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唯辛:从唯美到现实
作者:梁宾宾
时间:2011年08月29日 来源:文艺报
徐唯辛,油画家。1958年出生于新疆乌鲁木齐。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后就读中国美院油画系。现任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其代表作有《馕房》《2005中国矿工纪实——矿工肖像系列》和《历史中国众生相1966—1976》等。
大体而言,艺术家分为两种,一种是创作思路稳定,易于被识别,创作形式相对不变,以延续其创作风格;另一种则是不甘于重复自己,求变创新,以丰富创作内涵,开发其潜在的创造力。徐唯辛属于后者。身为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的院长和学科带头人,他提倡师生们要养成勤于读书、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提升专业素质和人文修养。在对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将人生价值观的传递贯穿其中,并对本科生原有的传统教学模式进行了改进,打破了新生课程的专业界限,由学生自主选择所学课程,最终根据学生的专业优势确定发展方向。
他认为,时代对艺术家的学养和思想深度、对艺术题材和艺术形式的发展创新都是有要求的。就艺术规律而言,艺术创作不能总停滞在一种形式或一个水平上,这样很难引起视觉兴奋。他提倡艺术家多阅读、多思考,不断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以艺术的形式参与推动时代的进步,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
《馕房》:探索新的艺术形式
当代艺术不仅局限于色彩、线条之类的技术侧面,更涵盖了深刻的思想内容。而基本特征为题材宏大、样式新颖。早年,徐唯辛以画新疆、西藏的人物与风景为创作主题,他所创作的《馕房》及那些具有民族风格的作品,使他获得了全国美展的多项大奖,从而也给他带来了很好的市场行情。
油画作品《馕房》是20世纪80代徐唯辛在中国美术学院读硕士学位时的毕业作品,这幅油画作品于1987年在首届中国油画展上获得了优秀奖。作品吸收了文艺复兴早期的绘画风格,避开了边疆作品创作惯用的歌舞场面,摒弃了强烈的对比色,采用了温暖的近乎单色的橘黄色调,将生活中常见的情节赋予诗意的构成。
1987年的“首届中国油画展”是自油画传进中国近百年来的第一次油画大展,总共产生了15个优秀奖。徐唯辛在谈创作体会时说:“当时在美术界画新疆风情的作品很常见,但像《馕房》这样能淋漓尽致地表现维吾尔族人善良、质朴民风的作品还真不多。总结起来,还是我爱说的那句话:心里有,才看得见……这作品在当时很有一点‘前卫’呢。”在徐唯辛的硕士学位毕业答辩会上,一位擅长苏派油画的老先生指责《馕房》为“年画”,因为他们很少看到油画可以用平整到几乎没有笔触的方法来完成。后来一度盛行的“新古典主义”更是将表面的平整推到了极致。
1993年,徐唯辛赴西藏游历藏北地区,创作了油画《酥油茶馆》,此作品于1994年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油画《圣地拉萨》入选“1997当代中国艺术展”。
此后,徐唯辛创作了反映城市题材的油画《酸雨》《过道》等系列作品,画面中的人物和景物呈现出焦虑和矛盾的神情。油画《工棚》被选入“第十届全国美展”,获得银奖。并参加了北京“世纪风采展”,获得了北京市政府“文艺奖”、“文学艺术奖”和“美术作品展览佳作奖”。
然而,连续获奖并没有给徐唯辛带来快乐之感,反思其创作历程,他并不满意。他看到,现在的艺术家不喜欢阅读,不阅读就不能思考。“上世纪80年代初的前卫艺术家们凭着年轻和敏锐,容易成功地颠覆面对的东西,因为那个东西价值太低。现在整个社会文化发展的进步,对艺术的要求已经跟以前不同了,这时候如果还照以前那种原始本能来做艺术的话,艺术不会给社会任何启迪,而成了供大家玩资本游戏的商品。”
