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宫洁民
郭锦良生于河南济源市。51年参军,58年调进八一电影制片厂纪录片部。为了工作需要,1956年被保送到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直至毕业。回厂后先后担任摄影师、战地电影队长、主编、高级记者。他从50年代初期就开始了自己的摄影生涯。通过多年的磨练,使他成为具有战地采访经验的纪录片摄影师。
他的主要作品是:电影纪录片《在喀喇昆仑山》、《徐向前》、《南亚行》等六十余部,其中《青春的闪光》、《飞翔》、《昨日·今日·明日》、《国庆阅兵(1984)》等获国家大奖;《寻战友》、《一的启示》、《奖牌后面的叶乔波》等获金鸡奖提名;故事片《长征》(艺术指导)、《挺立潮头》(摄影)获华表奖;电视片《中流砥柱》获军事专题片一等奖,及环幕电影《中国》。
1966年1月5日,他正在贵州水城地区黔昆铁路工地执行拍摄任务,突然收到一封加急电极,厂领导要他赶快返回北京。时任八一电影制片厂厂长的陈播同志在办公楼二楼会议室给他下达了命令:参加中国电影代表团,到越南南方战地进行采访拍摄,完成周总理交给的任务。要拍摄一部表现南方军民抗美救国斗争的大型彩色电影纪录片。代表团由摄影师杨喜云、向前、郭锦良以及导演黄宝善组成,陈播厂长说,任务艰巨而紧迫,要他们立即准备尽快出发。具体任务由总政治部与越南南方解放军总政治部联系确定。
接受任务后,郭锦良在同年2月23日和战友们奔赴南越。为了及时,准确、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越南南方军民抗美救国斗争的实况,他们在亚热带丛林整整生活了七个月,当时的生活极其艰难,眼前的一切既新鲜又陌生,第一次在丛林中露营,感到既神秘又胆怯,林中的动物野兽,还有有毒的蜈蚣和蛇,会不会遭到袭扰?和越南军民语言不通又如何解决?好在他在外语学院期间,还能掌握普通的越南语,接触军民时可为朋友们起一个向导作用,对如何能尽快适当地环境,这些问题都在脑子里打转。
根据当年曾经参加中国作家记者代表团访问越南南方的知名作家徐怀中(总政文化部长)回忆说,他在南方期间,先后遇到过两批八一电影制片厂的同志,都是有战地采访经验的纪录片摄影师,其中就有郭锦良。徐怀中说:“几位摄影师,除郭锦良外,都没有进过森林纳税病(即恶性疟疾),一病倒就是几个月不能工作,由于郭锦良身体素质好,免疫力强,他却平安无事,大大延长了他的拍摄时间。他机会也赶得好,安排了他到一个名叫D战区地方去采访。D战区距离西贡只有三十多公里,到那里采访,要穿行敌方占据的城镇和战略村之间,采访有一定的困难。尽管如此,郭锦良还是抓紧一切拍摄时机,将越南南方抗美斗争的方方面面都留下了纪录。当年在朝鲜拍片,郭锦良受过伤,在越南也曾几次遇险。他在丛林接受了好多新鲜事物,他带着敬佩的激情采访了一位带领五百人越狱打游击的共产党人、观看了被烧焦的黑丛林以及从水底捞出的船、抢时间赶拍了美国王牌师的惨败、目睹了伪军装甲一团的战场起义、参观了地下军服缝纫厂;看到了没有病床的野战医院、也曾在敌机突袭中机智脱险、参观了南越解放军战地放映队、拜访了“本也团”的英雄们、也亲历了美军B52轰炸机对南越丛林的空袭。
B一52轰炸机由美国战略空军司令部指挥,基地设在关岛。轰炸目标由驻越美军司令威斯物摩兰选定后报华盛顿当局批准执行。
南越解放军对付B一52轰炸机的办法,除派入敌军的情报人员提供情报以外,主要靠侦听。在团以上单位的指挥部,都设有侦听队,他们使用日本产的全波收音机,二十四小时监听敌人的各种信息,发现敌战略轰炸机来袭,及时应对。因此,敌机没有得逞。
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前夕,八一厂老厂长,时任国家电影局顾问的陈播同志把郭锦良叫到他家,对他说:“八一电影制片厂新摄制的反映抗美援朝伟人胜利的大型文献纪录片《较量》在全国公映后大受欢迎,说明人们对过去影响一代人的战争十分关注,咱们六十年代在越南南方拍摄的影片也该出了,你回去告诉八一厂的领导。”
老厂长已八十多岁高龄,离厂多年了还这么关心八一电影制片厂的事,这使郭锦良十分感动。于是郭锦良和当年赴南越的战友们把老厂长的意见转告给八一厂的领导后,厂里组织去过越南南方的同志把当年拍摄的影片素材调出来(影片未编拍是因文革所致),放映了整整三个工作日。使郭锦良和战友们感慨的是,仿佛又回到那硝烟迷漫的南越战场,又见到了生死与共的越南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