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抗日战争的几个世界之“最”
——读《中国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贡献》有感
作者: 崔伟
2014年07月31日 原文: 求是理论网
2014年8月第十五期《求是》刊发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荣维木同志的《中国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贡献》一文,本文首先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一战后中国依旧被当做列强瓜分的对象,而二战后却能够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之一?作者认为,这主要是因为中国的抗日战争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二战的最终胜利发挥了巨大作用。
中国的抗日战争作为中国近代时间最长的一场反侵略斗争,无论是对于中国后来的发展与道路选择,还是对于世界格局变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作者在文中提出了中国抗战的几个“最”字,值得归纳与牢记。
中国是坚持反法西斯战争时间最长的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最早起于中国,也最晚结束于中国。文中提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是最早遭受法西斯国家侵略的国家,也是率先高举武力反抗法西斯侵略旗帜的国家。1939年德国对于波兰的入侵看起了法西斯国家对欧洲的侵略战争,而1931年日本对于中国东北的入侵则是法西斯国家开启了对亚洲的侵略。在英美等国尚对法西斯国家采取绥靖政策的时候,中国人民却高举起反抗法西斯侵略的旗帜。“九一八”事变后,中国立即掀起了抗日救亡的浪潮,东盟人民纷纷参加抗日义勇军、抗日联军等,毅然加入保卫中华民族的抗日武装斗争。在欧洲战场,从1939年9月德军入侵波兰到1945年5月盟军攻克柏林,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并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在欧洲只燃烧了不到6年的时间;而从1931年9月日本入侵中国东北到1945年9月日本签署投降书,中国的抗日战争前后共持续了整整14年的光阴。
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亚洲战场的最中坚力量。中国的抗日战争不仅是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战争,同时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远离欧美国家的亚洲战场上,中国更是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文中说到,以1937年卢沟桥事变为开端,中国的全面抗战率先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战场。中国的英勇抗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创造了条件。在太平洋战争之前的4年时间里,中国是在敌强我弱和没有充分外援的艰难条件下,以百折不挠的精神独自抗击着日本法西斯的侵略。据资料记载,投入侵华战争的日本陆军兵力,1937年占总兵力的88%;1938年占总兵力的94%;1939年占总兵力的83%;1940年占总兵力的78%。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用于东南亚战场的陆军兵力只有10个师团,不及侵华兵力的20%,战争结束时,日军向中国战区投降的兵力有128万余人,这个数目超过了在东南亚及太平洋各岛的日军总和,约占日军投降兵力总数的50%。中国的抗日战争一方面阻止了日本的“北进”计划,使日本在苏联抗击德国“最艰苦的战争年代”都没有进攻苏联;另一方面也延缓了日本的“南进”计划,是日本长时间对于资源丰富的东南亚地区有心无力。此外,中国军队还积极配合盟军作战。1942年,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同兵力4倍于日军交兵,并成功解救除了包括英缅军总司令亚历山大在内的7000名英军。中国在战争中的作用得到了世界的认可,无论是苏联元帅崔可夫还是英国首相丘吉尔,都对此给予了中肯的评价。
中国是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牺牲最大的国家。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斗争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做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文中指出,中国抗战为世界反法西斯做出的巨大贡献,是以中华民族的重大牺牲为代价的。在战争中,中国军民伤亡3500万人,直接经济损失1000亿美元,伤亡和损失超出了任何一个参战的国家。而《中国的人权状况》白皮书则给出了更为详细的数据:“日本全面侵华战争期间(1937-1945年,还不包括1931年9·18事变后到1937年7月7日之间长达6年的侵华战争)中国有近1000多座城市被占领,直接经济损失达100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达5000亿美元,总共达6000亿美元……社会财富遭洗劫,使中国人民失去了最起码的生存条件。”而且,在抗战结束后,中国出于种种原因放弃了日本的战争赔款,从而使中国所作出的巨大牺牲没有得到丝毫补偿。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中国人民的英勇抗战,是中国近代反抗外来侵略史上的辉煌一笔。同时我们更应该以史为鉴,警惕法西斯余毒和军国主义恶瘤。当今以安倍晋三为首的日本极右翼势力,一直是“亡我之心不死”,企图重现“往日的辉煌”,而把正在崛起的中国看做是实现“帝国梦”过程中的最大“拦路虎”和“绊脚石”,因此多次发出反华声音,甚至勾结一些别有用心的小国制造事端,妄图干扰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对此,我们必须时时警惕、坚决回击,只有对军国主义和法西斯势力给予最为严厉的打压,才能真正实现世界的和平。毕竟,战争的功绩不能够遗忘,但是和平才是人类永恒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