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莫扎特效应”被证确实存在 发现乐曲节奏是关键
王 怡
2016年01月22日 来源:中国科技网-科技日报
“听莫扎特的音乐可以变聪明?”的流言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在准妈妈间流传,莫扎特乐曲一下成为最热卖的胎教音乐。然而,被学术界称为“莫扎特效应”的命题一直是科学家们争论的焦点。近日,电子科技大学尧德中教授及其研究团队通过对大鼠进行测试发现,乐曲的节奏可能是大鼠出现莫扎特效应的关键。这项研究论文于21日在线发表在英国自然出版集团的《科学报告》上。
1993年,美国加州大学的弗朗西斯·劳舍尔在《自然》杂志发表论文介绍他的发现:听莫扎特448号乐曲能够改善人类的空间推理和记忆。此后,全球从科学界蔓延到商业界刮起一股“莫扎特效应”的旋风,但随之而来的便是科学界对于这种效应存在和可靠性的质疑。
电子科技大学夏阳教授告诉科技日报记者:“莫扎特效应主要是指聆听莫扎特音乐或类似音乐,可以提高被试对象的空间记忆能力,但并非听了莫扎特音乐后,所有的认知能力都可以提高。”
夏阳介绍,对于莫扎特效应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莫扎特效应产生的机制问题,有研究者认为是由于被试者对音乐的偏爱,从而提高空间记忆能力;也有研究者认为该效应是由于音乐直接激活大脑神经元,从而提高被试者的空间记忆能力。在后续的一些研究中,音乐作品和测量工具的选择都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无法客观的证明莫扎特效应的存在。
在尧德中和夏阳的研究中,研究人员采用反向莫扎特(通过把莫扎特488号乐曲的音符以相反序列排列所得)作为对照,保证被试聆听的音乐的物理元素是相同的,有60位大学生和45只大鼠分别进行测试。研究人员检测了大鼠聆听音乐后不同时间点与学习记忆相关的神经因子的水平变化,以及音乐对大脑新生神经元的影响,这些实验结果均支持莫扎特效应的存在。
为了研究哪些音乐元素有助于莫扎特效应的产生,研究人员通过改变莫扎特音乐的节奏或音高成分,发现保留了莫扎特节奏成分的音乐可以产生与莫扎特音乐类似的效果,而仅保留音高成分后的音乐没有出现明显的效果。说明节奏成分可能是莫扎特效应的关键因素。
在人和大鼠实验中,研究人员发现音乐的节奏在音乐效应中起着关键作用,研究人员由此认为进一步研究音乐节奏的实际应用可能为神经系统的功能异常提供一些新的治疗策略。夏阳介绍,莫扎特音乐的节奏与人类的生理周期类似。研究人员接下来希望可以由此找到从动物到人的生物自然进化原理。
同时,夏阳也提醒大家:“在研究中我们还发现反向莫扎特音乐对人和大鼠的认知有显著的负效应。目前通过计算机软件或者其他工具很容易实现音乐的反向播放,因此呼吁大家需要关注反向音乐的负性影响。” (科技日报北京1月21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