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穷从来都不美丽
——美国生态学家看西双版纳的生物多样性及传统文化保护
Anthony R. Ive 姜虹/翻译
原编者按
纵观全球,随着人口的膨胀和物质财富越多地依赖于自然资源,生物多样性正在逐渐消失;与此同时,传统文化和民族多样性也因现代通讯和交通的同化作用而逐渐消失。这两者的改变都无不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而且未来的经济发展只会加剧这种趋势。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有着相同的变化根源,并且两者相互影响,但从道德层面上讲,两者却存在根本的差别。正如我下文所述,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将生物多样性和传统文化都摆在极为重要的地位,虽然究其原因不可一概而论。
对人类来说,那些人迹罕至的原始雨林只是传说而已,事实上全世界的热带雨林都有着漫长的人类居住史,少说也有数千年,即使美洲大陆的热带雨林也不例外。当年欧洲人“发现”美洲大陆时,那里还有稀疏的人口分布,但因麻疹、天花和其他欧洲传染病的肆虐,加之土著人对这些疾病缺乏免疫和治疗知识,他们的人口急剧下降。
热带地区日益增长的人口越来越多地向热带雨林索取资源,雨林受到了越来越严重的影响。经济的驱动和技术的革新让热带雨林的毁坏达到了空前的水平,全世界的热带雨林都在减少,雨林所孕育生物多样性也因此受到威胁。同时,世界大部分地区的传统文化也在逐渐消失。就拿西双版纳来说吧,它拥有13个世居的少数民族,传承了丰富的民族语言和文化传统。这些少数民族在史前就从大江南北迁徙于此,此起彼伏的大山环境阻断了外界文化和政治的冲击。现如今,西双版纳正经历着人口的流动和思想的变迁,人们纷纷远离家乡,寻找新的挣钱机会。人口的大量流动和通讯技术的发达,打破了因险峻山岳的阻隔而得以保存的传统文化格局。
经济发展是生物多样性丧失最重要的原因。西双版纳大部分的热带雨林已经被毁坏,变成农地和橡胶林,最近的30年间,疯狂的橡胶种植使这一地区的热带雨林所占面积从70%骤降到不足50%,残存的热带雨林支离破碎,被隔离在高海拔、高坡度的山地。雨林对当地居民来说是赖以生存的源泉之一,雨林的减少,使人们加紧了对西双版纳及周边地区残存雨林的资源(主要是食物和药物)采集,商品的快速流转也让更多的森林产品在区域市场买卖。
虽然经济发展同时影响着生物多样性和传统文化,但从根本上说二者的保护方式相差甚远。我一直觉得保护自然是人类应尽的道德义务,既然有破坏自然之力,也该有保护自然之责。保护自然必须整合到经济发展中去,使其成为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从道德层面上讲,民族多样性涉及更多的是文化自决性,而非文化保护。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体现着民族的传统,也传达着民族的愿望,保护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就必须从道德上保护一个民族免遭直接或间接的文化同化。如美国和澳大利亚,尤其是后者,最近甚至制定了一个详尽的同化计划,企图用欧洲文化去同化土著居民,简直荒谬之极。虽然经济发展不会像这同化计划那么明目张胆,但它对传统文化的破坏力可一点也不差。所以,不管什么时候提到经济发展都必须考虑到个人、家庭、社区以及少数民族的文化自决性。
减缓经济发展就能挽救生物多样性吗?譬如,国际胶价的大幅度下降是否可以促进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的保护?欧洲和北美的教训给出了否定的答案。这些地区在经济发展起来后,才有了保护自然这一说,城市居民的保护意识表现尤为强烈,但此时的生物多样性已经为发展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在我居住的威斯康辛州南部,自然植被类型本为高草原,长满了2米高的野草和其他植物,周围延绵至数百公里。高草原的土壤是世界上最肥沃的,但早在100多年前这些土地就沦为农民的耕地,现存的草原全部都是人工的——公园或者保护区里人为种植和管理的草地。高草原消失了,保护已经无从谈起,我们需要做的只是对它进行人工恢复。然而,在欧洲和北美,自然保护和生态恢复都是在经济发展起来、人们已经很富裕后才出现的,因为这时人们的收入来源已经不再依靠周边的自然资源消耗(尽管他们还在大量消耗从世界其他地方进口来的自然资源)。
