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第五产业 >> 文化艺术 >> 文学原创与中国声音
 
作者:胡良桂
 
  多年来,从“我们为什么没有托尔斯泰”的发问,到“呼唤中国的托尔斯泰的出现”,从“为什么没有出现杜甫、鲁迅”的焦躁,到“为什么没有《红楼梦》这样的巨著”的呐喊,都表现出一种时代性的精神焦虑,对中国当代文学在反映现实生活、开掘新的精神审美价值方面,缺乏独到的发现,缺乏创新能力的不满。那么,怎样才能加强中国当代文学原创,从而才能在世界文学巍峨殿堂发出属于中国的独特声音?
  首先,面对真实的现实生活,进行独立的思考,惟陈言之务去,以宏大的气魄开拓原创,在全球化进程中建构中国话语。文学原创力,是创作主体在艺术实践中的开拓能力和创新能力。它是检验一个作家特殊个性及艺术潜能的核心标志。而原创的匮乏,最终将导致创作主体缺乏洞察力与想象力,失去再造一个艺术世界的能力。很多创作者在与现实生活脱离血肉联系的同时,愈发熟练地使用电脑技术在因特网上复制、粘贴、组合,不断地“生产”出一篇篇“急就章”。这种关起门来的“创作”,怎能带来新鲜的气息,如何能给人丰厚的精神营养?
  其实,原创的危机不只出现在当下中国,德国文艺批评家瓦尔特·本雅明早在上世纪30年代就指出,机械复制使艺术作品已经渐渐失去了它们的“灵韵”。原样复制尚且如此,照猫画虎、依样画葫芦的“山寨”之作更像是文化“注水肉”,浪费社会资源,贻害无穷。
  我们并不否定为市场的写作,市场对文学的创作是一柄双刃剑,既能鼓励创作,同时也会催生一些短视、速成的文化产品。这就要求创作者务必克服一时的诱惑,有所坚守,有所追求,有所为有所不为。
  面对一个前所未有的中国,面对日益全球化的人类社会,创作者不能甘当历史的匆匆过客,而应当重新感知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从活生生的现实生活中把握不断变化的世界,以独立的精神和视野,去发现富有时代意义的文学素材与新人形象,去挖掘和书写人类共同的精神困境。独立观察,独立思考,词必己出,是文学原创的必由之路,舍此,难免堕入人云亦云、千篇一律的窠臼,也就无法以气象一新的艺术作品穿透心灵的距离和文化的差异,在世界文坛发出响亮的中国声音。
  其次,转益多师,树立精神的高度,锤炼思想的深度,张扬刚健的审美气象,克服病态化的审美倾向。一段时间以来,大量畅销作品拘囿于现实生活的具体情态及其日常感触,精神内涵简陋,浅层人生欲望及其病态性的趣味,成为其审美观照的核心内涵。更有创作者剑走偏锋,专好污浊、畸形、诡异,或者为着力表现强悍型的生命形态,却显示出狰狞和芜杂的精神特质……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文学的原创和创新并不等于去精神化、剑走偏锋和刻意偏离主流,文学更需要刚健的精神趣味和丰厚的人文内涵。那些津津乐道极端、变态人性之作以及专以轻浮、猎奇的赚取眼球的作品,放逐了文学的精神追求,只能戕害文学的想象力和原创力。要对这种既成的审美气象进行反思、弥补和重构,以克服创作中的各种矛盾、困惑和缺失,作家必须以渊博的知识、丰厚的阅历、厚重的内涵来支撑创作。
  古今中外杰出的精神成果,尤为创作者锤炼思想深度、树立精神高度所不可或缺。个人的直接经验难以支撑创作者长久的文学创作,要保持旺盛的创作能力,必须不断与丰富高质的精神产品和文化传统对话,在对话中获得滋养和启发,融会贯通,最终铸就精神的高度和思想的深度,提升个人境界。如果说个人经验和文学素材是创作的矿藏,那么崇高的个人境界便是点石成金的金手指,个人境界的高下,决定了经验材料利用的程度乃至文学作品水平的高下。
  文学原创还离不开对中外文学作品的转益多师。文学原创不等于孤陋寡闻、闭门造车。卓著的文学功底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实实在在的学习、锤炼而获得的。所谓“入门须正,立志须高”、“取法乎上,仅得乎中”,创作者锤炼自己的语言一定要揣摩那些代表人类精神最高成果的文学精品和经典之作,通过大量的阅读和练笔,感悟语言的精妙,并最终做到用笔自如、炉火纯青。
  只有经过精神的砥砺、思想的对话和技艺的切磋,创作者才能对精神资源进行创造性转化,使之融入我们的血液,化为我们的精神营养,提升我们的文学原创能力,也才能立意刚健,融会创新。
  第三,面对多媒体信息时代,重新思考文学书写的价值所在,超越传统的文学书写格局,彰显文学的独特魅力。多媒体信息时代的全面到来对文学形成了巨大的考验,比如:在电影、电视、网络视频无处不在的今天,讲故事是否还是文学的特长?巴尔扎克“百科全书”式的文学写作是否要为经济学和社会学著作所取代?这种种疑问看似离奇,却已经实实在在地摆在我们的面前,可以说,这是文学自产生以来遇到的前所未有的挑战,是每一个文学创作者都不能不重新面对和思考的。
  在知识的结构和意义发生了巨变的今天,人们汲取信息的途径更多样了,文学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可以说,它带给我们的主要不是知识,而是一种拨动心弦、启人心智的力量。文学不仅要展示社会生活的广度,更要集中笔力深掘人性的深度,以精妙的语言编织情感和精神的家园。这就要求文学创作者以卓越的智慧、全新的格调、现代的手法去提升创新,突破书写体式和文学语言上的陈腐之气,也摆脱小说“剧本化”的倾向,为读者带来全新阅读体验。
  语言是文学的根本,文学形式和语言的发展变化,决定着当今文学实践的盛衰。作为文学实践原创外在、直接的体现,文学形式和语言的精妙程度决定着文学能否留住读者、引人入胜。可以说,在多媒体时代,文学要创新,乃至要生存,创作者一定要更加注重锤炼其文学语言和形式,酝酿出具有独特意蕴和阅读体验的文学力作。
  在各种形式的艺术作品喷涌而出的今天,文学面临着浴火重生的挑战,融会创新是唯一的出路。我们的文学创作者需要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用原创精品为读者带来阅读的盛宴,为时代留下精神的足迹,为世界文学的天空添一颗恒星。
 
