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在城市综合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戴宝柱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加快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文化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城市化发展战略的实施中,创建一个人与城市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的健康宜居环境,需要不断提升城市品位。城市特色、城市形象等日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过去看经济,现在看环境,未来看文化”。文化是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灵魂,而价值取向就是文化的灵魂。文化在城市综合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城市综合竞争力,国际上普遍认为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现实优势;二是未来潜能。文化是城市现实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未来潜能的源泉,只有不断推进文化繁荣,城市才能拥有灵魂和生命力,才能拥有未来。因此,在城市建设中丰富城市文化内涵,增强文化软实力,打造城市品牌,塑造城市形象,是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城市文化是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传统、建筑设施外观风貌、社会文化活动以及文化产业、文化产品、文化氛围的鲜明的特性,是能够代表这个城市在国内外和社会各界公众中产生总体印象和评价、易于人们所指认的形象表述。城市是凝固的文化,城市建设最基本的原则是尊重自然、尊重历史,塑造独特的景观、形象、空间以及氛围、气质和灵魂,在发展中留住城市的历史记忆。
城市建设内容相当广泛,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技术与艺术融为一体。如何在城市建设实践中加强文化意识,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一条总的原则,就是用强烈的文化意识指导城市建设,并把这种意识贯穿到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全过程。发掘城市文化资源,保持城市文化特色;引入城市美学,讲究城市建设的整体合谐;打破城市建筑物千楼一式、千城一树、满目“水泥森林”的格局,让建设艺术和环境和谐地结合,体现城市的历史、传统和风情的合理搭配。从相对狭义的、作为文化融入建设的角度,建设文化主要体现在城市意象、城市空间、特色区、节点和建设景观五类要素。要把城市当作一件艺术品来制作,既要注意物质结构,也要注重人文生态建设。对城市道路、桥梁、街景、商店、住宅等都要进行艺术化设计,对路灯、围墙、花台、广告牌、垃圾箱等,也要通过艺术化加工,使其在提升文化品位中发挥画龙点睛的作用。在建筑规模上,要体现在关注人心态的朴素、平和的建筑格调的确立中。根据美学规律,利用空间实体景物,研究如何创造赏心悦目、令人向往的“桃花源”优美环境。在大众化的建筑物,公园、图书馆的周围尽量营造一种和谐、清雅、幽静的氛围。
文化需要灵魂。一个地方的城市精神就是这个地方的文化灵魂。赋予城市更多的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做到“神”、“形”统一,这座城市的魅力、活力、动力就大不一样。一座城市如同一尊艺术雕塑,外界对它的印象包括直观感觉和心灵感受。直观感觉主要是指建筑品质,也就是城市的硬件;心灵感受主要是指文化品位,也就是城市的软件。品质和品位,构成了城市的形象和灵魂。世界名城都有其个性鲜明的整体定位。巴黎的“浪漫之都”形象,香港的“东方之珠”形象,杭州的“人间天堂”形象,均耳熟能详。当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文化找到它的自信力后,人文实力就会在这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出“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力量。
针对文化融入城市建设,提升竞争力,结合我州的实际情况,我认为应从六个方面着手加以改善。
一是突出城市科学规划。城市本身就是文化,空间格局、城市色彩、建筑形制、生态环境是显观城市文化个性的核心要素,体现着城市的风貌和发展水平。城市建设与文化建设要做到有机结合,从实际出发,科学规划。诸如微笑城市、礼仪城市、文化城市、卫生城市和亲切温馨城市建设应列入城镇化发展规划。在城市建设中深入挖掘历史文脉,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是中外名城建设共同追求和遵循的原则。然而,我国在城市建设中抄袭、模仿、复制现象十分普遍,导致“南方北方一个样,大城小城一个样,城里城外一个样”,结果是“千城一面”、“千古遗憾”甚或“拆了重来”。在城市设计和建设上增加文化元素,避免千篇一律、千城“火柴盒”建筑。重视城市规划,少留历史遗憾。重点街路,特别是居民小区设计更要增强文化含量,达到改善公共空间和提升文化品质的效果,使住宅小区成为建设环境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大型的公共建筑,在设计方面特别要讲究功能性和外观的艺术性。要树立城市精细化管理文化理念,重视城市管理的细节,完善细节,构筑“制度化”的“刚性”管理环节。
