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辟广义创新轨道
2013年04月01日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
为认识技术变革影响,学术研究中提出了“技术轨道”的概念。如何把握技术轨道出现的机会,并积极探寻技术途径以外的追赶路径,成为后发国家跨越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
技术轨道的特征
所谓技术轨道,是指技术发展的路径,技术轨道具有一些重要特性:
——积累性。技术发展在时间上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技术发明创造通常都是在原有技术基础上的继承和创造。积累性有强弱之分,掌握积累性强的技术,往往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消化,特别是复杂技术更是如此。技术的积累性必然导致技术开发者在资金、设备仪器、经验、能力等方面的积累。而一旦形成大量积累,就不易退出,也就形成技术的“路径依赖”。
——排他性。不同技术轨道之间不兼容。一旦某一技术占据优势以后,就会不断自我强化和完善,成为主导技术,并对其他技术产生排斥性选择。例如,移动通信的蜂窝通信和卫星通信就是互相排斥的,最终,蜂窝通信得到更快的提升和强化而取得主导地位。当新的技术轨道出现时,老的技术轨道由于路径依赖而不易转移到新轨道,新轨道则另辟蹊径取得发展,进而侵蚀、甚至取代老轨道,从而破坏老轨道。例如,数码照相机对传统照相机的替代。
——多样性。在技术发展初期,往往多种技术并行发展,如蜂窝通信和卫星通信技术就是两条并行的技术轨道;在技术发展的过程中,还会出现技术轨道变迁,如传统照相机技术沿着自己的轨道不断进步的时候,数码相机技术出现了。
——机会性。领先者可以凭借技术发展的积累性,对后发者形成壁垒,使后发者难以超越。但是,当技术出现变革即新技术轨道出现时,后发者往往面临较低的进入壁垒,更加容易突破壁垒;而由于路径依赖,领先者往往难以很快转向新轨道,从而为后发者打开“机会窗口”,后发者就有可能实现对领先者的超越。
技术变轨的转换成本
当技术以渐进的方式演进时,后发者可以缩短与领先者的差距,但难以超越;当技术以突变的方式演进时,后发者有可能超越领先者。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传统照相领域柯达始终处于领先地位,众多挑战者都无法撼动其地位;而在数码技术变革时,柯达却被后发者打垮。产生这种现象有其内在经济原因——技术变轨的转换成本。
所谓转换成本,是指由一种状态或行为转换为另一种状态或行为所产生的损失和需要付出的代价。技术变轨的转换成本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是有形资产提前报废损失。当生产新产品所需的设备、工具,甚至厂房、建筑物等与原有设备、工具、厂房等有较大区别时,当新工艺与原有工艺使用的设备、工具有较大不同时,为生产新产品、采用新工艺,就必需拆除原有设备,改造或拆除厂房。如果拆除的设备不能转作他用,就将被报废。
这种报废往往在其寿命期结束之前发生,由此产生有形资产提前报废损失。
二是产品自我替代损失。当企业的新产品是原有产品的替代品时,新产品的推出会导致原有产品销售量的下降或价格下跌,这是企业新旧产品之间出现竞争的结果。瑞士手表业就曾经害怕电子表侵蚀其占世界市场绝对优势的机械表市场而拒绝生产电子表,结果导致大量手表企业倒闭。
产生转换成本的重要原因在于资产专用性。资产专用性是相对于资产通用性而言的。资产通用性是指资产适用于多种技术及相应的生产经营活动的特性,例如,普通车床可用于加工各种轴类和盘类零件。而资产专用性则是指资产仅适于某种特定技术及相应的生产经营活动的特性,例如,内燃机曲轴磨床仅可用于曲轴的加工。
资产专用性是生产经营专业化的产物。专用资产的最大特点是效率高。由于专用资产是按照预定的生产、经营的特殊要求设计的,所以可以相当好地满足生产经营需要,而且十分重视可重复性及高效率、高质量。例如,汽车车身对形状、精度有很高的要求,精密的专用模具可以达到这些要求,重复制作的车身完全相同,具有极好的互换性。可以说,没有模具就没有现代的汽车。专用资产的诞生为现代高、中、低档产品和物美价廉、经济适用产品生产提供了可能性。因此,资产专用性是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的必然产物。
像世间一切事物蕴含着矛盾性一样,资产专用性也包含着其有利与不利的对立面。资产专用性不利的一面也是由其“专用”特性造成的。资产的专用性必然导致资产适用面狭窄,当产品生产或经营对象改变时,专用资产往往就因不能适应而失效。例如,汽车的改型必然导致原来的模具失效,而要求重新设计制造模具。由于专用资产的功能、效率要求很高,所以一般来说专用资产的价格昂贵,淘汰专用资产的代价也就相当高昂。
技术轨道的扩展:广义轨道
技术轨道理论揭示了技术发展和技术创新的重要规律,为技术创新战略提供了新的指引,为后发者实现赶超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持。目前,学术研究意义上的“轨道”仅指技术轨道,但在现实中存在局限性。技术轨道理论所提示的追赶机会非常稀少。新技术轨道并不是经常出现的,在很多领域,新技术轨道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出现一次,成熟的产业尤其如此。按照这一逻辑得出的必然结论是,后发者的追赶机会是非常稀少的。这显然不能满足赶超发达国家、振兴本国产业的后发国家强烈愿望。那么有没有可能扩展技术轨道理论,寻找到更多的“轨道”呢?