“众生相”:现实主义的艺术深化
曾在广州生活了13年的徐唯辛,充分领略了广州处于改革开放前沿的境况,商业大潮的席卷、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使徐唯辛再难静心创作唯美而远离尘世的民族风格作品。作为学者型艺术家,徐唯辛尊崇“知识分子要以苍生祸福为念,匹夫要为国家兴亡负责”的精神品质。至此,他对现实生活的认知与内心的追求产生出碰撞,对艺术的理解和自我价值的判断有了新的认知。之后,他的画作一反唯美情调和安静恬适的意境,将创作方向转入到对现实的关注和历史题材上来。他大胆地尝试脱离延传了几百年的传统构图及绘画形式,溶入了时尚元素,创作了大型肖像系列作品《2005中国矿工纪实——矿工肖像系列》,然后推进至历史题材,2007年展出了他具有代表性的系列作品《历史中国众生相1966—1976》。
徐唯辛关注现实,并以油画作品反映着普通劳动者的生存状态。在以大西北建筑工地民工为原型的作品《工棚》获奖后,他又多次深入到煤矿去体验生活,与满脸煤渣的矿工交朋友。徐唯辛关注着他们的生活状况,他了解了国内最先进的煤矿生产线和设备,更关心那些小煤窑。这些煤窑多数是由个体经营,生产条件和安全设施很差。徐唯辛走到工人当中去,希望看到最真实的境况。矿工们知道了他的教授、名画家身份后,避而远之,不敢接近他,而徐唯辛总会迎上去和矿工们握手,热情与他们相拥,拍着工人的肩膀大声说:“来呀,我们是兄弟!”
在此,他收集了大量的创作素材,创作出了以矿工肖像为题材、超出两平方米的巨幅作品,记录了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劳动者形象,由此体现了一个艺术家的人文理想,以及与社会责任密切相关的艺术情怀。
2006年5月,徐唯辛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了《现实主义之路——七人油画展》作品展。他将一个时代的劳动者形象推向了现代艺术领域。他笔下的矿工头像,神情凝重,气质憨厚,眼神真切,衣着质朴,给人以亲近、朴实感。它们以超常的艺术感染力,引起媒体和观众的关注。就在作品展出期间,某地发生了矿难,一位观众含泪握着徐唯辛的手说:“看着您作品上矿工的眼睛,感受到矿工兄弟们内心的忧伤和期望,让人心痛!”
回顾创作体会,徐唯辛说,他感谢自己熟悉的煤矿工人和农民工,“因为是他们激励我以他们的形象作为时代见证和素材进入了我的作品,并造就了我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个人作品展”。
徐唯辛将数年的功力与心血融会于一个逝去时代的“众生相”里,《历史中国众生相1966—1976》来源于“文革”期间的照片,其中有领袖、官员、干部、专家学者、艺术家、工农兵和学生的形象,是一个历史时期的缩影。徐唯辛以具象、客观、细腻的写实手法,庞大的规模和现实主义的风格,将百幅肖像巨制呈现在今人面前,使这些沉默的面容体现了永恒的价值,同时,也使作者潜在的人文积淀、艺术才华和创造力得以发挥。他所做的是将人及其历史影像以自然的手法毫无雕琢地客观描写,融入徐唯辛式的创作中,以群体肖像加简历文本的方法呈现给当今世界。他不仅仅局限于对客观现实细致的观察,更重要的是,他能够站在历史的高度,以冷静的姿态,通过艺术的手段重寻时代的印迹。在当今重利轻义的社会环境下,不是每一个艺术家都愿意或者能够这样做的。这其中包含了他的特质、情怀、责任和良心。作品庞大的尺度、逼真的效果、庄重的黑白色调,在深刻进入中国历史的角度上,客观地再现了一个时期人们的精神面貌和历史赋予艺术的烙印。作品的新意使之产生了存在的价值。有参观者对画作给出了这样的评价:“作品呈现出的整体的‘安静’,足以使人们被‘形式’所包围,而又忘记‘形式’的存在。”
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和不断地对自己产生质疑、探索、超越,所创作出的有重量、有价值的作品,会在不远的将来,或许在遥遥的一百年后,留给中国未来深远的意义。自从创作完成了大型人物群体肖像,徐唯辛才得以释怀,死而无憾。这样的转化,涵盖了作者严肃的人文情怀,反映了一个艺术家对艺术价值的深度思索。他不断地发现、发掘更广阔的艺术空间,以填充艺术学术领域里的空白,表现了一个创作者从思想深度、艺术题材、艺术形式到艺术创新的全过程。
