造力开发能产生“激活”作用,像活化剂一样使人重获新颖的、独特的创造性思考,敏捷的创造行动和新的人生态度、新的价值观。其他几个效应:“增益”效应是指创造力开发提高和放大创新绩效;“矫正”效应是指创造力开发能纠正和改变对创新的错误认识和做法;“操作”效应是指创造力开发能为创新提供工具和手段;“延寿”效应是指创造力开发延长人的创新和有效劳动力的年限。创造力开发通过这些效应的作用,取得了创造力开发的成功经验。
我国高等院校纷纷开展了旨在开发大学生创造力的创新教育,普遍开设了创造学课程,受到大学生的热烈欢迎,并取得了创造力开发的明显效果。中国矿业大学十余年来,针对不同教育对象开设创造学系列课程12门,学过创造学课程的学生共做出发明创造500余项,获得国家专利32项。一些高职院校在开发学生创造力方面,绝不逊色于本科院校。高职院校的范例请参阅第七讲中《成功的创新教育启示》一文。下面再通过湖南轻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开发学生创造力取得的成绩证明“创造力人皆有之”和“创造力可以开发”。
(三)超过爱因斯坦:创造力开发的脑生理机制
      1.人的大脑蕴藏着巨大的创造潜能
整个宇宙还没有什么东西就结构之复杂、机能之高超可与人的大脑相媲美,人脑在质和量上比其他任何高级动物都有显著优势。人脑的神经细胞(神经元)的构造精巧复杂,而且每个神经元之间的几千个触突依靠电——化学反应形成联系,思维就在这电-化学反应中进行,一瞬间有高达10万~100万个化学反应发生。人有140亿个神经细胞,大脑皮质细胞之间形成的联合高达102.783× 个单位,其惊人的作用远远超过任何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2.大脑还有极大的潜力未能开发
      一般人的大脑潜力仅利用了4%5%,少数有极高创造力的人利用到10%左右。爱因斯坦谢世后,大脑被保存下来加以研究,希望揭开爱因斯坦脑功能高超之谜。经研究证实,他的大脑的重量、细胞数与常人相仿,仅触突比常人为多,说明他的大脑潜力比常人开发得更好,但最多也不过30%。
      一个人一天之内大脑的显意识和潜意识闪过的内语言和内形象,如能记录下来足有20万字之多,然而,不是有意去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话,也就仅几万或几千字可能有点创造价值。可见大脑潜力极大,创造力开发大有可为。
      以你的亲身感受和体会,你认为创造力开发的实质是什么?
      3.左右脑优势功能的协调有益于创造
      人有左右两半脑。左脑的优势功能是语言、计算、逻辑思维,是理性的脑;右脑的优势功能是形象思维、直觉、非逻辑思维,是创造的脑。左右脑如能协调开发,构成一个功能互补并具有转移功能效应的统一的控制系统,创造潜力就一定能得到更好地开发。
创造力人皆有之!
创造力可以开发!
(四)路就在你脚下:创造力开发的因素
      创造力开发的操作和实施受哪些因素的影响?这既是创造力开发必须了解的内容,又是创造力开发之路。
      1.精神的力量是巨大的
      创造力开发的精神因素包括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品德、创新人格和人文素质。
1)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是指一切与创新相联系的意识、思维活动及其内容和成果,如人们在创新中的认识、思想、理论、方法以及人们的心理状态等等,都是精神的内容,创新意识包含其中。
创新精神有下列内容:
创新精神的标志——探索、求新;
创新精神的精髓——求是、求佳;
创新精神的支点——勤奋、坚韧;
创新精神的根基——忘我、奉献;
创新精神的灵魂——造福人类。(2)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人们在活动中形成并体现出来的各种创新观念、理想、动机、意志、情感的复杂心理活动形式。创新意识有强大的能动作用,不仅表现为它能够能动地反映创新,把握创新的本质和规律,并预见创新活动发展的趋势,而且还能够能动地指导人们的创新活动,即指导人们根据创新的规律,确定创新的目标和任务,并为实现这些目标、任务制定出具体的计划和方法,通过创新实践把目标变成现实。 
      创新意识的另一侧面,主要强调意识的能动作用,就是难以遏制的、强烈投身创新的、主动的、迫切的心理渴求,一个人如果有了强烈的创新意识,就会产生强烈的创新欲望,把全部心理能量,包括动机、人格、意志、情感等人格力量充分调动起来,形成强大的创新动力,推动人类战胜各种困难。因此,可以说,创新意识对于创造力的形成,好比飞机有发动机一样是绝对不能缺少的。 
