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作科普,需从单干走向合作
作者:张九庆
随着张悟本、李一等“养生大师”被逐一曝光,科学家作科普的话题重又引起热议。其实2008年的一项调查也表明,大多数被调查者赞同科学家参与科普创作且应成为科普创作的主体。实际上情况却相去甚远,只有少数人零星地参加过科普创作。
虽然老百姓千呼万唤,可多数科学家却没有行动。到底是什么造就了这种局面?究竟又该谁是科普创作的主力?
实际上,由于科普活动具有与科研活动的不同特征,科研人员作科普时,需要在科普方面额外花费时间和精力。而从公共资助的角度看,尽管每一个接受资助的科学家都有科普的责任和义务,但要给这些科学家硬性摊派科普指标是不现实的。因为如果把科普当成一种产业,科普的责任当然不能由科学家独自承担,科普产品的创作与制作要从产业的角度来进行。比如科普的对象是人,影响科普效果的最大因素是科普活动的主体。可以想象,一个内向、沉静、不善抛头露面的科学家是无法走到受众之中,一个不善表达、缺乏激情的科学家也无法感染受众,更不要提说服受众、传播知识。
笔者认为科普的主力军应该且必须是三类人:没有课题的但有科研知识积累和背景的人;退休且身体健康的老年科学家;爱出风头且有激情的在研科学家。他们既有一定知识积累,又具备独立完成科普工作的传播技巧。
从这个角度看,我们不能无视庞大的科研人员队伍的存在。但在实际过程中,传播技巧与知识积累同样重要。要把这些科技人力资源变成科普资源,多方面的合作与协作尤为重要。如何提高高端科普产品的趣味性和可读性,又能保证科学性,一个方法就是从科普活动的创意策划到实施及最后的反馈全过程,都让科学家与策划经营人员、新闻媒体、文学创作者联合行动,共同参与。对于政府来说,要在科普活动还不发达、科普产业尚未形成时更高效地推进科普事业,关键不是给那些不愿干科普、不能干科普的在研科学家套上科普责任的枷锁,简单地让在研科学家在科普活动中在场,而是考虑如何让这些愿干科普、能干科普的主力军得到相应的激励和报酬。 (张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