二是塑造整体形象。我州处在长吉图的窗口和前沿,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要体现窗口和前沿的特征,建成方便快捷的前沿和窗口城市。建设面向东北亚地区的数字化信息集成系统,为东北亚各国的人士提供商务、旅游、政务等信息,成为东北亚的信息服务中心。城市文化现象,贵在共性中求个性。遵循唯一性、排他性的原则,找到城市的个性、灵魂与理念,给一个准确的定位。对城市的建设,应更好地融入文化、弘扬文化,景观、绿化、雕塑等各个环节体现整体感和文化味。要注重文化规划,从物质文化层、行为文化层、制度文化层、心理文化层四个由浅入深的层面来进行系统考虑,让城市形象给人留下难忘的第一印象。特别是历史遗存和传统文化,要加大保护和发掘力度,文化景观的发掘与打造是提升城市整体形象的有效途径,追溯城市发展脉络中所蕴含的文化脉络,从中梳理出文化特色与城市发展的有机结合,深入挖掘历史遗产中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的典型特征,赋予城市唯一性的物化表达,使城市在准确找到文化景观定位的同时,开发城市中相关产业,拉动产业与文化的有机联动,使文化与产业共同推进城市的形象特色发展和经济产业发展,达到双赢乃至多赢的效果。
三是形成个性标识。我州是开放的前沿和窗口。从人们的思想观念、文化理念、行为方式等应以开放的姿态展现在人们面前。勇力潮头、开拓创新、兼收并蓄应成为延边城市的代名词。突出城市主题文化,形成一系列主题突出的景观、建筑、规划系统,打造一系列主题文化影视剧、宣传品、歌曲、节目,形成综合性、通俗性、唯一性的“核心磁场”,让市民高度认同,向外界大力推介。明确城市传播口号,做到精妙传神、朗朗上口,像“不到长城非好汉”、“桂林山水甲天下”、“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一样植根于国内外人们的内心深处,产生广泛的国际影响。要强化城市地理标识,形成独特的、个性化的城市风格及其所表达的地缘“文化元素”。城市风貌应该是一个涵盖面较为宽泛的理念,所包含的城市建设内容很多,系统化的城市风貌建设可以增强城市的可识别性,有助于城市的对外宣传与推广。对于在新时期营建宜居宜游的生态化、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和旅游环境都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四是彰显建筑风格。树立“城市建筑就是城市景观”的理念,强化单体建筑控制,构建城市建筑的旋律美、整体美、和谐美;要讲究文化品位,注重文化特色,形成风格各异、和谐统一的视觉感受。细节是最具说服力的城市话语。通过对道路、楼宇、景观、雕塑、城市色彩的精心设计,做到“一花一木总关情、一路一灯显用心、一楼一店出水平”,形成“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的审美效果。在建筑设计上,讲究现代文化品位、注重文化特色,形成风格各异而又浑然一体的视觉感受。城市色彩是城市品位的重要体现。一座城市应该有自己的建筑主色调,需要个性鲜明、和谐自然的色彩来装扮;历史文化区域应注重与原有的历史性建筑空间、色彩的配合,形成独特的色彩空间。在亮化工程上,更加衬托文化、体现美感,使城市的山水资源、独特风貌和文化特色充分显现。作为典型山水城市的延吉、敦化、汪清等,在城市建设中,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滨水区景观带,成为人们旅游、休闲、养生的好去处。真正把我州的城市打造成为“城在林中,街在草中,院在花中,人在景中”的山水城市。在打造城市的过程中,既由规划专家和景观专家设计,也让健康专家、画家、作家、诗人来品评;既请精英参谋,也让“草根”说话,做到集思广益,共建文化名城。
五是培育公民文明素质。诚信应成为城市建设的标签,诚信是对城市价值的最高奖赏。公民应从自身做起,成为诚信城市建设的主动参与者、坚强守护者。政府应将分散于各行业各部门的信用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建设我州的信用信息网络系统。包括企业信用信息系统、个人信用信息系统、政府的信用信息系统。出台信用信息管理条例和失信行为惩罚机制,让失信人付出的成本远远大于其获得的收益。定期公布失信行为的人员、企业名单,让失信人没有机会、没有藏身之地。要把城市公民的文明素养作为城市文化品位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切实抓紧抓好。要以卫生、文明、园林、旅游城市创建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健全城市管理制度,加大执法力度,坚决查处乱倒垃圾、乱贴广告、乱停车以及损坏公共设施等不文明、不道德行为。从卫生习惯,交通出行,待人接物等细微处入手,教育市民说文明话,做文明事,当文明人;积极引导市民移风易俗,更新思想观念,规范个人行为,提高遵规守约和维护城市文明形象的自觉性。
六是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一座城市的建设,已经不仅仅要满足市民的公共服务需求,更重要的是要体现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和个性特色,满足城市人群对文化的公共服务需求。文化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内涵。目前我州正在开展的全民读书活动,建设“书香延边”,我感到这是对我州教育之乡的最好诠释。我州城市内涵建设中应在读书平台的搭建、读书交流活动的开展、读书基础设施的建设上、读书社的建设和推广等方面积极推进,把书香铺满城市的大街小巷,深入人心。建设一个集聚图书集散、读书交流、读书休闲等读书综合服务设施的图书大厦,使之成为城市地标性建筑,成为城市文明的窗口,为书香城市建设增加一抹靓丽的色彩。保障和改善文化民生,关键要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不断改善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产品的供给,真正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文化改革发展的成果,使各类文化项目和产品发挥最大效益。建立公共文化服务公示制度,公益性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制度,不断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文化服务。深入挖掘民族传统节日文化内涵,重点办好“唱读讲传”等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各个层面、各个时节、各种主题的文化活动,让文化融入和丰富群众生活,让城市居民生活更美好、更幸福、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