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当前非主流价值观念的几点分析及建议
作者:卞新龙 王海静
2015年04月01日 来源:求是网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加之西方反华势力意图通过思想意识的渗透达到他们不可告人的目的,形形色色的非主流意识形态不断涌现,纷繁复杂的非主流意识形态对国内主流意识形态带来负面影响。
当前,从总体上看,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的情况是好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非主流意识形态也在不断改头换面蔓延滋长,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新变化。不少新闻媒体对此高度关注并发表了不少评论和相关的专家学者的观点,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一、当前非主流意识形态的现状及特点
(一)当前非主流意识形态的现状
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呈现出一些新的变化:“非意识形态化”成为意识形态领域影响最大的观点。新自由主义观点虽受挫折但依然有一定市场,历史虚无主义观点透过历史事件评价广泛渗透,普世价值观虽然在理论上不能自洽但还是具有潜在的杀伤力,后现代主义在青年中成为一种思潮与时尚,民族主义观点伴随着中国大国崛起而日益增长,文化保守主义思想伴随着中国文化热而走红,“新左派”的观点在一批中老年群体中依然顽固,民粹主义观点打着民意的旗号得以滋生。
这些变化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意识形态领域的观点表达越来越表面化、公开化,各种意识形态背后的利益诉求日益明显,各种意识形态和思想观点诸源汇流,各种非主流意识形态观点通过整体设计、碎片植入的方式影响大众,意识形态通过学术观点和政策建议方案方式设置议题影响社会舆论,意识形态与网络等新型媒体相互促进。另外,部分地区的特定人群由于受到国际不良运动的影响也试图在国内实现他们所谓的政治理想,如新疆的三股势力;少数地区带有邪教性质的群体虽在严厉打击之下停止活动,但是仍然蛰伏待机。由此形成了多元化、复杂化以及丰富化的非主流意识形态。
(二)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矛盾表现出新的特点:
内容的复杂性。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利益关系更加复杂,一些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增多,人民的思想文化观念发生着明显变化,各种社会群体竞相发声;社会思想文化多元化多样化的现象更加突出,各种思潮此起彼伏,主流和非主流的思想观念并存,既有正确的、积极的、进步的社会思潮,也有错误的、消极的、落后的社会思潮。一些错误的理论文章,有的是认识问题,有的则是立场问题。
非对抗性与对抗性并存。目前多数的非主流意识形态没有采取与主流意识形态公开对抗的形式,而是依附于某些特定的社会现象用他们的视角和观点进行解读宣传。宪政主义者借我国全面推动依法治国之机,通过自己的解读和理解,大力推崇西方的宪政思想。历史虚无主义则是借对历史问题的探讨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以达到推销他们的思想的目的。同时恐怖主义、极端主义、民粹主义等极具暴力型的意识形态除了在理论上煽动公开对抗主流意识形态,还在行动上践行,新疆的极端主义势力不断外溢、香港民粹主义者不断制造事端与政府对抗等等。这一切都说明当前的非主流意识形态既有立足思想渗透的非对抗的隐蔽形式,也有急于实现自己“理想”的对抗形式。
思想的深层越来越深。鉴于目前改革中存在的社会公平正义兼顾不够,有人讲过去没有这么多问题,想走回老路,否定改革;还有一种主张认为西方国家没有我们问题这么严重,主张走新路,提倡宪政民主。这两种主张,前一种代表的是封闭僵化的社会思潮,后一种代表全盘西化的社会思潮。这两种社会思潮,究其本质,都是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试图左右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西方因素逐渐增加。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家间文化交流愈加频繁,西方国家借机推销其思想、文化,包括价值观和制度模式,对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发展道路、发展模式等频频指责。西方新自由主义、新权威主义、保守主义、新制度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思潮迭起,借助全部意识形态工具,铺天盖地地扩大宣传,一以贯之地推销其制度、价值观念。这种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迭起的现象,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薄弱的青年学生和意志不坚定者当中,已经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
二、非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
(一)歪曲抹黑党的历史、干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些思潮是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属性,对人们思想具有腐蚀性作用。其中后现代主义思潮对我国思想理论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历史虚无主义思潮重新泛起的过程中,一些人受西方后现代主义史学思潮的影响,对中国近现代历史采用了历史相对主义态度,认为客观存在的历史是不可认识的,陷入了历史不可知论的窠臼。
后现代主义史学思潮否认历史学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否认人类社会普遍规律的存在,将历史学与文学相提并论,认为历史仅仅是一种话语,客观存在的历史只是历史学家主观的构建物,史学不可能还原历史,史学家建构的过去并不是历史的真实,只是用话语组成的文本。
