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如何构建新的健康机制?
2013年07月11日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蒋秀娟
经济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工业化、城镇化和生态环境的变化,对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大。特别是近几年来,各大中型城市出现的雾霾现象,严重影响着人的健康乃至生命。请关注——现代社会如何构建新的健康机制?
“现代人生活压力加大,社会分配不公,生存环境受到破坏所带来的心理健康、心灵健康、社会健康、智力健康、道德健康和环境健康形势不容乐观。”在日前举办的2013中国老年健康论坛上,现代社会环境改变所带来的健康问题引起与会专家的热议与担忧。专家们呼吁,针对现代环境,要改变原有的治疗和保健理念,应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不仅从治疗技术、方法上进行改进和完善,更需要整个社会的和谐运转,健全健康建设机制。
健康面临新环境的挑战
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原部长张立平提出,随着现代社会环境的改变,目前我国亚健康人群和慢性病患者急剧加大,当前或者说长期以来医学、卫生工作面对的诸多问题,甚至一些老大难问题,都是健康建设所面临的挑战。
目前,我国的健康建设环境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具体体现为:
首先,公共环境制约健康质量,慢性疾病已成为当代健康威胁。国民健康仍面临着传染性疾病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双重威胁,尤其是慢性疾病具有患病人数多、患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的趋势。据统计,我国现有确诊慢性病患者达2.6亿,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占全国总死亡的85%,且仍呈高发态势。
其次,社会因素导致健康形势严峻,老龄人口成为健康服务主要群体。老年人是医疗卫生服务需求量最大、技术难度最大的群体,一方面日益增长的老年医疗卫生服务的特殊需求与不健全的老年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供需矛盾突出;另一方面老年人就医难以承受经济负担,明显增加了“老有所医”的困境。
再者,医疗环境复杂,问题突出,医学模式面临困境。医学模式是由一种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向生物、心理、社会、道德、环境等多维医学模式。构成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各种慢性疾病、老年病和意外事故等,其发病率、死亡率并不见下降,反而节节上升。
构建“健康保健服务体系”
资料表明,心理压力、公害、环境污染、吸烟、吸毒、酗酒、交通事故等因素,已成为影响健康、造成疾病、伤残和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因此,健康建设的重点是全社会的健康行动,全社会都应肩负起健康建设的责任,创造有利于人的健康的公共生存环境。
张立平认为,现代社会的健康,不仅需要医学科学技术、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作为基础和支撑,还需要社会系统的运转和完善。现代人的健康内容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心灵健康、社会健康、智力健康、道德健康、环境健康等。新的健康建设机制应包含两个层面的内涵:一是从微观角度作为人个体的自我健康建设;一是从宏观角度作为社会为人个体实现新的健康标准所提供服务的公共健康建设。
“未来医学应该是‘以社会生态健康观、以健康建设为中心’的思路和方向,关注人的生存和增进健康,提高人的生活(生命)质量。”张立平提出,在现有医药卫生体系的基础上,创新建立一套完善的“健康保健服务体系”“健康保障体系”。包括“公共卫生体系”“医疗体系”“保健体系”“健康测控管理体系”的组合,甚至还可以包括“生态环境保护体系”“食品药品安全体系”等在内的全方位、无缝隙、连续的“健康保健服务体系”。
此外,张立平建议,通过云计算平台,创立健康建设信息系统。面向公众解决个性化、多样化的健康信息需求,着重于公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全民健康信息综合服务系统和电子病历系统的建立与应用,充分关注各种信息资源和方法的有机结合,使信息服务满足国家、地区、服务机构特别是社区等各层次需求。
现代疾病需要整合治疗
对于现代社会的健康建设机制,第四军医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樊代明提出了整合医学的概念。他解释说:
首先,现在临床面临的多数疾病都没有明确的或唯一的病因,要彻底了解和治好一种疾病,靠一个专科是很有限的,即便是单一的外伤,也会牵扯全身多系统、多器官的变化。
其次,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有些疾病是无法战胜或无法消除的,比如肿瘤、糖尿病,所能做到的只是带病生存和提高带病者的生存质量。只重视单科治疗获得的生存质量可能很差、生存时间可能很短,整合医学是人类不得不为之的转变。
再者,随着自然环境的变化,许多新发或再发传染病不断涌现,比如艾滋病、SARS、甲流。单一学科不仅背水一战而且杯水车薪,这就需要多学科联合应战。
第四,短短的50年中,中国人的平均寿命增加了30岁以上。身体不仅与自然界的接触增多会发生变化,而且身体本身也会发生多系统、多器官的变化。对于这些生理性的或病理性的变化,需要多学科联合攻关、共同认识,才能从诊疗中真正解决现在和未来因老龄化带来的问题。
第五,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许多以前难以想象的诊断技术和治疗方法不断问世,并在临床上得到成功应用,解决了许多过去解决不了的医学难题。但似乎继续向前发展已有很大困难,而且经典医疗技术只能解决局部问题,要维持医学的发展,必须依靠医学知识与技术的整合。
最后,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许多疾病的发生与社会现实有关,而社会现实又引起大量心理问题。如果医生只了解躯体疾病的诊断治疗,不解决心理问题,势必再多的医生和再多的医院也治不完或治不好这么多病人。
樊代明认为,整合医学不仅要求把已知的各生物因素加以整合,而且要将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和环境因素加以整合;不仅需要将现存与生命相关各领域最先进的医学发现加以整合,而且要求将现存与医疗相关各专科最有效的临床经验加以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