      创新精神相对创新意识而言,前者更原则和稳定,具有根本性指导意义;后者则显得具体和起伏,具有很大的启动价值和操作意义。从理论层级讲,创新精神包括创新意识,其下才是创造能力。因此,在创造力开发中,首先抓住增强创新意识,就奠定了树立创新精神的基础,又能够形成培养创造能力的动力。 
      3)创新品德。创新品德主要指创新主体应具有的道德品质和为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而进行的道德修养,而创新的道德品质,是创新的社会功能和创新的特征所要求的和所规范的,其核心是利他原则和奉献精神。 
      创造力开发最终体现在提高主体的创新能力,而前提是创新主体必须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创造力开发不能只注意开发人的思维、能力、知识,如果忽视创新主体品质的要求,是会付出败坏创造发明声誉的沉重的代价的。许多创造学著作,都是大书特书创造发明耀眼的光辉,很少讲当中的道德丑闻,于是人们心目中的创造发明俨然一片净土。其实不尽然,在创造的发现、发明中,其成果也有“假发现”和“伪发明”,欺世盗名者也不乏其人。 
在大力开发创造力之时,非常有必要在讲创造史的光彩业绩的同时,也应从创新主体的道德品质的角度,提醒人们关注创新品德。 
      4)创造人格(在第五讲中论述)。 
      5)人文素质。人文素质一般也称为文化素质,它主要是指创新主体在文学、历史、哲学、语言、艺术等人文科学领域及经济、管理方面,有比较丰富的知识和较高的修养。文化素质是创新主体素质结构的基础结构,表现为经过长期的学习内化而逐渐形成的个体品质,内隐于主体精神深处。对于创造力来说。创新主体良好的文化素质是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和创造技能的重要基础,它体现一个人的文化涵养和生存格调,有利于创新主体开阔视野、活跃思维、升华人格和陶冶情操,树立创造精神和增强创新意识,为创新主体更好的开发创造力提供广博的文化底蕴,因为文化素质可以使人了解世界、了解自己,了解人对社会、对自然、对地球的责任。 
综上所述,创造力开发的精神因素非常重要,最为关键。 
      2.天时地利人和 
      创新是人类社会独有的主动性活动,创造力开发必然离不开创新环境。创新环境是指有益于人们发挥创新精神,能够推动创新活动获得成功的各种因素和条件。前面讲过的创新精神可以看成是创造力开发的内生态环境,创新环境则是外生态环境,即创新的社会环境。主要包括: 
      1)社会环境系统。有创新的社会的大环境和小环境,有影响创新的社会风气和社会舆论,它们都将综合形成一种创新的氛围。 
      2)社会支持系统。有涉及创新的教育、培训支持;组织和领导的支持;创新所必须的人员、财物的支持;推广、开发和市场化的支持;创新活动遇到困难、失败、曲折时的精神和物质的支持等。 
      3)社会保障系统。有创新的政策、法律、法规、制度、体制等。 
      4)社会评价系统。有创新活动的评审、鉴定、认证、竞赛、评奖。 
      5)社会激励系统。创新是一种追求新颖、独创和创造新价值的高层级社会活动,其失败的可能要比其他活动大得无法比拟,故此社会应有强大的激励系统,来鼓励、奖赏、推崇创新,这是创造力开发所必需的。 
所以,创造力开发要求有创新的社会环境,要求“天时地利人和”。恶劣的社会环境会摧残和压抑创新人才的成长,会泯灭人们的创造力。只有在和谐而充满生机的社会环境中,才能使创造力之泉源源不断。 
      3.智能是创造力开发的风帆 
      4.知识经验是创造力开发的基础 
      5.创造力开发离不开物质条件 
      首先,创造力开发的经费,教学和训练的设施、设备和器材,创造教育的教材、参考资料和推荐读物等,都属创造力开发教育方面的物质条件。其次,创造力开发离不开创造实践,凡涉及创造活动,更需必要的物质保证,诸如场所、器材、工具、设备、经费等。当年还是少年的爱迪生还以编印报纸为由,在列车上争取到一个由他使用的自己筹建的小实验室呢!第三,创造力开发方面的宣传、展示、表彰等需一定的物质条件。 
      6.教学因素 
      主要指创造力开发的教学组织和管理机构。 
 
 
 
更新时间:2010-08-06 09:30:47
 
网络链接(KSN) 友好的连接联盟,让更多人知道你合作成功 大专院校 研究院所 产业公司 科技园区 协会事业 期刊网络 服务博览
本网域名: www.知识产品网.com,www.zhishichanpin.com,知识产品.中国,www.diwuchanye.com,第五产业.中国,集创.com,自版.中国,ipr品牌.中国,cnd5.cn,cnd5.net
友 情
链 接
     网站介绍     服务协议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