围绕中国的发展道路和模式问题,民主社会主义、自由主义、保守主义、功利主义等外来思潮一开始就影响着中国的选择。随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这些外来思想也在不断地改变自己的结构和表现形态。从开始的片言只语到后来完整的理论体系来影响中国人。尤其是围绕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各种思潮纷纷建言献策,其隐含的人群也由少而多,影响的群体从知识分子扩散到政府官员、企业家,甚至农民。他们企图通过各种方式用自己的思想影响左右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
(二)对主流意识形态造成冲击和挑战。非主流意识一旦产生并大范围传播,必然对主流意识形态的统治地位造成冲突和挑战,造成社会成员思想扭曲、信仰丢失、价值观错误等后果。改革开放以来总是有些不和谐的声音出现,怀疑和否定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比如西方发达国家的“西化”思潮、新自由主义、拜金主义、消费主义以及意识形态终结论等,都对当前我国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造成了冲击和消解,并不同程度地导致了信仰危机、西方自由化思潮泛滥、各种各样的思想污染以及理想断层等情况。一定程度上来讲,这些非主流意识形态对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共产党领导路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传统的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等精神思想造成了巨大冲击。可以说,各种非主流意识形态从各方面进行渗透,企图瓦解我国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
(三)非主流意识形态增加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当前存在的几个主要的非主流意识形态往往以非对抗的形式出现。但是有少数的意识形态不仅冲击主流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还直接危害社会的稳定,如极端主义和民粹主义思想。2014年,国内极端势力制造了一系列暴恐事件,其中新疆极端势力活动更加频繁,并有一些新的表现:跳出新疆,暴恐活动外溢;滥杀无辜,残忍之极,无以复加;有精心的组织和预谋;视频洗脑、网络动员、小团伙作案;暴恐成员低龄化、且有女性参加。2014年国庆节期间在香港发生了“占中事件”和今年的“反水货运动”。香港的所谓民主分子打着“民主”和“自由”旗号,让不谙事理的学生去打头阵和充当挡箭牌,其真实目的是想搞乱香港,不是什么民主诉求。对于“占中事件”和“反水货运动”,不少人呼吁:“勿让民粹主义绑架香港”。在非主流价值观念引导下的一些危害社会稳定的事件不容忽视。
三、几点建议
(一)强化主流意识形态学习内容和形式,练好“基本功”。宣传部门担负着宣传党的理论和正确主张,用科学理论武装人们头脑,弘扬主旋律,唱响好声音、传播正能量等重要职能。宣传干部理论功底深浅,决定着理论宣传工作的效果,只有先学、先信、多学,真学、真信、真用,才能跟上时代进步的潮流,才能在大是大非面前不迷失方向,明辨是非,把握好导向,担负起责任。在提升自己思想的同时提升思想工作的水平,杜绝那种应付上级的心态,要用思想指挥双手去做,而不能用手中的工作推着思想被迫去进步。
(二)丰富主流意识形态的内容,做好“公共课”。组织专门人员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整体性进行研究,特别是对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理论、基本实践、基本经验结合河北特点进行整体性研究,力求形成一些规律性的认识,为进一步提出意识形态新变化的具体对策建议奠定基础。全面分析当前意识形态领域的新变化、新特点和新挑战,深入研究当代西方意识形态对我国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负面影响。从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在意识形态工作中全面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针对不同地区的特点,做好“专业课”。非主流意识形态在各地区的影响往往千差万别,各地区都具有自己的特点,各县市区、乡镇在辖区内的人员的思想状况不尽相同,机械式的口号和标语,念经式宣讲甚至不宣讲,很难达到预期效果。一般人只对自己感知范围内和和自己利益相关的事情产生兴趣,加之现在正处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各种矛盾凸显,基层一些单位工作方法简单粗暴往往伤害基层群众朴素的感情,使得现在基层群众的思想变化发生了一些变化。各地宣传部门应深入基层学校、企业、社区、乡村和一些特殊群体,了解群众生产生活的最新情况和变化,了解他们进步发展之处、困难不满之处,所期所盼之事。只有在了解了这些的基础上才能组织人员有针对性的制定工作计划。
一个地区思想文化工作做得好不好本地的党委书记至关重要,一个地方的书记的认识往往成为这一地区的思想导向,因此抓好地方领导同志尤其是主要领导同志的思想工作是做好本地区思想文化工作的前提条件之一。对于思想工作的考核往往不如其他工作如经济指标等容易量化衡量,如何对“软工作”进行“硬考核”是面临的问题之一。如果按照常规的考核,看看硬件是否完备,学习笔记是否齐全那么实际意义将大大折扣。建议以各县市区中心组学习为主要抓手,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领导干部中的学习教育。建规立制,采取上级宣传部门派员参加,留取录音录像材料,结合省级宣传部门不定时巡视和考核。
(四)搭建网络平台,弘扬网上主旋律,做好“网络课”。当前,互联网技术创新和应用普及正处于一个空前快速的扩张期,海量的信息数据、纷繁的文化生态、多元的价值取向,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我们既要看到互联网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也要重视互联网之于人的心理、认知、趣味和价值取向等的深层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一种高调的圣人伦理,而是真正引领社会思潮的主流大众文化,因而应充分利用互联网传播快、信息量大等优点,创作适于新兴媒体传播、格调健康的网络文化作品,把核心价值理念植入网络信息技术载体,包括网络游戏、网络视频、网络音乐、网络动漫等,以真、善、美的道德培育为突破口,走民族精品路线,开发弘扬民族精神、反映时代特点、有中国精神、中国气派、现代风格的原创网络文化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