以《中国形象》走向世界
当代艺术应该契合时代的进展和变化,进而对时代的进步产生出积极的作用。艺术的规律是一个自然的存在。秉承新颖的艺术方式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进行艺术创作,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推动时代的进步,是徐唯辛所遵循的创作原则。徐唯辛认为,优秀的艺术作品跟市场的关系不太密切,因为它们是非主流的存在。真正的艺术家并不介意市场的规律,而在乎的是艺术的规律,即遵循艺术的规律去完成艺术创作。
2008年,徐唯辛获得了第二届“AAC艺术中国年度影响力”艺术家奖;作品《萨马兰奇肖像》入选第三届北京国际双年展;油画作品《矿工肖像》系列入选台湾“首届福兴国际双年展”,并参与了中国写实画派的赈灾作品创作活动;美国纽约Chinasquareny画廊举办了其《虚无众生相》个人作品展。同年,《虚无众生相——中国画家徐唯辛油画展》在纽约曼哈顿雀喜街艺术中心中国广场艺术空间开幕,展览持续了两个月。
这里需要介绍一下“中国广场艺术空间”。它坐落在纽约曼哈顿西部新开发的艺术区内(相当于北京的798艺术区),艺术区里聚集了200多家画廊,主要由美国人经营,要求每个画展必须有策展人,并由艺术批评家撰写评论文章,将学术交流放在首位。
这次画展展示了徐唯辛创作的十余幅包括矿工、工农兵和建筑工人的巨幅肖像作品,每幅都在2.5米以上。纽约著名的艺术批评家罗伯特·摩根(Robert C. Morgan) 担任了展览策展人,并印制了精美的展览画册。他评价徐唯辛的油画作品是“用西方的语言讲中国的故事,富于艺术的挑战性”。美国的主流媒体和重要的华文媒体均对画展进行了报道。
多年来,纽约艺术界已习惯于变异、反讽的中国当代艺术作品,而徐唯辛贴近社会的写实作品引起了纽约观众的极大兴趣,前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徐唯辛说,这次画展引起的反响是他始料不及的,远远超过了于2007年在上海举办的个展。
2009年,徐唯辛获得了耶鲁大学颁发的“杰出艺术家”奖。作品应邀参加了“第四届成都双年展”、“天工开物——新知识分子学院艺术作品展”、“瑞士马提尼博物馆《劳动者》作品展”,随之应邀赴悉尼大学,以中国画家的身份与国际同行进行对话和交流。
2010年5月,徐唯辛应邀前往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艺术学院做了题为《艺术—社会—历史—我的实践与思考 》的演讲,继而在哈佛大学参加了题为《耳顺——中国发展论坛》的学术活动,会上他所讲演的题为《中国当代艺术观察和我的实践》。之后,他应邀于2011年4月在美国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举办题目为《中国形象》的个人作品展览。展览标题恰与胡锦涛主席访美时,美国政府在时代广场播放的《中国形象》纪录片形成巧合。此展览共展出7幅巨制作品,包括反映中国工人、农民、战士形象的大幅肖像画作;另外一幅是中国第一版人民币设计师杨启先生的两幅肖像,以及两张油画绘制的巨幅人民币。
长期以来,中国人民币所展示的工农兵形象是以符号形式出现的,而此次展出的以工农兵形象为主体的作品则反映了现时代工人、农民和士兵的精神面貌,它代表了徐唯辛对现代工农兵形象的理解和诠释,具有很强的学术性。
徐唯辛以当代艺术家特有的方式,用巨幅肖像的形式再现了新中国的历史和事件;以他的优势,搭建起了一个人类能够理解的艺术平台。每每观赏他的画作都会获得视觉的冲击力,这种冲击直达观者的灵魂——时光在人们的不经意间流逝,曾经的历史有可能被淡忘,留下的只是梦一般模糊的背影,或许某一天这背影也会被源源不断的新的诱惑彻底淹没。一个民族如果连自己的背影都不记得,那么根在何处?徐唯辛从民族风情题材的《馕房》,到现实题材的《矿工》,再到历史题材的《众生相》,他的画作所纪录下的,便是中华民族曾经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