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和运用好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学习习近平同志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作者: 杨胜群
来源: 《求是》 期号: 2014/03
习近平同志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中指出,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坚持毛泽东思想的原则,特别强调在新的形势下,要坚持和运用好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并对三者的科学内涵和时代要求作了深刻阐述。学习贯彻好讲话精神,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搞好党的建设,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坚持和运用好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要求
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是毛泽东同志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运用于无产阶级政党的全部工作,在中国革命长期艰苦实践中形成的具有中国共产党人特色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三者紧密联系,是一个用中国语言、中国风格表达的,集中体现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体,它们又各自具有独特的思想内涵和指导意义。它们的形成和确立,大致上是在同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就是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革命正确道路的过程,也是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尚处在幼年的中国共产党党内先后出现了三次大的“左”倾错误。三次“左”倾错误虽然表现形式不尽相同,危害程度也不一样,但其根源都是犯了脱离实际的本本主义、把共产国际指示教条化的教条主义和脱离群众的命令主义错误,给革命造成极大损失甚至严重危机。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反对党内“左”倾错误的斗争中,逐步提出了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的思想。到了抗日战争时期,通过对建党以来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和对党内“左”倾错误思想的系统清算,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形成完备的理论形态,分别被确立为党的根本的思想路线、工作路线和党处理外部事务的重要原则。从此,中国共产党获得了系统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大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通过进一步夯实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基础,毛泽东思想得以系统地形成和确立,成为中国共产党科学的指导思想。
后来的实践表明,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最重要的是坚持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坚持毛泽东思想的这一精髓。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最根本的。只有真正坚持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坚持毛泽东思想,才能在坚持的基础上发展毛泽东思想,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要“生长点”。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毛泽东同志倡导的作风,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这两条是最根本的东西”。他就是从恢复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开始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他对中国改革开放的许多重要设计,都是遵循群众路线,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总结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而形成的。之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都始终如一地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先后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不仅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和精髓,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活的灵魂和精髓。习近平同志在讲话中指出,“我们要及时总结党领导人民创造的新鲜经验,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在新的形势下,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重要的,仍然是坚持和运用好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活的灵魂和精髓。
二、坚持和运用好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把党建设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两个一百年”的宏伟目标。十八大后,习近平同志提出并深刻阐述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十八届三中全会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我们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比任何时候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是,越到这个时候,任务越艰巨,情况越复杂,困难越多。
办好中国的事,关键在党。越是在这个时候,越要搞好党的建设。1945年2月,当抗日战争胜利曙光开始展露的时候,毛泽东同志关注更多的是党的状况。他告诫全党,“我们要不要胜利,要不要在全国胜利?如果要的话,就要有一个有纪律的、思想上纯洁的、组织上纯洁的党,合乎统一的标准的党。”现在历史又到了这样的时刻,到了一个需要全党有一个更好的思想、作风和精神状态的时刻。最根本的,还是要真正解决好思想路线、工作路线和基本立足点的问题。全党只有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才会有脚踏实地、求真务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作风,才会有敢作为、勇担当、“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才会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政治自信和前进定力。
党的建设的历史经验表明,党在思想、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症结大都还是在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问题上,在违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或者独立自主原则的问题上。1948年4月,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讲话指出:“我们所犯的错误,研究其发生的原因,都是由于我们离开了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主观地决定自己的工作方针。”在此之前,他在《论联合政府》中也指出:“凡属错误的任务、政策和工作作风,都是和当时当地的群众要求不相适应,都是脱离群众的。”1977年8月,邓小平同志指出:解决党风问题,“培养好的风气,最主要的是走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这两条。”
今天,党在思想、作风方面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究其主要原因,仍然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一些党员、干部没有很好地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因此,我们要有效解决党在思想、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还是要从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的教育与实践入手。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同志明确指出,“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最重要的是要抓住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个核心问题”,解决干部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问题。正是基于这一考虑,党中央部署了在全党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不是一劳永逸的。习近平同志在讲话中指出:“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都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都要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把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都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这三个“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突出体现了我们党对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的鲜明态度和不变立场。
三、在新的形势下,把坚持和运用好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牢记于心付之于行
讲话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根据新的形势和任务,对坚持和运用好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把党建设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提出了一系列明确要求。
在坚持实事求是方面,讲话提出,要深入实际了解事物的本来面貌;要清醒认识和正确把握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要坚持为了人民利益坚持真理、修正错误;要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这些要求,拓展了实事求是的基本内涵,揭示出实事求是不只是实践环节的要求,而且是理论创新的要求;不只是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要求,而且是对人们改造主观世界的要求。
在坚持群众路线方面,讲话提出,要坚持人民是决定我们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的观点;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真正让人民来评判我们的工作。这些要求,凸显了人民主体地位的观点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特别是提出真正让人民评判党的工作的新思想,为党的群众路线注入了新的内容。
在坚持独立自主方面,讲话提出,要坚持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作主张、自己来处理;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讲话在阐述这些要求时,把独立自主提到立党立国的重要原则的高度,使独立自主的思想得到了新的升华。这些要求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的品格和底蕴,充满了走自己的道路的信心和前进定力,具有很强的感召力和凝聚力。
讲话的上述要求,是对党提出来的,也是对每个党员、干部提出来的。其中特别指出,我们要“时时处处把实事求是牢记于心、付诸于行”,“要把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深深植根于全党同志思想中,真正落实到每个党员行动上”。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的要求不难理解,难的是付诸于行,特别是时时处处付诸于行。时时处处付诸于行,需要一种持之以恒艰苦实践的精神。要时时处处做到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就要深入到实际中去了解事物本来面貌,了解新情况、新问题,并且要勤于思考和分析问题;要时时处处坚持群众路线,就要一刻也不能脱离人民群众,深入到人民群众中去了解他们的意见和要求,并且要与他们同甘共苦。独立自主,对党员、干部来讲,主要是要对党和人民在长期探索中开辟出来的正确道路,保持一种政治自信和定力。要真正从书斋和书本里走出来,从别人的影子里走出来,到实践中去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寻找自信与定力。要做到这些,无疑就需要付出更多的心血与汗水,牺牲自己更多的生活享受。付诸于行,首先必须牢记于心。这就要求我们把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内化于心,使之成为一种内在的思想修养,成为一种内在的精神状态。这样,才能使全党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成为一种自在的状态,成为一种常态。
(作者: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常务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