  (作者单位:湖南省社科院文学所)
更新时间:2010-05-14 15:01:33
评论列表
评论/留言区
您好,请在下面输入您想发表的评论内容。
 
文化艺术 发布作品,需求定制艺术作品
首页 < (2/45 共 1987 篇) > 末页
技术转移 一般管理 建筑保温材料 农林 茶叶 太阳能 仪器仪表 农业 育苗 建筑施工机具 家居日用品 安全 标识 安全防盗装置 安全座椅 工业新工艺 节能照明 医药新品种 组方新药 半导体照明 体育器械 高性能分离膜材料 生活旅游用品 安全报警器 动力能源传输开关控制技术 风力海洋生物能源技术 安全保险装置 安全用电保护 工业 净水器 冶炼与铸造技术 医疗器械 材料 亲水性材料 装饰材料 工业安全控制 可控温节能技术 发电装置 生物基材料技术 农业机械 食品安全加工技术 家居洁具 保健 低碳设计新型 建筑材料地板 建筑陶瓷 环境净化 信息安全技术 空气净化 林业器具 传感器及其应用 家居环境水电卫生装置 家居饮水机 清洁能源技术 电池 先进复合材料 服装面料 材料 导电纤维 服装功能性材料 建筑阻燃材料 新医术 银行管理 诊断方法 人身安全技术 材料管材 工业机械锅炉 工业摸具 生活用品 农业 机械 安全防滑带 建筑设计新型 文化艺术工具 工业机械挖掘机 家用电器 商品包装和贮藏技术 工业自动机床 工业配件 供热能源 建筑框架材料 动物养殖技术 新型或微观马达和发动机 公共安全技术 发电技术 食材制作与存储 特殊环境建筑设计新型 低碳排放技术 农牧兽医配方制剂及服务技术 信息技术信号与编码 启动开关控制 环保设备 工业交换器 家居文化艺术 家居新技术 城市服务网络 娱乐及玩具器具 工业汽轮机 工艺设备机具 诊疗改进技术 科技种植 人体健康功能恢复医术 监测传感器 非金属建筑材料 传统革新技艺 安全保护品 糖果及酒类制品加工技术工艺 建筑施工技术 建筑设计新型 文化体裁制作技术 野外勘探技术 新技术车辆及配件 品种产业化技术 为保护财产和人身安全的服务方案 工业库存与调度 医疗技术和硬件新技术 系统装配技术 服装设计 计算机硬件技术 文化艺术传播技术 安全刹车装置 安全公共管理 面包糕点复合食品 纺织用纱线罩布皮革及填充物 农活技艺 传统艺术 安全与抗灾救护 工业磁仪器 离合装置 环境工程技术 个人活动辅助器具 有关人身健康和提高智力效率的技术 水资源利用技术 包装器械工具 再生资源生产技术 工业汽轮机内燃机 清洁能源技术 保健品 工业新型设备技术 医疗鉴定改进技术 电器终端 教育管理设备器具 运输装备 建筑设计新型 原创制作技术 绿色农林规划 观测观察 化工制剂配方 烹饪设备 天然材料节约技术 工业新工艺 纳米材料 环境工程技术 仓储平台器械工具 安全汽车防盗 自行车自动器个人活动辅助器具 工业磁仪器磁选设备 旅行及户外保护 水电网络 节水农业 水土保墒技艺 家具木、竹、环保制品材料 科技管理技术 技术性医疗方案 体育运动用品设计 医药药材加工储存 保健用品 光电信号技术 脱脂净化 运输设备运筹管理 健身用品 安全标志 安全与抗灾救护 防病思想 服装设计 家务燃灶新技术 自动检测技术 环保家电 防疫技术 环保产品 服装工艺 城市服务设施 家用电器新技术 农业 机具 信号控制传送检测控制技术 家居洁净技术机具 食品标准控制技术 养殖技术 环境 净化 家居 生活用品 安全 保险装置 建筑 设计 管理 食材及添加材料 清洁能源技术 安全与抗灾救护 清洁能源技术 电器终端 建筑设计新型 工业新工艺 环境工程技术 运输设备运筹管理 安全与抗灾救护 服装设计 清洁能源技术 安全与抗灾救护 食品安全加工技术 环境工程技术 量子通讯
 
网络链接(KSN) 友好的连接联盟,让更多人知道你合作成功 大专院校 研究院所 产业公司 科技园区 协会事业 期刊网络 服务博览
本网域名: www.知识产品网.com,www.zhishichanpin.com,知识产品.中国,www.diwuchanye.com,第五产业.中国,集创.com,自版.中国,ipr品牌.中国,cnd5.cn,cnd5.net
友 情
链 接
     网站介绍     服务协议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