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旧书店的中国情结
作者:苏枕书
2015年10月20日 来源:光明日报
8月末,我带着新书《京都古书店风景》回日本京都,开始一册一册送去书中所采访、涉及的旧书店家。这个过程期盼已久,一旦真到眼前,又有对光阴流逝的深沉叹息。准备写作的四五年间,目睹了旧书店倒闭的无奈、老主人去世的辛酸。曾与主人们一一约定,“要为您与您的店写一本书,期待早日奉至您的跟前”,但有些约定,却永远无法践行了。
第一个要送的,是福田屋书店。前代主人小林爷爷极和善,与我聊过许多天,也给我打过许多折。想来真抱歉,倘若当时懂点事,知道旧书店经营之艰,一定不会接受打折。书里已补记过,2012年夏,小林爷爷因病去世。暑假前不久,刚在店里买过《清国行政法》。暑假回去,却再也无法见到他。那年秋天的古本祭,福田屋家的摊铺也凌乱萧条,新主人——之前小林爷爷说过的、那位还在进行“旧书店主人修行”的儿子,与他的母亲辛苦照应。后来较长一段时间,店内图书摆放都有些混乱,很多刚进的书都没来得及标价。于是,想起小林爷爷生前说:“做旧书店主人呀,图书定价是门大学问。不要以为上网店看看别人家标多少钱,自己跟着标个差不多的就行了。有价值的书定价低了,那要让内行人笑话。普通本定价高了,那是胡来。”
把书捧到老夫人跟前,说明来历,为小林夫人翻至福田屋那一篇。她一见篇首的书店旧址图,声音便有些颤抖:“啊,是那时候……”给她大略翻译了全篇内容,她渐渐有泪:“是,他喜欢在店里一个人玩棋……不错……哦,你们聊过那么多……”
京都的旧书店,或多或少都会涉及与中国有关的图书,也不乏怀有中国情结的旧书店主人。或曰,中国题材是日本图书重要的一部分,不论是古典文学、历史、书法、艺术,还是当下的政治、社会研究。京都专营中国学图书的,有汇文堂、朋友书店、紫阳书院。一时传奇的中文出版社虽只剩下仓库,但市面上还流通着这家曾经出版的许多书籍。有些书店,涉猎范围较广,其中也有大量中国学书籍、中国书法和艺术类书籍,如临川书店、井上书房、菊雄书店、山崎书店等等。
京都的书店,与东京还是不同,后者在网络、海外业务方面起步早,资金亦雄厚,因此多是经验丰富的商人,京都方面整体较为保守,更多依赖本地学校与研究所。除了繁华的河原町通,在很多远离闹市的旧书店,仍可感受到深蕴的人情。店主们也不太会讲冠冕的客套话,不少人还很害羞。倘若相处久了,又投缘,会成为很好的朋友。
有百余年历史的汇文堂,曾是京都中国学派的沙龙所在地,风头一时无两。可惜人事沧桑,而今维持艰难,新一代主人不谙中国学,无法追随父祖遗风,只能向普通古本屋转型。井上书房,店主对留学生格外关照,热心文化交流,每年会定期向中国民间机构捐赠大量书籍。紫阳书院的麻里夫人收到书后,摩挲感慨:“像我们这样都用汉字的民族,应该彼此更多来往才对。我们也想知道中国旧书店是怎么样的,比如以前日本人很爱写琉璃厂。”
这些年,日本的书籍受到国人越来越多的关注,书价也被大大抬高。最先被注意到的,与清末访书者一样,是汉籍。接着是和刻本,还有书法、艺术,以及与中国有关的研究书。在京都买到珍本善本的机会越来越少,但也提醒我们,似乎可以开辟新的图书方向,寻找知日的新角度,那里还有深邃的世界。
《京都古书店风景》
苏枕书著 中华书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