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音希声
作者:忽培元
时间:2011年09月22日 来源:人民日报
在茫茫人海中,常有一些人,令人敬仰和感动。比如文艺界,虽然时下不乏名不副实的人,装腔作势的人,却也另有一些人貌似沉默寡语,却似百品不厌的好书,令你受益无穷。
前几天,我应邀赴军营参加由中国解放区文学研究会、中国歌剧研究会等主办的“纪念歌剧《白毛女》上演66周年暨歌剧《白毛女》复排上演学术研讨会”,在会场上见到了文艺界前辈:贺敬之、王昆、鲁煤等老人,即产生了这一感慨。
贺敬之是我的忘年交和导师。我和许多同辈人听着《翻身道情》,唱着《南泥湾》走过童年,《回延安》、《雷锋之歌》则是我们成长的挚友,许多诗句至今都能背诵。那年,我有幸陪同老人回访延安,在桥儿沟、杨家岭倾听他回忆过去的岁月,也在北京南沙沟他那未曾装修过的家中多次聆听教诲……
贺老今年已87岁,身体显然不如前几年硬朗,但精神矍铄。早晨,他第一个驱车来到会场,可见对于事业依旧是像当年那样的认真执着。据说夫人柯岩还躺在医院,难怪老人的神情竟如此忧心忡忡……贺老在研讨会上端庄谦虚的姿态,令人想象当年在延安讨论《白毛女》剧本时的情形。那时的他,还是一个年轻人,却已名震边区。他写的歌曲和秧歌剧就像侯宝林的相声和乔羽的歌,早已是家喻户晓。贺敬之依旧是那几十年一贯制的平易淳朴,总像是提醒我们:个人再优秀也只是大海上的一朵浪花,离开了集体瞬间就会干枯。他在会上有一个发言:“有许多的感慨,在此一下子说不出来,写了一个纸条,念一下吧。”老人家说着,果真展开手里的一张纸条轻声念道:“歌剧《白毛女》是在毛主席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精神指引下,由鲁艺集体创作的。当年的作者,仅我一人尚在,我代表死去的和健在的人,向大家表示感谢,并预祝研讨会圆满成功。”
接下来是掌声和沉默。沉默中,或许每个人都感受到了客观与谦虚的力量,或许意识到并非只有滔滔不绝才是精彩的演说,朴素而情真意切中的精准与得体却更能打动人心。
王昆老人,是坐着轮椅来到会场的。我还是多年前在延安宾馆见过她一面。86岁的老人一直有一个心愿,就是把歌剧《白毛女》重新搬上舞台。台上台下,所有的人都亲切地称她为“老师”,会场则有一位曾任要职的花甲之人亲切地称她为“阿姨”。这位坐在轮椅上的,2011年复排《白毛女》的艺术总监,凭着记忆足以把《白毛女》的每一句台词和每一段音乐准确无误地吟唱出来。她说这就是自己的一大“优势”,几十年间数以千计的演出,使得那些诗句和旋律已经铭刻在心底,成为她生命中的一部分。像这样的歌剧和演员,世界上还会有第二部与第二人吗?
她的对面,坐着美丽的歌唱家金曼和2011年版《白毛女》主演谭晶。老中青三代歌唱家今天在这里聚会,是中国歌剧“一脉相承”的见证,既呈现出中国歌剧成长的历程,也预示着辉煌的明天。从《白毛女》的轰动,到《洪湖赤卫队》、《江姐》等剧目的流行,还有新剧《宋庆龄》,人们的掌声与期盼,记录和伴随着中国歌剧走向世界的沉沉足音与充满希望的未来……
老诗人鲁煤则更像一名急行军途中的战士。88岁高龄的他独自一人一大早从城里乘公交车再倒地铁来到西山会场,不,更像是参战。那目光严肃背着挎包风尘仆仆的样子,委实像准备冲锋陷阵的战士一样令人感动。他是著名歌剧《红旗歌》的作者。上世纪50年代,中国第一部反映工业题材的多幕歌剧《红旗歌》曾经同《白毛女》一样,唱彻大江南北,被人们亲切地誉为新中国歌剧舞台上“一白一红”两朵奇葩。显然,25年的“右派”帽子,并没有把鲁煤压垮,他如今仍然身健笔劲,诗情不减当年。同老人握手的一瞬间,你更加感到吃惊:那手的坚硬与有力,就像是他的意志。而目光的专注与执着,更像是一个热血青年。
散会时,鲁煤匆匆离去,留下战士坚毅的背影,那是多么耐人寻味的一首诗歌,燃烧的鲁煤,永远的《红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