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科技社会 >> 科普知识 >> 放射性与半衰期

放射性与半衰期

 

时间:20110418   来源: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编者按 日本大地震所导致的核泄漏与辐射污染事故,引发了公众对核知识的关注。围绕放射性的基本知识、电离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核与辐射突发事件的特征等科普话题,《科技天地》近日专门约请了几位专家来为读者答疑解惑。从本期开始,我们将陆续选登采访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嘉宾:潘自强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核应急协调委员会专家

  陈竹舟 国家核应急协调委员会专家

  叶常青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研究员

  采访:本报记者 胡其峰

  记者:什么是放射性?是谁发现了这一现象?其科学原理是什么?

 嘉宾:放射性的发现,已经有100多年了。最早发现放射性的是法国科学家贝克勒尔。1896年贝克勒尔在研究铀矿的荧光现象时,发现铀盐矿发射着类似X射线的穿透性辐射。两年之后,法国物理学家居里夫人从铀矿中发现了另一个能发射射线的新元素——钋,四年后她又发现了镭,居里夫人建议把物质能够自发发出射线的性质称之为放射性,放射性的名称就是这样产生的。

  大家都知道,世界上一切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又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围绕着原子核的带负电的电子组成的。大多数核素的原子核是稳定的,但也有一些核素的原子核不稳定,能发射出放射线。具有放射性的核素被称为放射性核素。放射性核素发射出放射线后将变成新的同位素,新同位素可能是放射性同位素,也可能是稳定同位素,而这一过程则称为放射性衰变。

  记者:放射性半衰期是怎么回事?为什么时间长了,有的放射性物质的放射性变弱,甚至消失不见了?

  嘉宾:人们在使用或保存放射性物质的过程中,可能发现某些放射性物质的放射性随时间的推移不断变弱,甚至消失不见(仪器也测量不到!)。这说明,放射性物质随时间有减弱的趋势,但这种趋势又因放射性核素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于是引入放射性半衰期的概念。放射性半衰期是放射性核素因放射性衰变,而使其活度降低到原来的一半时所经过的时间。放射性半衰期通常用符号T1/2表示。

  不同放射性核素的放射性半衰期差异很大。短的只有几天、几小时、几分钟,甚至不到1秒钟,长的却可达几千年、几万年,甚至是几亿年、几十亿年。以比较常见的放射性核素为例,氡为3.82天,碘-131约为8天,钴-605.3年,氚为12.3年,锶-9029.1年,铯-13730.0年,镭-2261.6X103年,钾-40则长达1.3X109年。一般来说,天然放射性核素的半衰期较长,而多数人工放射性核素的半衰期都较短。

  按照半衰期的概念,一定量的放射性核素放置一个半衰期的时间,其放射性活度将减一半;放置6个半衰期,将减至原来的164;而放置10个半衰期后,放射性活度只约为原来的11000。由此可知,让短半衰期的放射性物质搁置一定时间后,可使其放射性活度降低到很低而不致对人体的健康产生影响;但对长半衰期的放射性核素,有限的时间对其放射性活度的减少几乎不起作用。

  在各种辐射中,由X射线装置产生的X射线就不存在半衰期的概念,因为只要关掉X射线装置,也就不产生X射线了。

 

更新时间:2011-04-21 13:56:34
 
网络链接(KSN) 友好的连接联盟,让更多人知道你合作成功 大专院校 研究院所 产业公司 科技园区 协会事业 期刊网络 服务博览
本网域名: www.知识产品网.com,www.zhishichanpin.com,知识产品.中国,www.diwuchanye.com,第五产业.中国,集创.com,自版.中国,ipr品牌.中国,cnd5.cn,cnd5.net
友 情
链 接
     网站介绍     服务协议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