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第五产业 >> 文化艺术 >> “大美术”学科格局

“大美术”学科格局

作者:潘公凯

时间:20111212   来源:中国文化报    

 

   近十几年来,中央美术学院呈现出非常快速的发展态势,在校生人数大约增加了10倍,学科由原先的7个系9个专业发展到现在的7个分院34个系科,实现了由“小美术”向“大美术”的跨越。其中,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形成的老学科,包括油画、版画、雕塑,有了相当大的发展,整体水平提升也很快。不过,发展速度更为迅猛的还是新专业,主要是设计类专业,还包括建筑专业。

  在近10年的高校学科发展上,尤其是新世纪初的四五年,设计类专业发展之迅猛,可能仅次于工商管理。教育部提供的数据表明,三年前,在教育部注册、经过教育部评审开设有设计专业的高校有860多所,而据我们的初步统计,目前,全国有1000多所高校开设有设计专业。数量之庞大,发展之迅速,令人吃惊,同时也存在着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

  设计类专业的迅猛发展,源于大量的社会需求的推动。中国以前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所生产的产品既不需要注重包装,也不需要打广告,不管好不好看,都会卖出去;现在实行的是市场经济,产品丰富了之后,所有的产品都要讲究外形、讲究包装,各个大公司也都在讲究公司的整体形象设计,正是如此大量的社会需求,推动了设计行业的发展。根据我们的初步统计,目前,设计类专业的从业人数已经达到了200万人左右,像水晶石这样的为设计服务的电脑公司都达到了几千家。

  在新的形势下,美术教育的格局正在发生深刻的调整,学科结构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原先的“小美术”的概念已经发展成如今的“大美术”。所以,我认为,艺术学升格为学科门类之后,我们美术专业一定要把“大美术”的学科格局讨论清楚。包括“大美术”的学科格局到底应该包含什么,应该包含哪些系科?这些系科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这些问题都应该深入研究,这是升格为学科门类之后第一件要做的事情。

  在建构“大美术”格局的过程中,有许多具体的问题需要思考。以设计专业为例,其传统形态是工艺美术,进入现代阶段则是现代设计。工艺美术是手工业生产,是农业社会为主的社会形态下的一种产品设计,包括景泰蓝、漆器、石雕等等,其人才培养主要遵循师傅带徒弟的机制。工艺美术是很好的文化传统,需要很好地继承和发展,但是它不是当代大工业背景下批量生产的产品设计,也就是中央美术学院现在着重发展的现代设计。因此,在学科布局上,学校一定要找到自己的定位;在思考学科结构时,要考虑到类似的方方面面的问题。

  在对待国画的问题上也是如此。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国画是归属于造型艺术的;而在进入新世纪之后,国画是不是还继续归属于造型艺术,就需要讨论。造型艺术的概念源于西方,而国画、书法的源头在中国。所以我们考虑学科结构之后,把国画从造型艺术当中分出来,分设为两个分院——中国画学院和造型艺术学院。两个分院是并列的关系,人数也相差不多。这样的一个调整可以使学科格局更加完整,更加合理。

  在建构“大美术”学科格局的理念下,我们现在还把建筑专业纳入进来。欧美、日本的建筑师,基本上2/3由工科学院培养,1/3则出自美术学院。它们的有影响的美术学院都开设有建筑专业,培养的建筑师队伍,在知识结构上,比中国的建筑师要更合理。事实上,我们的一些美术院校原先也有建筑专业,上个世纪50年代学科调整的时候合并到工科院校去了,比如原浙江美术学院的建筑专业就并到了同济大学。完全按照理工科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来的建筑师,设计出来的建筑从审美角度看总是有所欠缺。这就是知识结构的问题。近年来,中央美术学院把建筑纳入了“大美术”的范畴,开设了自己的建筑专业,目前已经培养了几届学生,在社会上反响很好。

  经过近10年的努力,中央美术学院完成了建构“大美术”格局的过程。目前,学院的学科结构是世界上各大美院当中最全的,世界上其他美院有的学科我们都有,他们没有的国画、书法专业,我们也有。我们学科结构比较完整,而且比例合适。

  艺术学升格为学科门类之后,我觉得包括美术在内的艺术领域,面临的另外一个根本问题,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体系如何更好地完成现代转型的问题。现代学科结构大半是由西方而来的,油画、版画、雕塑艺术也来自西方,这些专业的建设可以借鉴西方的经验。但是有一些艺术门类,比如国画和书法,是国外没有的。这些艺术门类如何完成现代转型?在我看来,这是非常深刻,非常困难,却又是必须要做的一件事情。

  所谓“现代转型”指什么呢?拿美术来说,西方的传统美术体系,比如写实主义油画,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进行了巨大转型,古典系统转成了抽象艺术,转成了观念艺术。现在,西方既有传统艺术,也有现代艺术和当代艺术。它们的现代转型不仅剧烈、彻底,而且新的20世纪的整体性的建构非常严密,非常有分量。在这个方面,我们还做得不够,我们现在能拿出去的还是比较传统的,而没有一个既是传统又是出新的形态。这可能与中国哲学经典的转型有一点类似。比如我们弘扬传统文化,主要还是对三字经、论语进行重新解释,重新研究。我觉得这个是必要的,但是仅仅这样是不够的。

