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范式视野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
作者: 任平
2014年07月21日 来源: 光明日报
哲学创新不仅需要问题意识,而且需要有对问题做学术深度穿透的方法论自觉。研究范式是哲学思维方式的集中体现,也是穿透问题、推动创新的最锐利思维工具。
研究范式的相继出场是理论创新方法论自觉的产物。问题意识要转化为理论创新,需要有研究路径、方法和范式的创新转换。30多年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一大亮点,就是学界相继形成了多种研究范式,每一种研究范式都有自己的独特视角、内在规制和创新功能,也同样具有一些各自的局限。例如,原理研究与教科书改革范式在强调以新的实践推动原理教科书改革的同时,囿于教科书体系的僵化教条的局限;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以“史”出“论”,在阐释思想出场的历史性的同时,忽略了真实历史语境与思想出场的内在关系;文本文献解读范式用深度耕犁经典文献方式“回到马克思”原初语境,进而打破教科书“非法引证”的窠臼,但没有解读者的前理解(理解的必要前提和条件)视域,就不可能有本真的解读;对话创新范式旨在通过与西方当代思潮对话方式重新激活马克思的思想,使之“当代在场”,但对话如果失去时代实践这一底板标准,就会沦为话语嬉戏;反思的问题学范式主张直接聚焦重大现实问题本身,但如果没有哲学前理解批判,反思很容易“短路”。
各种范式在多元路径下的创新,推动着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繁荣发展,共同构成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创新的前沿图景。然而,所有上述范式都仅仅是在实践的或哲学思想单向度层次上的在场,学术研究的规制和创新理论的功能都成为自己的规定性。如何将当年马克思到当代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的过程真正表达为一种与时俱进的逻辑,呼唤“出场学”范式的出场。
系统梳理研究范式发展脉络的多样性是必要的,但各种范式的重要程度决不是等价的。单一范式推动创新总是具有局限性。我们不能在各种研究范式之间制造不应有的学术壁垒,更不能相互否定。其实,无论哪一种研究范式,都可以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时代视域。这些研究的多元路径和视域不仅不是相互隔膜或者排斥的,甚至恰恰相反,是互为条件和相互补充的。没有一种研究范式的深入,就难以推动另一种研究范式的发展。问题在于,所有研究路径和范式之间应当构成协同创新的体系,这是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作用机制就好比无影灯——无影灯之所以无影,就在于它的光束来自不同角度。以范式为基础的每一个时代的协同体系,就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理论图谱。
(作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学术史研究”首席专家、江苏师范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