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方法简介
(网络文摘)
催生创意的方法
ELEVEN推出一项活动,即顾客在店里购物满77元就可获赠一个“Hello Kitty”。结果很多人都为了得到这个可爱的Hello Kitty而多购买了东西。7?ELEVEN在两个月的时间内在台湾送出约3亿个“Hello Kitty”。请回答下面的问题。(1)创意的三要素是什么?(2)创意的作用是什么?(3)创意的来源有哪些??
三、催生创意的方法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1.生活经验法案例刷马桶并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于是有人发明了易洗涤的马桶,这就是来自于生活经验。
2.文字符号法案例“超级女声”红遍中国之后,“PK”成为了一个特殊的词语,于是又有人举办PK大擂台,还有人推出了PK口服液等。
3.事实乖离法事实乖离法就是完全背离现在的事实状况。案例当初我们强调快节奏生活,但是现在世界流行慢节奏的生活。
4.移花接木法也就是把旧的东西装到新的东西里面,产生新的格局和思想。案例袜子可不可以变成帽子?可以,圣诞老人就是这样做的。
5.同质异化法同样的品质、同样的才能,放到不同的地方,就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当然,也存在异质同化法。案例手套分塑胶手套、橡胶手套,还有皮手套,这就是用不同的材质做成同样的东西,即异质同化法。什么是同质异化法呢?同样是手套,我们既可以戴在手上保暖,也可以用来端很烫的锅,还可以用来打棒球。
6.逻辑推理法案例孩子们喜欢去麦当劳,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麦当劳里有很多玩具,孩子们要想得到玩具,就要先购买麦当劳的食品。
四、妨碍创意产生的绊脚石
1.血统主义血统主义是妨碍创意产生的第一个绊脚石。所谓血统主义,就是对于自己已经认可的东西就认为是最好的,而对于新的东西则采取排斥的态度。我们的身边有多少创意曾经受到血统主义者的质疑?案例苹果电脑刚刚开发出第一台个人电脑的时候,美国德州仪器——无线半导体领域的领先制造商却非常瞧不起它,称那根本不能叫做电脑,可是事实证明,苹果电脑迅速风靡全球。白话文刚出现的时候,那些相信古文才是正统的文人,都不愿意接受白话文,认为用白话文写的诗根本不能称之为“诗”,但是事实证明,白话文才是符合时代要求的东西。血统主义者与创意者的对比:血统主义者要求每件事情都要遵循既有的规则,创意者却要打破它;血统主义者要求纯粹,创意者却不惜混同;血统主义者要一只系出名门、血统纯正的狗,创意者却只要求他的狗能吠、能咬、能赶走小偷就行,而不管它是什么来历。
2.直线主义直线主义是妨碍创意的第二个绊脚石。
动态观察发明法
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曾写过三篇著名的寓言,合称(三戒)。其中一篇题为(黔之驴),其故事大意是:从前贵州没有驴,有人用车运进一匹,却发现没有什么用处,便把驴子丢在山上了。一只老虎初见驴子,见其个头高大有点害怕。后来,老虎接近它,故意骚扰激怒,驴子不知是计,举蹄就踢,老虎这才发现驴的本领不过如此,于是猛扑过去,把驴子吃掉。
宋代诗人陆游读罢这则寓言后,随口吟道:“技能已尽似黔驴”。从此,人们以“黔驴之技”来形容有限的拙劣技能。
从发明创造技法的角度看,(黔之驴)又给我们什么新的启迪呢?假如老虎不想办法去骚扰激怒驴子,恐怕不会发现表面庞大的驴的本事不过如此。换句话说,老虎的聪明就在于它能通过动态观察发现黔驴外强中干的本质。从这则寓言联想到的化静为动的观察方法,对发明创造或许是一件利器。
动态观察的确能导致发明创造。例如,金属是常用的材料类型,研究金属材料的性能对发展材料工业和科学用材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一种金属材料而言,在定态下观察,除了看见它的形体、光泽等属性外,不可能有新的发现。如果将它逐步冷却,进行降温状态下的动态观察,又会产生什么结果呢?有人按此方法对金属进行研究。当人们把铋、铅、锡等金属降至-273℃时,发现了令人激动的现象,即此时金属的电阻为零。人们将这种现象称作“超导现象”。
