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最新研究验证中国俗语"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乔颖
人们常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句话并非毫无根据。美国一项最新研究显示,人的性格在童年时期的早期就能形成,从六七岁孩子身上可以预测出他成年后的一些行为。研究报告由即将出版的美国《社会心理学和人的性格科学》季刊发表。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里弗赛德分校、俄勒冈大学和俄勒冈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共同开展这项研究。他们首先找来20世纪60年代对夏威夷州约2400名不同种族的一至六年级小学生的一份调查。调查中,这些孩子的老师依照学生日常表现,以打分方式作出性格方面的评价。40年后,研究人员找到其中144人进行深入调查,并给研究对象接受调查时的情况录像。
研究人员主要对比4项性格特征:是否健谈,又称语言流利度;适应性,即能否很好适应新情况;是否易冲动、感情用事;自我贬低程度,主要看是否弱化自身的重要特质。
通过对比,研究人员发现,那些当年被认为健谈的孩子,中年时善于动脑,讲话流利,总是试图控制局面并表现出高度智慧;而当年被老师认为不健谈的孩子,中年时多表现为缺少主见,遇挫折容易放弃,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
当年被认为适应性强的孩子,成年后多表现出乐观开朗,善于动脑,讲话流利;适应性打分低的孩子,成年后态度消极,缺少主见,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
当年被认为易冲动的孩子,成年后倾向于大声说话,兴趣广泛,健谈;不易冲动的孩子,成年后多表现得胆小害羞,与人保持一定距离,缺乏安全感。
当年被认为自我贬低度高的孩子,成年后易内疚,喜欢寻求安慰,爱讲自己的消极面,爱表达不安全感;自我贬低程度低的孩子,成年后倾向于爱大声说话,善于动脑,表现出优越感。
研究报告主要作者、加州大学里弗赛德分校博士生克里斯托弗·内夫说,研究结论令人吃惊。“我们仍可辨认为同一个人,”他说,“这正好说明了了解性格的重要性,因为它可以跨越时间和环境,追随你一生。”
先前研究显示,虽然人的性格可以改变,但这并不容易。内夫说:“生活中发生的事件仍对人的行为构成影响,但我们必须承认未来行为中性格所起的作用。”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