为此,我们对“轨道”效应做简洁概括:当轨道发生变迁时,新轨道将对旧轨道产生侵蚀、替代甚至颠覆效应。人们已经看到,在技术轨道变迁时,的确发生了这些效应。那么,除技术途径以外,是否也存在这种效应呢?
我们以市场创新为例。市场主要体现为需求和渠道。当需求被重新定义、新需求被发掘、新偏好被引导时,当销售渠道发生重要改变时,市场就发生了重要变化;如果市场变化对原有市场产生了侵蚀、替代甚至颠覆效应,就有理由认为发生了市场轨道变迁。
哈佛大学教授克里斯腾森在《创新者的窘境》一书中,讲述了磁盘驱动器创新的生动案例,一代又一代更小尺寸的驱动器创新者多次打败领先者。新一代磁盘驱动器并不是核心技术的突破,而只是采用经过考验的元件技术。从技术角度上看,新一代磁盘驱动器很少有技术创新,甚至存储容量还低于老产品。之所以能够战胜老一代产品,关键在于“市场创新”。8英寸盘在14英寸盘主流市场——大型机之外,找到了台式小型机市场;5.25英寸盘则在当时的主流市场——大型机和小型机之外,找到了台式PC机市场;3.5英寸盘又找到了当时的非主流市场——便携式PC机市场。这里的确发生了一次次后者对前者的侵蚀、替代和颠覆,但不是因为技术更先进,而是由于发现并开发了新需求,以满足新需求、占领新市场为依托,再发起对原有市场的进攻,进而取而代之。其奥秘在于利用了市场轨道变迁的侵蚀、替代和颠覆的巨大效应。
销售渠道的变革也可以带来类似效应。例如,戴尔公司改变了PC业传统上的代理分销模式,创造了直销模式。他们通过电话、邮件、互联网以及面对面与顾客直接接触,根据顾客的要求定制电脑,为顾客提供“一对一”的服务。戴尔打造了整合采购、装配、输出的高效运转链条,将电脑送到顾客手中。这种直销模式,去除了中间商所赚的利润,降低了成本,后来居上,取得了新的竞争优势。现在正在迅猛发展的“网购”也在侵蚀、替代甚至颠覆传统零售模式。
由此可见,市场创新也会产生类似技术轨道变革的效应,可以将技术轨道扩展到市场轨道,在商业模式等方面也可以发现类似现象,从而我们主张应当将技术轨道扩展到广义轨道。
广义轨道理论的应用
“轨道”理论极具启发意义的思想是,新轨道出现或旧轨道变迁提供重大机会;发现、利用、创造新轨道是实现经济、技术超越的战略性途径。
日本在20世纪50—80年代利用广义轨道实现赶超,为我们提供了重要借鉴。二战后,日本为恢复经济,实施重化工业优先发展战略,钢铁工业首当其冲。20世纪50年代初,奥地利发明了顶吹纯氧转炉炼钢技术,这是炼钢技术的重大突破。日本抓住了这次技术变革的机会,率先采用转炉技术,使炼钢效率和钢铁品质大幅提高,而当时处于领先地位的美国钢铁业舍不得淘汰已经建立的平炉,结果日本超越了美国,建成了当时世界最先进的钢铁业。这是利用技术轨道变迁实现超越的成功范例。
在办公设备、家用电器等领域,日本也实现了赶超。例如,世界上第一台录像机由美国RCA公司于1954年研制成功,但未能推广。1956年,美国AMPEX公司制造了第一部达到实用化的磁带录像机,售价约5万美元,在大型广播电视公司等专业领域获得应用。与美国不同,以索尼、松下为代表的日本企业将注意力转向录像机家用化,到20世纪80年代,日本生产的录像机在世界市场所占的比例已超过95%,最终,美国彻底退出了录像机市场。又如,美国施乐公司于20世纪50年代向市场推出第一台商用复印机,成为复印机技术的奠基者,也是最早的市场领导者。当时复印机的主流市场是专门的复印中心、专业设计公司或大型企业客户。20世纪80年代初,日本佳能公司推出低档复印机,其运转速度慢、复印资料分辨率低、无法放大或缩小,但价格低廉、使用简单,人们有能力购买一台放置在办公室里,经过使用和改进,逐步培养了人们对小型台式复印机的偏好,到20世纪末,佳能公司已稳居复印机产业的市场领导者地位。
与钢铁业通过率先采用先进技术实现超越不同,日本录像机和复印机企业的奥秘在于重新定义了市场,代表了市场发展的新方向,即实现了市场轨道的变革。由此可见,后发者通过市场轨道变革也有可能实现对领先者的超越。
当前,我国正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如何通过创新全面提升我国产业技术竞争力,实现对发达国家的追赶甚至超越,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历史性命题,广义创新轨道理论和思路也许能提供一些启示。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本文写作得到教育部“学习宣传十八大精神理论研究课题”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