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创新脚步缘何受阻
作者:记者 张巧玲 实习生 姜天海
2013年03月19日 来源:中国科学报
多年来,改革科研评价体系成为科技界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尽管改革呼声越来越高,改革措施越来越多,但成效一直不明显
科研评价过于单一
“我国基础研究存在怪现象:一方面国内研究比较薄弱,而另一方面基础研究特别是高水平的基础研究已形成‘两头在外’现状:进口国外的仪器设备和试剂;论文发表在国外,养活了国外杂志。中国人出了钱但没有版权,大部分科技工作者看不到、看不懂,也看不起。”全国政协委员、民盟湖南省主委、湖南省政协副主席杨维刚说。
令杨维刚担忧的是,这种趋势越来越严重,中国投入大量经费得到的基础研究成果,国人却很难分享。
与此同时,我国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技术研究均重视SCI文章,忽视知识产权:一是专利申请少;二是专利授权后维护得更少;三是专利转化为生产力更是少之又少。
“近年来,科研经费在持续增长,但科研、经济两张皮的问题始终没有解决。”中国科学院计算所研究员、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胡伟武向《中国科学报》介绍,在“十五”、“十一五”期间,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也一直在热议科研评价体制改革的问题,包括中央和有关部门也陆续出台了改革的措施。201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就明确提出,鼓励企业成立研发中心承接国家重大任务,鼓励科研院所与企业的研发中心联合承担项目。
“但实际效果并不大。”胡伟武说。例如,如果拿1000万元科研经费研发一个技术产品,让科研院所的科研团队与企业的创新团队同时竞争,究竟是水平高的团队能拿到项目,还是能创造效益的团队拿到项目?按照目前的科研评价体系,企业是拿不到的。胡伟武认为,在科研方面,当公平与效率发生冲突时,科研评价体系应当以效率优先为导向。
“应当培育真正鼓励技术创新的创新环境。”胡伟武说,国家要真正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环境,一方面要支持现有企业成立研发中心,另一方面也要鼓励科研人员“下海”,通过股权激励、风险投资等方式让科研人员专心做企业技术创新。
学科交叉常被忽视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新民接受采访时说,科研评价改革的目的是更有利于“出成果、出人才、出思想”。
然而,在评价时,思想不像成果和人才,它难以“度量”,所以常常被忽略。“这样会阻碍我国的原创能力。”张新民说。
张新民认为,对于基础研究来说,“出重大成果”的前提是“新的思想”,科研评价改革就是要制定政策来鼓励产生“火花”和“培育火花的土壤”。
而产生“火花”需要不同思想的“碰撞”,在学术上,就是提倡学科间的交叉。学科的交叉带来机遇,孕育新的发现,但实际操作时困难重重。
“像城乡结合部一样,交叉学科常被忽视。”张新民认为,对于交叉学科, 不能只说鼓励,而要形成一些制度,尤其在科研评价方面,有关部门应开展调研,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并引导交叉学科协同创新发展。
考核太多身心俱疲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协决策咨询专委会主任齐让则提出,与国外相比,国内科研项目管理过于强调过程管理和验收,对于申报的管理却又失之简单粗放。
而这种粗放的科研管理方式,不仅占用科研人员大量的时间,也让科研人员面对各种压力而身心俱疲。
“目前管理机构对于科技管理仍是‘高中生式’的简单管理方式,科研评价方式仍过于单一。”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崔向群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说。
崔向群认为,无论是对基础研究还是应用技术研究,对其评价是一个很具体的事情,不同的科学研究、研究领域应当有不同的评价方式,有的是需要靠文章进行评价,有的研究则需要时间的积累或者具体产生的贡献去评价,任何一个单纯的评价方式都不可能覆盖所有的科学研究领域。
“如果科研管理人员只图简单,不制定具体的评价方式,科研评价体制就很难改变。”崔向群说,科研评价体制的改革需要科技界与管理机构共同面对。
张新民则指出,在我国,科技人员的汇报、检查、考核太多,尤其是当前管理部门设置的各类“奖项”门类太多,让科研人员疲于评奖而静不下心来搞科研,因而许多科技人员呼吁管理部门应取消或者减少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