减缓经济发展就能保护传统文化吗?这可不好说。且不论经济减缓后传统文化会受到什么影响,经济减缓本身就不能说是好事。曾几何时,我和同事去滇西北,当我沉醉于那些偏远山村的美丽时,他的一句话深深触动了我:“贫穷从来都不是美丽的”。唯有经济发展才能改善人们的生活,财富增长所带来的不仅仅是物质条件的改变,还伴有医疗条件的改善、教育水平的提高和其他机会的增加。身为异乡人,看到家乡那些祖先流传下来的文化已经消失殆尽,我更加迷恋西双版纳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然而,我们在讨论如何保护传统文化时,应首先注重其文化自决性,而经济发展亦不可或缺。
经济发展殊途多方,不同的发展途径对生物多样性和传统文化的影响也大相径庭。试想在西双版纳的那些村落,如果致富不是依靠过度采集和砍伐热带雨林的资源,现存的热带雨林就不会受到那么大的影响。如果致富也不是靠背井离乡、抛弃自己的文化,家庭和社区的建构也不会受到干扰,人们就更能主宰自己的文化方向。西方国家的教训已经告诉我们,生物多样性和传统文化不能等到只剩下最后一点残存时才去提高人们的保护意识,保护行动刻不容缓!
经济要发展,生物多样性要保护,民族自决的权利也不能损害,想几全齐美并非易事,但就西双版纳而言,要实现这样的目标还是很可能的。关键在于两点:首先是建立现存热带雨林的自然保护区机制。这不能只是纸上谈兵,要通过法律和其他强制措施来促使保护的切实有效,而且还要通过环境教育让老百姓认识到热带雨林的重要性和脆弱性,从而更多地支持自然保护区的工作。虽然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会减轻对热带雨林资源的依赖,从而有助于雨林的保持,但就雨林保护而言,没有比法律强制更有力的其他措施了,这将是所有保护行动的基石。其次,基层社区应该对以资源消耗为基础的经济发展具有自主权(至少是部分的),能够自我掌控本土资源带来的财富,才能增加本地的就业机会,并防止西双版纳众多少数民族的家庭和传统文化被迫瓦解。在美国,至少花了40年才让本土文化的身份认同和政治自决感得以恢复,这是在文化破坏得差不多了才去恢复的典型例子。当然,中美传统文化的历史迥异,我并不是要将两者相提并论,但文化分裂和经济驱动所导致的传统文化流失,不仅是传统文化拥有者的损失,也是整个世界的损失。
生在异国,我由衷地赞叹西双版纳拥有如此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多彩的民族文化,毫无疑问这两者都在变化,但这些变化是好是坏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经济发展的模式,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居民权利的保障应该是西双版纳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
致谢
本文在写作过程中,我曾与付咏芹、依庄防、Chuck Cannon、Jocelyn Behm和Mary Ann Fitzgerald讨论了文中一些观点,感谢他们的指导和建议,如有错误和误解,纯属我个人学习不够。另外,感谢姜虹、付咏芹和周宏对翻译稿的翻译和校正。最后,也感谢赵金丽编辑鼓励我撰写此文,并为此文提供专家修改建议。
作者简介
Anthony R. Ive教授现就职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昆虫学系,从事群落生态学、种群生物学、生物演化及动物行为学等方面的研究。在Nature、Science、Ecology Letters、Ecological Monographs、Ecology等著名杂志发表三十余篇高水平论文。
英文原文:
Biodiversity and Traditional Cultures inXishuangban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