超导现象的发现,必然激发世界各国对超导材料的开发与应用研究,发明创造也出现了新的舞台。人们应用超导技术制造产生磁流体发电需要的巨大磁场的线圈,因其电阻为零,线圈上便能通过很强的电流。由于超导材料具有完全不容纳磁力线的特殊性质,因此可以用它制成悬浮在磁场中的旋转轴,这样,开发无摩擦的轴承便不再是一种幻想。如果能应用超导材料制成高压输电线,输电损失将从现在的20%以上降至到接近零的水平,其产生的经济效益是十分可观的。
再看一只静静地摆在桌上的鸡蛋,你会发现什么呢?静态下的鸡蛋,很难让你悟出有关蛋的发明创意,倘若化静为动去观察,或许有出人意外的发现和发明呢!不久前,有个叫林力凡的研究者,在对司空见惯的鸡蛋沉思良久之后,想到了将蛋逐步加压的动态实验,企望在实验中能碰上好运。他将蛋放在一个封闭的铁筒中,然后逐步加压,分步观察。开始,他并没有发规在常规压力下蛋有什么变化,直到他将筒内压力升高到6000个大气压后,他才发现了“新大陆”。经过高塔处理的鸡蛋,蛋壳完好无缺且是冷的,但是将蛋壳打开后,发现蛋已凝固。这种被“压熟”了的鸡蛋蛋黄呈鲜黄色且富有弹性,一尝觉得味道特别鲜美可口,再进行化验,其营养价值毫不破坏。林力凡大喜过望,马上想到了“压力烹煮法”和“超高压食品”的发明。
压力为什么可以将食品“煮”熟呢?这是因为它和温度一样,都是自然界中能够改变物质状态的物理要素。通常,我们是在压力不变下改变温度来进行烹煮,而现在则是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增压压力来弄熟食品。
用加压的办法来处理食品有什么优点呢?据林力凡研究,加压不会影响食品中的维生素、香味和色素等低分子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能,因此不会像加热那样使食品变色。此外,加压也有助于保持食品的新鲜风味。例如,往年陈米经过超高压处理之后,和刚收获的新米一样好吃。对于药品、血液的消毒,不宜加热处理,这时超高压处理就大显神通了。
通过上面的实例可知,为了多方面地把握研究对象的特征或属性,不仅要对其进行静态观察,而且要创造条件在激发、扰动的状态下对它进行观察,从而获取更全面的事实材料或发现人们在静态下无法知道的现象。动态观察法的创新原理,就在于动中求新。
运用动态观察法时,首先要对研究的“驴”进行静态观察,了解其静态特征;然后通过改变时空环境或物理条件(温度、压力、速度等)创造动态条件。如果能观察到鲜为人知的动态特性,那么发明创造活动将会有新的突破。
假如有人想改良植物品种,运用动态观察法将如何操作?将它放置在航天飞机或卫星上去进行太空处理,或许有新的收获。
对比实验发明创造法
物体在空中下落的运动是个十分常见的运动。但是,鸡毛和石头哪个下落得快呢?自古以来,对于这个问题就有着不同的看法。多数人凭着直觉,认为同鸡毛相比,石头要下落得快些。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做了许多实验。
相传,伽利略在比萨做了一个实验。他拿了一个5公斤、一个1公斤重的两个体积相同的铁球(也就是说它们所受的空气阻力相同),登上了比萨斜塔。伽利略面对着塔下观看的人群(其中有许多学者、名流),把一个盛着两个球的木箱子一翻,两个球落了下来,砰的一声,同时着地。
根据有关历史考证,认为伽利略并没有作过这种演示,它只是一个生动的传说而已。但是,伽利略肯定做过将不同重量的物体下落的实验,至于是从比萨斜塔上下落,还是从他的房顶下落,这倒是无关紧要的。
后来,有人在实验室利用玻璃筒做了物体自由下落实验。开始,让鸡毛和石头在有空气的玻璃筒里下落,由于受到空气的阻力不同(鸡毛受的阻力大),所以石子先落下;然后,让鸡毛和石头在抽出空气的玻璃筒里下落,结果发现鸡毛和石头是双双一同落下的。
类似上述伽利略的比萨斜塔实验和鸡毛、石头的玻璃筒下落实验,在实验研究中称为对比实验。由于发明创造常常是实验的“女儿”,因此发明创造者掌握和运用对比实验法是十分必要的。
美国某研究机构的科研人员,选择了情绪好坏与癌症发病率的关系的研究课题,他们精心设计了对比实验。首先,他们将癌细胞注射进老鼠体内,然后将这些老鼠分为三个对照组分别放人三只不同的笼子内。第一只笼子内,老鼠不断地受到脉冲电击,这种电击不会伤害老鼠的肌体,便却使老鼠时时处于恐惧和沮丧之中;第二只笼子里,老鼠也受到同样的电击,不过这种电击可由老鼠自己触动一根开关棍而停止;第三只笼子内的老鼠则不受电击。
