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为什么纪念屈原
——方铭教授在东方讲坛·上海大学的演讲
发布时间:2012年06月25日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方铭
思想者小传
方铭 1964年生,文学博士,北京语言大学教授、中国屈原学会代会长,《中国楚辞学》主编。主要从事先秦两汉文学与文献及思想史研究,主要著作有《战国文学史》、《战国文学史论》、《经典与传统:先秦两汉诗赋考论》、《期待与坠落:秦汉文人心态史》等,主编有《中国儒学文化大观》、《儒学与二十一世纪文化建设》、《春秋三传与经学文化》等。
在中国历史上,屈原不仅作为一个伟大的诗人受人推崇,同时,他还作为一个忠臣和爱国主义者而广泛受人尊敬,历2000年而不衰。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就是屈原的纪念日。屈原也是具国际影响力的伟大诗人。 1952年开始,总部设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的 “世界和平理事会”决定每年推举四位世界文化名人,当年获选的是法国作家雨果、意大利画家达·芬奇、俄国作家果戈理和阿拉伯哲学家阿维森纳。 1953年,世界和平理事会决定在中国诗人中推举一位世界文化名人,最终他们选定了屈原,同年获选的还有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法国作家拉伯雷以及古巴作家何塞·马蒂。2009年,以纪念屈原为核心内容的中国端午节及其传说进入 “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标志着屈原不仅仅是世界文化名人,同时,他的作品及精神价值,也成为了人类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那么,我们今天为什么纪念屈原?
“清廉忠信贤人”之典范
从古至今,屈原作为一个具有“清廉”、“忠信”美德的 “贤人”形象,既体现了中国古代人对各级官员模范人格的定位,也是中国古代人对屈原抱有深刻同情和敬仰的历史原因。
对于屈原的研究,始于对屈原价值的探索,这个探索,从战国时期的宋玉就已经开始了。王逸 《楚辞章句·九辩序》说:“宋玉者,屈原弟子也。闵惜其师忠而放逐,故作《九辩》以述其志。 ”而《九辩》说:“坎廪兮,贫士失职而志不平。 ”宋玉悯惜其师之“忠”,“忠”是就屈原的人格而言;宋玉说“贫士失职”,“士”是就屈原的才能而言。简单地说,屈原是一个忠而有才、受到不公正待遇的人。
班固《离骚序》说:“昔在孝武,博览古文,淮南王安叙《离骚传》,以《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悱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蝉蜕浊秽之中,浮游尘埃之外,?然泥而不滓,推此志,与日月争光可也。 ”刘安是西汉初期人,他除了高度赞扬屈原《离骚》的价值之外,着重强调屈原的“清”,即处污泥之中,而不受污染,不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
司马迁继承了刘安的观点,认为屈原“忠信”,《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指出,屈原“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但“衏顾楚国,系心怀王”,有“存君兴国”之义。同时,司马迁还突出了屈原作为“贤”者的价值:“余读 《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沙,观屈原所自沈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及见贾生吊之,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司马迁强调屈原可周游诸侯,无有不重视者,屈原的资本就是因“彼其材”。
班固《离骚序》不同意刘安把屈原的作品和六经相提并论,但认为“其文弘博丽雅,为辞赋宗”,屈原本人“虽非明智之器,可谓妙才者也”。班固指出,“屈原初事怀王,甚见信任。同列上官大夫妒害其宠,谗之王,王怒而疏屈原。屈原以忠信见疑,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班固虽然对屈原的处世智慧有所质疑,但同样认为屈原是“忠信”之人,是“妙才”。
