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世界遗产增至40处:谨防“损害性开发” |
2010年08月03日来源: 新华科技 |
新华科技编者按:正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亚举行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我国新申报的两项世界遗产“天地之中”和“中国丹霞”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先后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遗产已达40处。申遗成功只是开始,遗产保护之路还很漫长。应树立“保护好传承给后代”的核心价值观,警惕“损害性开发”。 我国世界遗产已增至40处 其他38处世界遗产名单详细资料>>> 别把文化遗产当政绩:开发商介入之后,艺术的本质往往被伤害 “地方政府往往有一种不良的政绩观,把文化遗产和政绩结合在一起,这非常可怕。他们所使的劲儿往往是申遗之前,申遗之后基本上就没人管了。申遗时地方政府甚至派人到北京来走后门,想尽办法拿下来,可在这之后,保护方面就默默无闻。”全国政协委员冯骥才对一些地方政府重申遗轻保护很忧心。详细>>> 过度商业化庸俗化 遗产将变成遗憾 传统文化遗产十分丰富,有关当局认真整理、积极申遗的同时,还有责任保证已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历史建筑群受到良好的保护和管理,切忌过度商业化、庸俗化,避免成为牟利的“摇钱树”,确保免遭破坏。详细>>> 应树立怎样的世界遗产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保护世遗是世遗大会最核心价值观 世界遗产是人类宝贵财富,每一处世界遗产都应该是人们相聚、发现、分享和热爱的地方,所以保护世界遗产、将他们传给子孙后代,是世遗大会最核心的价值观。在新形势下,全球现有的890处世界遗产面临气候变化、城市发展等新挑战。各地政府合理开发世界遗产地旅游业,因为损害世界遗产意味着对“人类心灵造成伤害”。详细>>>
世遗中心主任巴达兰:世界遗产名录的目的在于保护而非开发 巴达兰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世界遗产名录的目的在于保护,而非开发。有些遗产地申遗前就非常有名,而入选后知名度会更高,从而促进当地旅游。如果旅游开发能与遗产保护相得益彰,也是一件好事。详细>>> 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把尊严还给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不应该是城市发展的绊脚石。当你把它当成是城市发展的负担时,它就只能蓬头垢面地呆在角落里,而当你把它当成是城市的发展动力与文化资源时,它就立刻站起来,光照四方。谁创造了文化遗产?谁是文化遗产的真正主人?谁是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要力量?这些都是文化遗产保护的根本问题。有尊严的文化遗产才具有强盛的生命力。详细>>> 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谢辰生:要把世遗保护好留给后代 世界遗产,不管是分成“自然遗产”或是“文化遗产”,最重要的它们是文明的见证。我们为什么申报世界遗产呢?是因为它们很重要,要保护好留给后代。详细>>> 小资料: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 1972年11月1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第17届会议在巴黎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公约主要规定了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定义,以及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国家保护和国际保护的措施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