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与进化的终极思辨
作者:常存库
2013年07月01日 来源:中国科学报
人类凭借自己的智力优势,可以积极干预自然过程,但是不能改变自然规律,也不能逆转自然演变的总趋势。
自从人类进入工业社会以来,在短短几百年间就对我们生存的地球自然面貌造成了以往从未有过的改变。面对这种严峻形势,全世界掀起了规模宏大和旷日持久的环境保护运动,都在竭力恢复和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
国内近年来也在竭力倡导循环经济、低碳生活等,努力构想无废料生产。然而从形而上理论出发,我们不禁要追问:生态能永远保持平衡吗?我们在追求什么样的生态平衡呢?
进化发展是必然的,能实现最后理想的生态平衡吗?哲学思想必然要做终极追问,要思考世界的最后结局。我们在竭尽心智思考生态问题时,也无法不考虑进化论为我们提供的前景。二者对世界的思考和努力似乎恰好相反,生态学在努力维持各种因素的平衡,而进化论却一定要打破一切固有的平衡,淘汰旧的和催生新的。面对这两种相反的力量,我们应该如何认识和对待?
我们要的是什么样的生态平衡,我们又能达到什么样的生态平衡呢?既然进化不可阻挡,既然一切既定平衡都不可能永恒,我们追求的生态目标会实现吗?我们的这种追求符合自然界的固有规律吗?
“历史上产生的一定也会在历史中消灭。”这是恩格斯说过的一句话,也是辩证法的老生常谈,然而却仍然是颠扑不破的真理。自然史的事实证明,地球在没有人类之前就已经发生过无数次天翻地覆的变化,正是这种变化才使我们的世界不断更新,旧的东西不断被消灭,新的东西不断在创生。从以往自然史所昭示的事实和辩证法的理论思考,地球是必然会毁灭的,地球上的一切生灵都不会永恒存在。
人类凭借自己的智力优势,可以积极干预自然过程,但是不能改变自然规律,也不能逆转自然演变的总趋势。所以,虽然为了人类自身的利益所进行的保护自然的行动可以延缓不利于人类的自然演化过程,可是最终的结局仍然不可避免。
生态溯源与展望,应该怎样对生态进行终极追问?生态系统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会永远不变,同时也不会永远存在。即便没有人类的干预,地球的生态系统及其平衡最终会是什么结果呢?恩格斯对此有过描述:“一切产生出来的东西,都注定要灭亡。”也许经过多少亿年,多少万代生了又死;但是这样一个时期会无情地到来,那时日益衰竭的太阳热将不再能融解从两极逼近的冰,那时人们越来越聚集在赤道周围,最终连在那里也不再能够找到足以维持生存的热,那时有机生命的最后痕迹也将渐渐地消失,而地球,一个像月球一样死寂的冰冻的球体,将在深深的黑暗里沿着越来越狭小的轨道围绕着同样死寂的太阳旋转,最后就落到太阳上面。
恩格斯已经描述了我们地球家园的荒凉结局,如果这是真的,那么我们现在一切保护生态的努力,就都不过是这一过程的偶然插曲而已。这一过程中,旧的不断被淘汰,新的不断在诞生。生态系统就依次从旧的平衡走向新的平衡。
面对永恒世界,我们应该怎样思考人类的明天?人类无疑是地球演化的最高成果,但是它也是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物种,也必须遵循生态和进化的规律,也在地球生态和进化的最终结果之中。
在人类的早期,人们认识不到生态和进化的规律性,和其他动物一样蒙昧,消极地适应自然变化,各地迁移、分化出了不同的人种。虽然人类凭借超出动物的优势创造了文化,支配了自然力,但是人类能拯救地球死寂的命运吗?能逃脱地球上生态和进化的最后结局吗?
人类之前的地球也是生机勃勃的世界,相继灭绝的几百万种生物,也构成过丰富多彩的生态系统。不同生物的生灭更替,也演绎出了与今天不同的生态平衡和进化发展。如果没有类似小行星撞击地球的灾难,很多强大的物种就不会突然灭绝,没有地球的自然变化,哺乳动物就不能占据进化优势,人类也就不会出现,更得不到后来的高度发展,地球的生物史就将会是另外的样子。
地球上人类的出现在无限的宇宙中都具有极大的偶然性,但是就是这种偶然性,使地球的自然史不断增加了人类活动的痕迹。
人类诞生后,经过短短的百万年左右就凌驾在了其他生物之上,虽然在环境污染、能源枯竭、生态危机面前,人类疾呼人不是自然界的中心,也不是自然界的主宰,应该万物平等,然而看看人类每天的衣食住行,就知道这种呼声多么无力。
所幸的是,地球已经给了人类充分发展的时间,足可以使我们在耗尽地球资源之前,寻找到新的可以活命的宇宙资源,好在我们已经在探索外太空,茫茫宇宙中一定会存在无数个恰好适合人类生存的地球岛。
(作者: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