王逸与屈原有同乡之谊,因此,把屈原的作品《离骚》提到了“经”的地位。 《楚辞章句·九思序》说:“《九思》者,王逸之所作也。逸,南阳(一作南郡)人,博雅多览,读楚辞而伤愍屈原,故为之作解。”又说:“逸与屈原同土共国,悼伤之情,与凡有异。”王逸推崇屈原,对屈原的定位,继承了他的前辈的观点,即“清”、“忠”、“贤”。《楚辞章句·离骚序》说,屈原“不忍以清白久居浊世,遂赴汨渊,自沉而死”,“凡百君子,莫不慕其清高,嘉其文彩,哀其不遇,而愍其志焉”。
从宋玉到王逸,确立了屈原作为一个具有“清廉”、“忠信”美德的“贤人”形象。这个历史定位,成为屈原形象的最基本的内涵。清廉、忠信、贤人,既体现了中国古代人对各级官员模范人格的定位,也是中国古代人对屈原抱有深刻同情和敬仰的历史原因。而“贤人”定位,也使屈原和孔子的“圣人”境界相区别。《白虎通义·圣人》说:“圣者,通也,道也,声也。道无所不通,明无所不照,闻声知情,与天地合德,日月合明,四时合序,鬼神合吉凶。”孔子既有坚守,又通权达变,其境界与屈原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生不逢时的政治家
屈原不仅仅是一个政治家,而且是一个想有所作为的政治家。这是他悲剧命运的根源。
在20世纪的某一特定阶段,不少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文学家或多或少都受到了批判或质疑。但是,屈原却一直为主流政治意识和文化意识所肯定,当然,这个幸运,也带来了屈原价值的多面性描述。如在“伟大的人民诗人”、“爱国主义诗人”的称号之外,在上世纪70年代开展的评法批儒运动中,屈原被描述为法家,而在1977年以后,屈原则作为政治改革家而常被改革派所提及。
一个是作为文学家的屈原,一个是作为政治家的屈原,该如何评判?胡适先生曾主张抛开屈原的政治活动来讨论屈原作品的意义,而林庚先生则认为屈原首先是一个政治家,他的文学活动是和政治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显然,林庚先生的观点,更体现了知人论世的观念。
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重要政治家,对屈原的把握,离不开屈原的政治活动。抓住屈原的政治活动轨迹,才能准确把握屈原作品的内涵。屈原的价值,体现为他的文学成就和政治人格的完美结合。屈原的作品,表现的内容是他的政治活动和政治遭遇,以及政治活动和政治遭遇所带来的思想感情方面的期待与沮丧、希望与失望;而他的政治活动和政治遭遇,又是通过他的作品广为人知的。如果没有屈原的作品,我们就无法了解屈原的遭遇;如果没有经历坎坷的遭遇,屈原可能不会创作这些作品,即使有所创作,他的作品也不会有这么久远的力量。王逸在《楚辞章句》中曾提到,屈原被放逐后,楚人“高其行义,玮其文采”,“哀惜屈原”,“思念屈原”,因此,“因共论述”,“因叙其辞”,“以相教传”。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屈原的高尚行义和奇玮文采,没有对屈原的哀惜和同情,屈原的作品是否能够流传,就是一个未知数。
屈原不仅仅是一个政治家,而且是一个想有所作为的政治家。这是他悲剧命运的根源。
战国时期是一个大动荡的时代。春秋、战国之交,随着晋国的分裂,楚国的衰落,春秋时的晋、楚两极世界变成了秦国独大的一极世界。探究秦国之所以兴、楚国之所以衰的原因,最根本的就是秦国有政治优势。秦国自春秋秦穆公开始,不拘一格重用人才,秦国的重要岗位,不但向秦国人开放,而且向各诸侯国的人才开放。 《史记·孔子世家》载,鲁昭公二十年,齐景公与晏婴访问鲁国,齐景公问孔子说:“昔秦穆公国小处辟,其霸何也? ”孔子回答说:“秦虽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身举五?,爵之大夫,起垒绁之中,与语三日,授之以政。以此取之,虽王可也,其霸小矣。”秦穆公的志大中正,礼贤下士,正是秦国由霸而王的基础。
相较于秦国开放的政治体系而言,楚国的政治体系却是封闭的,楚王重用的都是他的近亲。岳麓书院门口有“惟楚有才,于斯为盛”的对联,说的是春秋时期“楚材晋用”的典故。“楚材晋用”,不是说楚国的人才多,而是说楚国的人才不能在楚国发挥作用,只好到外国去了。《离骚》中灵氛为屈原占卜,得出的结论也是应该远行,选择一个能够有所作为的地方,做出一番事业来。