  在美术方面,中国画的转型已经有相当的成果。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画的发展其实是相当有成果的。这些成果主要体现在内容上与传统文化有很大的区别,比如,现在的中国画既可以画革命历史题材,也可以画社会生活中方方面面的其他内容。但是在中国画形式语言本体方面,在内在结构、价值观方面,在绘画理论方面,我们的转型做得还很不足。

  传统的艺术体系演进到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体系本身要走向现代化,同时,它的现代化又要与西方不一样,因为与西方的道路一接近,自身文化的特色和自身文化存在的价值就没有了。传统体系的现代转型和当代转型,尤其是从本体角度去推动的转型,是特别复杂而深刻的课题,需要我们两三代人去攻关去完成。

  (本文为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潘公凯在艺术学学科建设座谈会上的发言,标题为编者所加)

更新时间:2011-12-13 18:54:03
评论列表
评论/留言区
您好,请在下面输入您想发表的评论内容。
 
文化艺术 发布作品,需求定制艺术作品
首页 < (5/45 共 1987 篇) > 末页
技术转移 一般管理 建筑保温材料 农林 茶叶 太阳能 仪器仪表 农业 育苗 建筑施工机具 家居日用品 安全 标识 安全防盗装置 安全座椅 工业新工艺 节能照明 医药新品种 组方新药 半导体照明 体育器械 高性能分离膜材料 生活旅游用品 安全报警器 动力能源传输开关控制技术 风力海洋生物能源技术 安全保险装置 安全用电保护 工业 净水器 冶炼与铸造技术 医疗器械 材料 亲水性材料 装饰材料 工业安全控制 可控温节能技术 发电装置 生物基材料技术 农业机械 食品安全加工技术 家居洁具 保健 低碳设计新型 建筑材料地板 建筑陶瓷 环境净化 信息安全技术 空气净化 林业器具 传感器及其应用 家居环境水电卫生装置 家居饮水机 清洁能源技术 电池 先进复合材料 服装面料 材料 导电纤维 服装功能性材料 建筑阻燃材料 新医术 银行管理 诊断方法 人身安全技术 材料管材 工业机械锅炉 工业摸具 生活用品 农业 机械 安全防滑带 建筑设计新型 文化艺术工具 工业机械挖掘机 家用电器 商品包装和贮藏技术 工业自动机床 工业配件 供热能源 建筑框架材料 动物养殖技术 新型或微观马达和发动机 公共安全技术 发电技术 食材制作与存储 特殊环境建筑设计新型 低碳排放技术 农牧兽医配方制剂及服务技术 信息技术信号与编码 启动开关控制 环保设备 工业交换器 家居文化艺术 家居新技术 城市服务网络 娱乐及玩具器具 工业汽轮机 工艺设备机具 诊疗改进技术 科技种植 人体健康功能恢复医术 监测传感器 非金属建筑材料 传统革新技艺 安全保护品 糖果及酒类制品加工技术工艺 建筑施工技术 建筑设计新型 文化体裁制作技术 野外勘探技术 新技术车辆及配件 品种产业化技术 为保护财产和人身安全的服务方案 工业库存与调度 医疗技术和硬件新技术 系统装配技术 服装设计 计算机硬件技术 文化艺术传播技术 安全刹车装置 安全公共管理 面包糕点复合食品 纺织用纱线罩布皮革及填充物 农活技艺 传统艺术 安全与抗灾救护 工业磁仪器 离合装置 环境工程技术 个人活动辅助器具 有关人身健康和提高智力效率的技术 水资源利用技术 包装器械工具 再生资源生产技术 工业汽轮机内燃机 清洁能源技术 保健品 工业新型设备技术 医疗鉴定改进技术 电器终端 教育管理设备器具 运输装备 建筑设计新型 原创制作技术 绿色农林规划 观测观察 化工制剂配方 烹饪设备 天然材料节约技术 工业新工艺 纳米材料 环境工程技术 仓储平台器械工具 安全汽车防盗 自行车自动器个人活动辅助器具 工业磁仪器磁选设备 旅行及户外保护 水电网络 节水农业 水土保墒技艺 家具木、竹、环保制品材料 科技管理技术 技术性医疗方案 体育运动用品设计 医药药材加工储存 保健用品 光电信号技术 脱脂净化 运输设备运筹管理 健身用品 安全标志 安全与抗灾救护 防病思想 服装设计 家务燃灶新技术 自动检测技术 环保家电 防疫技术 环保产品 服装工艺 城市服务设施 家用电器新技术 农业 机具 信号控制传送检测控制技术 家居洁净技术机具 食品标准控制技术 养殖技术 环境 净化 家居 生活用品 安全 保险装置 建筑 设计 管理 食材及添加材料 清洁能源技术 安全与抗灾救护 清洁能源技术 电器终端 建筑设计新型 工业新工艺 环境工程技术 运输设备运筹管理 安全与抗灾救护 服装设计 清洁能源技术 安全与抗灾救护 食品安全加工技术 环境工程技术 量子通讯
 
网络链接(KSN) 友好的连接联盟,让更多人知道你合作成功 大专院校 研究院所 产业公司 科技园区 协会事业 期刊网络 服务博览
本网域名: www.知识产品网.com,www.zhishichanpin.com,知识产品.中国,www.diwuchanye.com,第五产业.中国,集创.com,自版.中国,ipr品牌.中国,cnd5.cn,cnd5.net
友 情
链 接
     网站介绍     服务协议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