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弦的变迁
作者:涛 声
时间:2012年03月20日 来源:中国文化报
公元6000年前,一个女孩子低首拨弄琴弦的图像出现在美索不达米亚的一块浮雕上。这是环爱琴海地区出现的世界上第一件弦乐器“里拉”,低首抚弦的画面太迷人了,以至于艺术家迅速把抚琴女孩演绎为奥林匹亚山上的艺术女神缪斯,把她手中的“里拉”发展为女神手中的“竖琴”,再进一步,把来之不易的乐器提升到音乐艺术的象征,“乐徽”灿然涌现,成为整个人类音乐艺术的标志。不知道哪个符号可以代表文学、戏剧,哪个符号可以代表美术、舞蹈,但音乐有全世界认同的符号,再也没有什么可以取代它,简洁优美,明确无误。可以想象,第一组从琴弦上发出的声音让人类感到多么吃惊又多么心醉,因此理所当然地视为“神赐”,视为文明初露。
“里拉”的后裔是看上去与祖先约略相同但工艺复杂的竖琴,巨大形体和科技力量,已使她不复辨认原始形态,5根弦演变为几十根弦,横七竖八,排满共鸣箱。汉代时,“里拉”传入中国,不知怎么七拐八拐就被翻译成“箜篌”。敦煌壁画有各个时期的箜篌形制,最早实物则出土于新疆鄯善,日本奈良正仓院收藏的唐传箜篌则是唯一的传世品。6000年前的优美,依如原样,不但代代延续,而且传播广泛。
西方的琴弦经历了从动物肠衣到尼龙弦再到钢丝弦的变迁,中国则有自己的一条“丝路”。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养蚕的地方,所以,琴弦从蚕丝中抽出来也就不足为奇了,至今中国人也以“丝竹”代称音乐。一根蚕丝可以拉至4公里长,既有弹性也有韧性。西汉早期马王堆一号墓出土的瑟上,还保存着25根琴弦,均用四股素弦左旋搓成。俗语说得好:一根筷子易折,一把筷子难折。这个道理就是制弦工艺的基本原理。用37根蚕丝缠成一股弦,如此四股缠成一股,即148根蚕丝;再用四股148根蚕丝缠成的股,合而为一;最后,一根由592根蚕丝组成的弦,就呈现出来了。一缕蚕丝,弱不禁风,谁能想到,竟然可以经得起广陵悲愤、十面埋伏的疾弹狂扫?皆因拧成一股绳,抱成一个团,众志成城,汇溪为渊。如此法则,令人惊叹。可以说,当中原先民开始把一缕缕细细的蚕丝搓成一股弹不断、扯不松、揉不懈、柔中带刚、绵里藏针、柔韧有余的琴弦,中国人的“心弦”就绷紧了,吟猱绰注就畅行无阻,弦外之音就意韵悠长,高山流水就飘然而至了。
制弦工匠不但发明了如何测试柔韧度的工艺,还发明了一种简单的操作机械。清代蒋克谦编辑的《琴书大全》(1590年)有《僧居月造弦法》一篇专论,附有“造弦图”的木制机器图样。如同织布机,将4条蚕丝归为一股,缠绕纠结,股股累加,终成锦绣。工匠们注意到,桑叶养蚕抽出的丝,不如拓树叶养蚕抽出的丝适合做琴弦,而且拓树不能生长在盐碱地,否则琴弦易断,音色也不好,据说最利于拓树生长的土壤在四川。最后,琴弦还要在“明胶”中煮弦,加入鱼汁和植物混合物。《僧居月造弦法》除了介绍丝弦的选料、用胶、煮弦、缠弦、晒弦等整套工艺,还说了许多小窍门:“凡欲煮弦,须候天气晴明,方可煮。先须择清水锅子,不得肥腻。水须过其弦,用小麦少许同煮,如见麦绽,丝即熟也。如煮太过,则无声,稍生则脆。”如何掌握“火候”?“用小麦少许同煮”“麦绽”“即熟”,这样细腻明确的技术,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
看到这类技术,我们自然可以宣称,琴弦是一种当之无愧的文化竞争力。那些比欧洲尼龙弦早了上千年的精致丝弦,终于在中国文人连篇累牍的叙述中发出巨响。“缓抚琴弦”“斜排筝柱”的诗意背后,是坚硬的技术支撑。中国弦乐器之所以如此发达,琴、瑟、筝、筑和一大堆胡琴系列,是以质量过硬、技艺高超的琴弦为背景的。弦乐艺术作为音乐艺术的最高体现者,体现出的技术能力远远超出人类对自身能力极限的想象,方方面面构成了情感表达的万千气象,成为音乐语言最复杂也最深刻的部分,对声音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耳朵辨认的世界中,古琴把中国连接起来,小提琴把欧洲连接起来,琴弦像条纽带,联系起了整个人类对情感表达的认同方式和对细腻音响的理解深度。今日的琴弦,可以把世界绕上多少圈,它改变了心灵史,让人们从一根琴弦中看到了经纬纵横、颤动震荡的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