楚国因为政治上的封闭性,导致优秀的人才不但不能在楚国得到重用,而且还深受迫害。春秋时期伍子胥的遭遇就说明了这一点。 《史记·伍子胥列传》载,楚平王给太子建娶秦女,因秦女美好,于是占为己有,并因此嫉恨太子建及太子建的太傅伍奢,杀伍奢。又因伍奢二子伍尚、伍员贤,欲杀二人,以绝后患。伍奢、伍尚死,伍员逃亡,伍员即伍子胥。伍子胥逃到吴国后,率吴国军队灭楚,而楚臣申包胥“立于秦廷,昼夜哭,七日七夜不绝其声”,秦哀公怜之,说:“楚虽无道,有臣若是,可无存乎!”于是“遣车五百乘救楚击吴”,楚国因此才能在春秋后期苟延残喘下来。
战国时期,楚国虽有恢复,但要和秦国对抗,仍然是没有力量的。秦国的强势,以及楚国的羸弱,决定了战国时期的楚国处在一个不可能有大作为的时代。也正因此,屈原给楚王提出的连齐抗秦、杀张仪,不去武关会秦王的政治策略,楚怀王都不敢接受。屈原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在一个不能有所作为的时代想有所作为,这是屈原和楚国领导层发生矛盾的根源,也是他悲剧命运的根源。
坚守底线的思考者
屈原的坚守,在于他是一个深沉的思考者,他在思考楚国的现实困境的时候,提出了解决楚国政治困境的方法,就是要实现尧、舜、禹、汤、文、武之“美政”。他“做官”是为了“做正确的事”。
战国时期是一个巨变的时代,如何适应社会的蜕变,成了这个时代弄潮儿们追逐的目标,这一时期成功的政治家无不体现这个特点。比如法家、纵横家的成功,在于他们放弃自己的坚守。
《史记·商君列传》载,商鞅初见孝公,“说公以帝道”,“孝公时时睡,弗听”,还谴责了引荐的宠臣景监;二见孝公,“说公以王道”,孝公不听,又批评景监;三见孝公,“说公以霸道,孝公善之而未用也”;四见孝公,“以强国之术说君”,“公与语,不自知膝之前于席也,语数日不厌”。商鞅的最高理想是帝道,其次是王道,其次是霸道,而强国之术是他认为的最为下下者之道,但因为秦孝公认为“安能邑邑待数十百年以成帝王乎”,“久远,吾不能待”,商鞅于是就放弃了他的理想,而投孝公所好,但他自己知道,强国之术“难以比德于殷周矣”。 《史记·苏秦列传》载苏秦出道后,先赴秦国,以连横为说,意在统一天下。秦惠公刚诛杀商鞅,兴趣不在此,说:“毛羽未成,不可以高飞;文理未明,不可以并兼。 ”不用苏秦。苏秦于是东赴燕国,以合纵为说,推介反统一的政治策略。《史记·张仪列传》说张仪先赴燕国找苏秦,意欲参与合纵大业,从事反统一活动,苏秦不用张仪,张仪只好西至秦国,投身连横事业中,从事统一活动。
商鞅、苏秦以及张仪,不能说他们心中没有理想和是非观,但是,他们没有底线。他们都是把“做官”和“做事”放在第一位。因此,他们根据君主这个市场的需求来提供自己的产品,而没有坚守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去服务社会的信念。而孔子和屈原虽然也是要“做官”、“做事”,但他们“做官”是为了“做正确的事”。
孔子与他的弟子是春秋战国时期最有坚守的政治家。孔子周游列国,不是为了谋得官职,而是为了传道,也正因此,孔子面对诸侯权臣的邀请,不为所动。《论语·阳货》载,阳货因孔子不愿出来工作,因此攻击孔子“怀其宝而迷其邦”,是“不仁”,“好从事而亟失时”,是“不知”,殊不知如果不能以道治国,在乱世求富贵,必然会成为坏人帮凶。因此,孔子的坚守,正是仁和智的体现。《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战国时期“天下方务于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与世俗不合,梁惠王甚至认为孟子“迂远而阔于事情”。不过,司马迁理解儒家的坚守,他说:“故武王以仁义伐纣而王,伯夷饿不食周粟;卫灵公问阵,而孔子不答;梁惠王谋欲攻赵,孟轲称大王去?。此岂有意阿世俗苟合而已哉!持方枘而内圆凿,其能入乎? ”
《礼记·礼运》载,孔子把春秋前的中国古代社会分为大同、小康两个阶段,而认为春秋时期是“礼崩乐坏”的时代。《战国策·燕策一》载郭隗之言,有“帝者与师处,王者与友处,霸者与臣处,亡国与役处”四句。帝道、帝者指五帝时代,王道、王者指夏、商、周三王时代,霸道、霸者指春秋时期,强国之术、亡国指的是战国时期。五帝时代,特别是尧、舜时期,效法“天道”,政治制度以“天下为公”为基础,政治文化以“大同”为价值,经济权利和政治权力的平等,是这个时期的社会特征,简单说,就是有饭大家同吃。三王时期,虽是“天下为家”的时代,但社会文化氛围强调德治,即领导人为人民服务,领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简单说,就是群众没有饭吃,领导不吃饭。五霸时代,霸主挟天子以令诸侯,其文化价值,领导人自认有特权,但是,领导人在享受特权的时候,也需要兼顾群众的生存问题。简单说,就是领导吃肉的时候,应该给人民留一点肉汤喝。而强国之术,强调的政治文化是弱肉强食,《论语·颜渊》说:“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 ”《史记·天官书》说:“顺之胜,逆之败。”这些话所表述的行事原则,就代表了这个时代的文化价值。简单说,就是群众顺从则有饭吃,不顺从则没有饭吃。
