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围!国门初开的岁月
作者:曹玲娟
发布时间:2012年04月19日来源:人民日报
我想把我们这一代人经历过的一些事情告诉年轻一代,使他们珍惜改革开放来之不易的成果。
——李岚清
在纪念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20周年之际,根据李岚清同名著作改编的大型电视文献纪录片《突围》,近期在上海播出。作为国内首部专门反映改革开放初期阶段对外开放历程的电视文献纪录片,《突围》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和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联合出品,上海广播电视台电视新闻中心历时3年制作完成。
火热的1978
1978年,前所未有的一年。
这一年,中国派出529个代表团出访西方国家,出访人数高达3200人次。这当中,副总理、副委员长多达12位,他们率领代表团先后20次访问了51个国家和地区。要知道,此时的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每小时只能起落两架飞机——几百架次起落的背后,是在历经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长达近30年的封锁、禁运和“文革”十年内乱后,中国人想了解世界的急迫心情。类似这些鲜为人知的数字与故事,准确反映了1978年到1984年期间中共中央开放决策形成的历史进程。“我们始终遵循的一条原则,就是幕后故事的首次披露。”《突围》总编导田安莉告诉记者。
作为电视文献纪录片,《突围》严格杜绝“情景再现”的表现方式,几乎所有画面都采用了当时的真实影像。项目组查阅、拍摄了大量的当年的新闻报刊和照片,搜集、调看了上千盘历史影像资料。文稿内容及文献资料的取舍,皆由中央文献研究室负责。于是,人们在《突围》中看到,这一年9月,从朝鲜访问回国的邓小平特意到了东北。当他看到这个“一五”计划期间重点建设起来的重工业基地的现状时,痛心地说:我们太穷了,太落后了。老实说,对不起人民。不久,他在会见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新闻代表团时,首次提出中国要“实行开放政策”。此时的中国,正处在重要的历史转折关头。
“改革每一步都在突破禁区”
“李岚清的书为什么要叫《突围》?我理解讲的就是很多事情的第一步。”文献纪录片《突围》的主创者感慨,“改革每一步都在突破一个个或明或暗的禁区,第一步最难!”李岚清在《突围》中写道:对外开放初期,僵化的思想观念,传统的体制机制,以及薄弱的国力家底,都束缚着人们的思想和手脚,对外开放每迈出一步,要承受很大的压力和风险。1979年国庆前夕,首都国际机场新航站楼落成,候机楼里的壁画《泼水节——生命的赞歌》引起轩然大波。这幅第一次出现在公共场所的半裸人体画,曾经几次被遮挡,因此被很多人视为中国政策动向的风向标。“每次我们飞机到了,他说等我一下,再看一看(壁画在不在)。”在接受《突围》剧组采访时,霍英东之子霍震霆回忆。
坐落在北京东长安街的建国饭店,是新中国第一家合资酒店。陈宣远在美国设计并建造过饭店,有强烈的爱国报国之心。他表示,中方提什么条件都可以,10年后,我会以1美元的价格,将股权转让给中方,我的目的只有一个,尽快在北京建成中国第一家合资饭店。令人诧异的是,好事也遇到了强烈反对。有人说,经过考察,旅游饭店大多亏损赔本,“怎么能从国外借钱干赔本的事呢!”国务院办公会议没有讨论出结论,只有将此事继续上报。于是,这份报告上就有了邓小平等17位国家领导人的笔迹,有的圈阅,有的批示。为建一个饭店,上报国务院,惊动17位高层领导人,这在中国历史上堪称空前绝后。
国门,最终打开
春鸭试水,一个个禁区在悄然突破。
为制作《突围》,摄制组重走当年邓小平访日路线,编导们感慨,“没有邓小平的力排众议,没有当初大胆地走出去、引进来,真的没有我们国家的今天。”“宝钢人当年是全国人民心中的‘败家子’。”时任宝钢工程指挥部副总指挥、设计总工程师黄锦发回忆,他们出去都不敢说自己是宝钢人。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引进技术最多、水平最先进的特大工程,宝钢工程计划投资200亿元人民币,工程几度停顿,宝钢建设下马、缓建的呼声不断,是邓小平力排众议建设宝钢。到1991年宝钢二期建成投产时,有人算过一笔经济账:此时的宝钢,已上交一个宝钢,还掉一个宝钢,又新建了一个宝钢。
《突围》一片,侧重于权威性和真实性,采访对象总数逾百,都是当年历史事件亲历者或重大决策制定者,包括党和国家的高级领导人。不止一个人在接受采访时感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没有对外开放就没有改革,现实促使开放,开放倒逼改革,改革让开放真正成为现实。”
回溯历史,是为了记住昨天,更是为了明天。《突围》总撰稿之一、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三编研部副主任张爱茹说,“中国在经济体制改革中不断取得突破,也不断遇到新问题,因此,《突围》中所展现出的‘解放思想’的突围精神依然具有现实意义。”
全世界都记住了这样一个画面:
1978年12月25日至1979年2月5日,一个多月的时间里,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前所未有地先后三次刊登邓小平的照片,介绍邓小平及其领导下的新中国的新形象。整个国际社会都真切地感到,中国正以踏实的脚步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