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新能源走进生活
2015年03月02日 来源: 人民日报
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这是人们对牛的赞美。
凯迪新能源集团这头“牛”吃的也是草,不过,“挤”出来的是另一种“奶”:电力,还有柴油、汽油等。
1月中旬,记者在安徽望江凯迪电厂武昌村级燃料收购加工店看到,各类农林废弃物摆放有序,门口的一个广告牌更是醒目:“常年大量收购油菜秆、麦草、黄豆秆、棉花秆、稻草、玉米秆、玉米芯、树枝、枝丫柴、树皮、树根等农林废弃物,现金结算。”这是凯迪新能源集团在全国建立的500多个生物质原料收购点中的一个。这些收购来的生物质原料,就是该企业的“口粮”。
去年,凯迪所属的全国36个生物质发电厂,“吃”了900多万吨农林废弃物,共发电53亿度,赢利2.7亿元。在武汉,建成了万吨级的生物质柴油和汽油示范生产线。今年,凯迪胃口大开,要“吃”2000万吨的农林废弃物。胃口何以一下增大这么多?全国人大代表、公司董事长陈义龙告诉记者,一是去年部分投产的电厂还处于调整期,没有“吃饱”,再就是,今年又有12家新厂建成投产。此外,由于公司建立了自己的原料收购网络,在保证自己吃饱之余,还考虑给其他生物质发电企业提供一部分料。陈义龙说,现在公司已经进入了V形曲线的上升期。
凯迪虽然有自主研发的锅炉技术,吃杂粮问题不大,但在2013年之前,也一直遭遇行业面临的共同难题:原料的收集模式出现了问题。中间商为了牟取暴利,在原料中恶意掺沙加水,侵吞农民利益,伤害农民积极性,致使企业成本增加,效率效益降低,不得不停产。
在我国生物质能源企业发展的低谷期,凯迪一边研究面对不同热值的原料,进一步提高锅炉的应变和适应能力,研发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二代和三代技术的新型产品,一边在全国布点,建成了500多个生物质原料收购点,去年,更是一次在全国招收了102名农林专业的研究生,驻点工作。眼下,是农业废弃物收购的淡季。记者在安徽的霍山县、望江县和岳西县的一些凯迪生物质燃料收购点看到,交易依然频繁,一些木材加工企业的边角废料,一车一车不停地送来,过磅记账。在岳西县的一个收购点上,山西农大林业专业毕业的研究生王亚非告诉记者,虽然远离城市,工作辛苦,但所做的事情很有意义,收入也很有竞争力,因此,还是比较满意和安心的。
去年,凯迪共付出26亿元收购生物质原料,带动上百万农民增收,更为减少焚烧秸秆、净化大气环境,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今年该公司将拿出60亿元左右的资金,收购生物质原料,为更多的农民带来增收的机会。
陈义龙告诉记者,生物质新能源产业经过多年的努力,在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上都获得了成功,未来发展的空间巨大,现在进入了最好的发展时期,希望大家一起联起手来,把这个利国利民的好事情做大做强。记者顾兆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