从大同至小康,从小康至春秋,从春秋至战国,是中国社会制度不断退化的过程。 《孟子·告子下》说:“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今之诸侯,五霸之罪人也。 ”《道德经·德经》说:“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大体说的是从大同以下的社会蜕变带来的观念变化:道与大同时期相联系,德与小康时期相联系,而仁、义、礼则是小康之后至五霸时期的政治文化。
与孔子一样,屈原也是有坚守的政治家,他之所以能坚守,就在于他是一个深沉的思考者,一个关心楚国命运的政治家。屈原思考拯救楚国的指导原则,思考历史与现实、自然与社会的有关问题。屈原在思考楚国的现实困境的时候,提出了解决楚国政治困境的方法,就是要实现尧、舜、禹、汤、文、武之“美政”。因此,与其说屈原是法家或者改革家,毋宁说他是一个坚守传统的儒家思想家。他的思想价值,不在于他在战国时期体现了怎样的改革意识,而在于他知道人民的幸福依靠回归“选贤与能”的美政。这就使他与同时代的打着改革旗号的势利之徒划清了界限。
纪念屈原是为了提升时代
我们今天纪念和评价屈原,不能仅仅停留在给屈原加一个“爱国主义”的标签,更应该看到其爱国主义精神的实质。
屈原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这个表述没有错。但要看到,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表现为对楚国昏庸和奸诈的政治家以及不能选贤与能的政体的强烈批判,屈原希望在楚国有公平和正义,正道直行的人受重视,而枉道邪行的人被抛弃,但是楚国的现实正好相反,所以他有强烈的不满。屈原的爱国主义是建立在“正道直行”的基础上的。
《史记·太史公自序》说, “屈原放逐,著 《离骚》”, “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说: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 《离骚》。 《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 《离骚》,盖自怨生也。”屈原的不朽诗篇《离骚》,整篇文章所要表达的,是 “离别的忧愁”。而之所以要离别,就是因为在楚国没有受到公正待遇。
在 《离骚》中,屈原首先陈述自己的才能,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自己认为自己是正道直行的君子,但是,楚国谗佞当道,楚王不觉悟,不但不能近君子而远小人,反倒是远君子而近小人。屈原虽然知道楚国社会氛围黑暗阴险,但决不妥协,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屈原试图改变在楚国的处境,曾经 “上下而求索”,虽然努力了,但是,世俗混浊,楚王昏庸,所有的努力都失败了。屈原忖度自己在楚国不可能有任何前途,因此偕仆夫与马周游,但周游一圈后, “忽临睨夫旧乡”, “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虽然最终不忍离去,但他对于楚国的政治已经绝望了。
屈原是历史中存在过的真实人物,同时也是经过历代文化人和屈原的崇敬者不断诠释过的文化符号,我们既要还原历史中的屈原,也要注意后代人对屈原的诠释。既要强调对屈原正面的诠释,也要注意批评者的文化立场。总而言之,在中国文化史上,无论是赞扬屈原,还是批评屈原,他们都是把屈原当作一个有价值的样本,体现他们对屈原的尊敬和同情。如果能认识到这一点,还原历史,就有了科学的立场。
屈原是历史人物,我们今天纪念屈原,应该有21世纪的眼光,应该站在世界文化发展的立场上。屈原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站在世界立场和现代立场上,我们评价屈原的时候,就不应该仅仅停留在给屈原加一个 “爱国主义”的标签,更应该看到屈原爱国主义精神的实质。屈原是在一个缺少公平性、丧失了正义价值的时代,积极倡导社会公平和正义价值,并痛苦地追寻社会公平和正义价值的伟大诗人。屈原爱国主义精神的价值也正在此。
研究屈原,既是为了还原历史,更是为了学习屈原。学习屈原,既是为了提升我们自己,也是为了提升我们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