实验结果表明:第一组老鼠因癌症发病而死亡的比率比另外两组要大一倍;第二组略小于第三组。因为,第一组老鼠的恶劣情绪使它们的免疫系统受到了抑制,所以癌症发病率最高;第二组有战胜苦难的经历,这种情绪增强了老鼠的免疫能力。可见,增绪好坏与癌症发病率有一定关系。
在这种实验研究的基础上,研究者提出了改进癌症病人情绪环境的新设想,也有人声称发明出新的“情绪疗法”。
对比实验的确是常用的发明创造技法,被广泛地应用于工农业生产、生物和医学等领域的创新研究中。例如,农田中比较几个品种的优劣,比较几种施肥法的优势,比较几种田间管理方法的优劣等,都使用对比实验来研究新品种、新施肥法和新的田间管理方法。工业上比较几种工艺流程、设备性能、操作方法的优劣,也使用对比实验,以完善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方法。在临床研究上,常运用对比实验来比较新旧两种药物的疗效,不同的治疗方案和不同的手术治疗等。显然,你想发明一种新药品、新保健用品或新的治疗方法,不安排对比实验是决不可能如愿以偿的。
运用对比实验法,就是将某个要研究的事物同一个已经确定知道其结果的事物作对比,以便确定某种因素的影响。实施这种方法时,总要将进行研究的对象分成两个相似的组,其中一个为对照组,另一个是实验组,然后通过实验(也就是在对照中)判定实验组具有某种性质或受某种影响。
“有比较才能鉴别。”当我们在比较中鉴别出这个事物与其他事物的差异点和共同点时,就了解到了这个事物的特殊属性和一般属性。抓住特殊属性去创造性思考,是不愁没有发明创造机遇的。
比如,每当我们观看一场扣人心弦的比赛时,常常可以看到虽然运动员个个汗流泱背,可是他们却人人扭神抖擞,椎独比赛结束回到休息室时,总有一些队员一屁股瘫坐在那里,再也不想起来,他们实在是太疲劳了。那么,怎样消除运动员的疲劳呢?当然,方法很多,其中最简单的就是洗个澡然后大睡一通。有没有别的办法呢?有人想从开发中药新品种方面突破,用人参、麦冬、五味子等配制出“生脉散”。这种药剂究竟有没有消除疲劳、增进体能的功效呢?显然,发明者要进行对比实验。假如你是当事人,该怎样安排这种实验呢?
预测需求创新法
我们知道,明天的消费需求,总是潜在人们心底的。要摸清这些个不显山不露水的消费需求,可以用调查的方法,也可以用测试的方法使之显露于眼前。因为“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蜒立上头”。能够根据各种各样的信息进行分析与预测,通过对种种去粗取精,择善而从的方式,也可以“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某一年,报上有专家预言来年雨水多,雨季长。南方大厦业务经理知道了,马上拍板接下深圳某公司苦于打发的20万把积压的雨伞。货到不久,老天真的应验预言,20万把雨伞很快销售一空。还有更绝的,一台商到美国,见美国人出门就汽车,雨天也极少用伞,只是非得步行时才偶尔用之。再一问,美国没有伞厂,全用进口货。此情景,使台商来了创意:为美国人专门设计“用即扔”低档雨伞,很快占领了市场,独占该国雨伞进口量的60%。
信息是人类文明的产物。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小农经济社会里,信息发展十分缓慢。“有计划,按比例”的计划经济时代,信息虽是必要和重要的,传递机制却令人窒息,结果形同于无,浪费严重。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信息好像真正找到自家的“知音”和“舞台”,备受创新企业家的重视和推崇。谁善于在这浩如烟海的信息海洋中分析和预测到人们未来的消费需求,谁就能事半功倍地赢得市场和效益。如在80年代末,18英寸(47厘米)彩电在我国城市成为抢手货,14英寸(37厘米)彩电滞销。此时,国内众多电视机厂家几乎都转产18英寸(47厘米)彩电,致使彩管厂生产的14英寸(37厘米)彩管大量积压。但是,长虹公司却独具慧眼,看到国家当时已提高了皮棉收购价,其他农副产品的收购价也势必会逐步提高,认定14英寸(37厘米)彩电将在农村大有市场。鉴于此,他们果断地买回大批14英寸(37厘米)彩管,继续生产这种规格的彩电,结果正如事前所料。这些年来,长虹公司就是在这种别人“一哄而上”大屏幕彩电,而对于中小屏幕彩电又“一哄而下”之时,始终坚持大与中小两手抓,使城乡市场不断拓宽,经营规模迅速壮大,一直保持着在国内同行业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