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峰
在晋中市榆次区的一家个体养老院里,生活着一位百岁老人。她叫李玉峰,今年已经110岁高龄,是今年我省最长寿的一位百岁老人。重阳节前夕,记者来到这里时,老人正在安静地午休。中午的阳光暖暖地照在老人身上,格外温馨。院长李春萍正准备给老人喂饭。“老奶奶,咱们擦把脸,准备吃饭了。”李春萍一边轻轻地唤醒老人,一边向记者介绍起老人的饮食习惯。“老奶奶的饭量特别好,一天能吃四五顿饭,中午或者晚上还能吃一个苹果或者一根香蕉。”
吃完饭,看老人心情好,李春萍和老人玩起了游戏。尽管李玉峰老人已经110岁高龄,但李春萍告诉记者,老人至今耳不聋,眼不花,特别喜欢唱《东方红》。“老奶奶,咱们唱个歌好不好呀?”李春萍问。“好。”老人答。“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听到李春萍唱起熟悉的歌曲,老人笑容满面。
大脚母亲撑起这个家
“母亲至今是个大脚,这在她这个年龄很罕见。”李玉峰女儿王玫玲用这样的开场白向记者介绍起母亲。今年已经76岁的王玫玲大妈是李玉峰老人最小的女儿、也是老人唯一还在世的子女。她现在榆次区的一家个体诊所工作。
今年110岁的李玉峰老人,出生于1900年8月1日,祖籍湖北武汉。“我母亲4岁时,我外祖母就去世了。后来,外祖父续了弦,继母对她不好。当时的女人缠脚很重要,但因为缠脚很麻烦,继母就没有给她缠脚。母亲有个姑姑已经出家,母亲就被送到姑姑所在的庙里跟姑姑生活了一段时间,后来在北京从医的父亲,将她送到一所教会医院学医。在那里,母亲学习了英语、音乐、医学等知识,甚至学会了骑马。20岁不到时,母亲与当教书先生的父亲成家,先后生育了两儿一女。但因为疾病等原因,两个哥哥早早就夭折了。后来,抗日战争爆发,父亲没有打招呼就走了,后来就没有了音信。”
丈夫离开家后,李玉峰便独自挑起家庭的重担。因为家里条件不好,她先后当过教员、开过诊所,给地主家的闺女教文化课,挣取微薄的收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但这也很难持久维持。生活不下去时,李玉峰决定带着子女到武汉投奔丈夫。此时武汉沦陷,李玉峰没有找见丈夫。不幸的是,李玉峰的大儿子因病在武汉去世。李玉峰用仅有的一床被子裹着儿子的尸体将他安葬后,家里再也没有东西可以取暖。好心的邻居送给他们一捆稻草,让他们度过了那个寒冷的冬天。经济条件稍微好转后,李玉峰就在当地开了一个诊所,靠给乡邻看病养活一家人。
可能是太多的人生悲欢和生活坎坷,让李玉峰能用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各种不幸和不快乐。“记忆中,母亲从来没有生过气,她经常念叨的一句话就是‘不生气,不烦恼,活得老。’”王玫玲说。
再穷也让女儿受教育
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女孩子上学的还不多。眼看着女儿到了上学的年龄,李玉峰将女儿王玫玲送进了私塾。1954年,王玫玲考上了同济医大,毕业后分配到晋中专院工作,并在当地成家,她把母亲从武汉接到榆次一起生活。“母亲有个习惯,就是每天都要洗澡,现在意识模糊,但还是要天天擦洗。她的性格也很开朗,什么都吃什么都干,90多岁时,还蒸馒头,洗全家人的衣服,我们怎么劝都不听。”王玫玲介绍说,“母亲一辈子把钱看得很轻,即使是饿肚子的时候,也总是想着别人。上世纪50年代,我们家里养着许多鸡鸭,一些好吃懒做的邻居经常来偷。我知道了就很生气,但妈妈说‘咱们的鸡鸭没了,可以再养,可是他们没有饭吃,就得饿死。’”
10年前,因为各种原因,王玫玲把高龄的母亲送到了养老院。条件好些后,她又把母亲送到了现在的私人养老院,托人专门照顾。“现在的护理人员照顾得很好,两年了老妈妈没有感冒过。”王玫玲感激地说。现在,王玫玲或者子女只要有时间,就会带着外孙子、外孙女以及曾孙、曾孙女一起来到养老院看望老人,一家人尽享天伦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