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智图 >> 知识工程 >> 创新力的要素系统

创新力的要素系统

作者:周明生

20121203 来源:学习时报  

 

  我们党提出扎扎实实抓好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以创新驱动发展,这标志着我国的发展总体上开始由迈克尔?波特经济发展四阶段论中的投资驱动阶段向创新驱动阶段转变。在以创新驱动发展的进程中,区域和企业的生产力主要取决于其创新力。创新力是创新的能力与效果的综合反映。创新的能力强,效果好,创新力就高。而创新的能力和效果说到底靠创新力要素作用的发挥,所以研究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和创新力的提升,首先要研究创新力的要素。

  创新力有诸多要素,包括创新者、创新资料、科技、知识、信息、货币资本(投入)、教育、管理等,这些要素形成一个大的系统,可称为创新力要素系统。这个系统又由三个层次构成。

  创新者、创新资料为第一个层次的创新力要素。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论生产力的要素时曾经说过:不论生产的社会的形式如何,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始终是生产的因素。正如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是劳动者和生产资料一样,创新力的基本要素是创新者和创新资料;又正如生产资料包括劳动对象和劳动手段一样,创新资料也可划分为创新对象(如实验对象)和创新手段(如实验设备),创新者则可称为创新人才。无论创新的社会形式及其他形式怎样变化,创新者(创新人才)和创新资料始终是创新力的要素,它们处于基础性的层次,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

  科技、知识、信息、货币资本(投入)为第二个层次的创新力要素。就科技和知识要素而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知识内化于创新者,就是创新者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知识物化于创新资料中的创新手段,就是创新条件的提升;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知识物化于创新资料中的创新对象,就是创新效果的体现。综合起来就是创新力的极大提高。可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第一创新力。其实,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早就明确阐述过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的巨大的创新力量。马克思曾针对当时冶金工业和化学工业领域的科技进步说道:贝色麦、西门子、吉尔克里斯特托马斯等人新发明的炼铁炼钢法,就以较少的费用,把以前需时很长的过程缩短到最低限度。由煤焦油提炼茜素或茜红染料的方法,利用现有的生产煤焦油染料的设备,已经可以在几周之内,得到以前需要几年才能得到的结果。马克思甚至还大量论述过由于科技进步有利于对废料的利用,能够把本来几乎毫无价值的材料制成多种用途的丝织品,把以前几乎毫无用处的煤焦油转化为苯胺染料和茜红染料,甚至转化为药品。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科技进步促进了循环经济的产生。这就是科学技术的巨大生产力。这就是科学技术的巨大创新力。马克思以后的西方经济学家熊彼特、索罗、丹尼森等人进一步细化了对科技要素的研究,他们都强调科技进步对于经济增长的决定性意义,实际上也就是肯定了科技要素的巨大的创新力。

  创新力的形成,不仅要依靠科技和知识的作用,还要依靠信息要素的力量,特别是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信息化是世界性的潮流,信息在提高创新力方面更有着不可忽视的功能。常言道,一个信息救活一个企业,就是信息要素重要功能的深刻反映。同时,创新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创新资料的获得、研发,知识和信息的捕捉与获取,这些都离不开投入。如果说科技是第一创新力,那么货币资本的投入就是科技要素以及其他创新力要素得以形成并运行的第一推动力。所以,科技、知识、信息、货币资本等要素共同作为第二个层次的创新力要素,其道理是显而易见的。

  教育、管理为第三个层次的创新力要素。上述第一个层次和第二个层次创新力要素的形成与发展,归根结底是靠教育。这里讲的教育指广义的教育,包括学校教育和形式多样的各类培训等。靠教育提高科技水平并相应提高创新资料的科技品质,靠教育提升创新者的综合素养特别是其创新本领、创新精神和创新理念。这里也完全用得上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格言。再者,上述各类创新力要素有机结合起来综合发挥作用,创新力才能真正有效地形成,而这又有赖于管理。马克思在讲到劳动者和生产资料这两种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时说道:二者在彼此分离的情况下只在可能性上是生产因素。凡要进行生产,就必须使它们结合起来。扩而言之就是说,只有通过管理和调节将生产力的各种要素结合起来,生产力才能真正形成。创新力的形成也是一样,要靠管理将创新力要素这个大系统统筹起来,将各种不同的要素协调起来,使它们相互配合,相得益彰,作用得以充分发挥。这些应成为区域和企业创新工程的重要内容。所以,管理也是创新力。它既要求微观层面的企业管理体制、机制的优化,也要求宏观和中观层面的制度、政策、战略规划等政府管理形式的有效,还要求市场自动调节作用的充分彰显。

  区域创新力的要素系统无疑有其区域性。对于每一个区域来说,上述三个层次的各类创新力要素皆不可或缺,但不同区域创新力的优势要素和劣势要素却不尽相同。例如,对于江苏的发达地区苏南来说,其创新力的优势要素表现在创新者(创新人才)、创新资料、科技水平、教育等多个方面,而对于欠发达的苏北地区来说,其创新力的优势要素则主要表现在管理要素中的机制和政策,其他方面的要素则一般处于明显的劣势。当然,区域创新力的优势要素与劣势要素都是可变的:优势可以更优,劣势可以变优,特别是可以充分发挥优势要素的效应帮助和带动劣势要素变优。例如,苏北地区就可以充分发挥机制灵活和政策倾斜的优势,吸引和培育各种创新要素,特别是加快创新人才集聚,扩大和优化创新资料,提高教育水平,尽快将这些方面的劣势变优。同时,苏南也可以其优势要素带动和促进苏北劣势要素的转化。上级政府则应加强和完善区域合作机制,消除市场壁垒,有效引导发达地区创新要素向欠发达地区流动。这样不仅将有助于欠发达地区创新力的提升,而且也有利于发达地区创新体系的完善和区域创新能力的持续增强。

  (作者单位:江苏省委党校)

 

更新时间:2012-12-04 14:58:50
评论列表
评论/留言区
您好,请在下面输入您想发表的评论内容。
 
首页 < (2/24 共 1524 篇) > 末页
网络链接(KSN) 友好的连接联盟,让更多人知道你合作成功 大专院校 研究院所 产业公司 科技园区 协会事业 期刊网络 服务博览
本网域名: www.知识产品网.com,www.zhishichanpin.com,知识产品.中国,www.diwuchanye.com,第五产业.中国,集创.com,自版.中国,ipr品牌.中国,cnd5.cn,cnd5.net
友 情
链 接
     网站介绍     服务协议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