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抗战”的守与攻
作者:王子墨
2015年08月12日 来源:光明日报
前几日,是国学宗师钱穆先生的120周年诞辰。抗战期间,钱穆先生写了一部《国史大纲》。这是一部功力精湛的通史著作。在这部书里,钱先生饱含忧患之情,试图唤起民众对国史的温情,对国魂的信念。该书甫一出版,立即风行全国,在山河破碎之际凝聚起了人心士气。
当日寇的铁蹄践踏中华大地,国土的沦丧、军民的牺牲,都是民族劫难的道道瘢痕。其实在这一时刻,民族的文化脊柱同样面临重压,文化自信也遭受着重大打击:中华文明,究竟会不会就此荡然无存?无数的文人学者与前线的将士一样,在沧海横流之际,用纸与笔在文化领域坚守阵地。
“学术抗战”,首先在于“守”,保全文明的种子。在昆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的师生穿过了国土的对角线,留下文明的生机;在北平,辅仁大学在校长陈垣等人的抗争下,坚持不挂日本国旗、不用日文课本、不列日语为必修课,在困顿中守卫文化的尊严;在安顺、乐山、峨眉等地,近两万箱珍贵文物从南京运来,穿过炮火硝烟找到临时的藏身之处,在不见天日的狭小居所坚忍地等待国土光复的那一天。
“学术抗战”,更在于“攻”,在学术领域展开反攻,重塑文化的自信。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梁思成写出了《中国建筑史》,汤用彤完成了《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费孝通的《江村经济》在英国出版,华罗庚的《堆垒素数论》在苏联发表……英国学者李约瑟到李庄,见到童第周等学者在艰苦简陋的条件下,用金鱼做生物实验,坚持科研,曾惊异地说:“这是不可思议的奇迹。”
这就是抗战期间的中国知识分子。如今,我们不仅要缅怀祭奠浴血奋战的中国军民,更不能忘记那些坚守在文化战线上的知识分子。古语云“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意思是即使一国被侵夺得凋零殆尽,但只要国魂还在,就一定会推翻强权、光复邦国,而文化抗战恰恰就是重塑民族精神的努力与抗争。倘若在文化领域全面沦丧,国格不存,文明衰败,那么失去精神内核的抗战,最终结局会如何,恐怕是难以想象的。好在有这么一群坚信“中国不亡”的知识分子在,中国的脊梁终究是压不垮的。
今天的我们,不妨重读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引论中的一段话:“国人值此创巨痛深之际,国人试一翻我先民五千年来惨淡创建之史迹,一棒一条痕,一掴一掌血,必有渊然而思,憬然而悟,揪然而悲,奋然而起。”当我们聆听文化抗战的慷慨悲歌时,也应该满腔悲愤、雄心勃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