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转化离不开中试的“金丝线”
作者:蒋佃水
缺少中间试验这个过程,让企业家独自面对生产规模放大的风险,是当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难的一个重要原因。
科技如何更好地与经济结合,更好地进入市场是当前各界关心的问题。这个问题由来已久。上世纪90年代初,我在中科院研究生院从事科技开发与技术转移工作时,就感受到我们的工作推进难度很大。倒不是因为没有企业找上门。相反,由于中科院的学术地位,当时找上门寻求技术合作的企业不少。但当时我们能呈现给企业的,只是关于技术成果的纸面介绍。情况稍微好点的,也只是能在实验室观摩技术过程和样品。企业投资的目的是获利,仅仅停留在纸面的科技成果显然很难让他们信服。在那段日子里,甚至有过两三年没有一项科技成果转化成功的情况。
企业的这种担忧不是没有道理的。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进市场,实际是从样品变成商品的过程。按照我们的经验,如果在实验室小试做出样品的成本是十万元,那么做出能投放市场进行规模营销的商品,则需要上千万元。如此巨大的成本差异,企业家当然不能不考虑放大过程中的风险。
缺少中间试验这个过程,致使企业家独自面对生产规模放大时的风险,可以说是当前我们国家科技成果转化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实际上,在科技成果转化率较高的国家,通过中试验证科技成果的技术可行性和产品市场接受度是常用的手段。根据研究,研发投入、中试投入、产业投入的合理资金比例为1∶10∶100。而目前我国这个比例只能达到1∶0.07∶100。中试环节的欠缺,严重影响科技成果最终实现产业化的效率,整个创新链也因此无法完善。
那么,我们国家为什么会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出现这种“两头大、中间小”的局面呢?我认为这主要由专业人才匮乏和公共资金资助不力造成。
由于技术转移、中试推广工作的市场性、政策性、综合性、复杂性、长期性等特性,注定这是一项高难度的工作,只有具备相当科技水平的复合型人才才能完成。然而,这种人才在现实中机会很多,他们选择这种难度大、产出又不确定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可能性很小。以创造技术成果的主体——科研人员为例,如果在科研院所和高校做研发,要获得国家科研经费的支持对他们来说不算难事,但要获得企业经费的支持却并非易事。创新链的上游人才多,中下游人才匮乏,显然不利于国家创新。
另一方面,中试推广工作的高难度和低“期待值”,也使它经常成为难以盈利的公益性工作。在我们的工作中,经常是工作半年多时间才出现收益的可能,而且这种可能性很小。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完全依靠中试机构的自身实力而没有公共资金资助,往往难以为继。所幸,我们的中试工作在科技部火炬中心和北京市科委的支持下能够顺利展开。但陷入这种资金困境的同行并不在少数。这在客观上制约了技术经营业的发展。
要改变现状,需要从政策导向和制度安排入手。许多发达国家对于应用性研究的科技成果转化有刚性要求,未达到要求的技术专家,在未来的科研项目、科研经费申请中自然不占优势,而在我国却没有类似的规定。对于选择从事技术转移的科研人员政策激励的力度不足,也使得众多科技人员只重视成果产出而不重视成果转化,更不愿意直接参与成果转化。值得庆幸的是,随着国家对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日益重视,相关部门已经加大了对中试型科技机构的支持力度。国家科技部在“国家火炬计划环境建设项目”、“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中小企业公共服务机构补助资金项目”中对技术转移机构设置了专门的资助门类。
如果把科研成果比作一粒粒“珍珠”,那么中试就是“金丝线”。只有用金丝线穿起的珍珠,才能成为“项链”,才能为市场所接受。既然我们不缺“珍珠”,那么就要有更多“金丝线”发挥作用,才会出现更多为市场所接受的“项链”。(蒋佃水作者系中科前方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本报记者徐玢整理)
(科技日报)责编:朱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