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发明创新止步于转化
作者:刘垠 刘莉
2013年04月15日 来源:科技日报
辽宁发明人谭玉波带着他的“能平躺睡觉的办公椅”走了不少家具展,还曾远赴美国、德国、日本,每到一处,这件能在几秒钟内从办公椅迅速变成床的家具总能吸引不少人的目光。“在哪能买到?”面对这样的问题,谭玉波总会皱起眉头。“我没有能力生产,只能凑够50把椅子,然后去上海找家具厂代做。”
这一发明跟着他5年了,目前仍然无法让其真正产业化,奔波于各地的展会论坛,依旧是孤身一人为观众作展示。几年来,除去来回跑展会的路费,他基本没赚什么钱。
在骨感的现实面前,中国发明人的处境颇为尴尬:发明拿到专利甚至获奖,却找不到下家批量生产。因为,找钱难,找情投意合的合作方更难。
单打独斗难进市场
不是没想过和企业进行长期合作,只是合作总因各种原因谈不拢。
谭玉波曾在国外展会上接到一个4000张办公椅的大单,但上海的生产厂难以满足国外客商精细的要求,同时生产厂提出的利润分成让他难以接受。“原来说好的四六分,一看见订单马上‘变脸’,一把椅子就给我15块钱,那怎么行?”最终订单流产。
谭玉波觉得自己太累了,不想整天再背着椅子四处跑了。他希望能碰上“识货”的企业家进行合作,“什么条件都能谈”。
今天,第七届“中国发明家论坛”举办地北京中工大厦的后院内,一场别开生面的跳绳比赛正在进行。广东广播电视集团高级工程师李渤海乐呵呵地边晒着太阳,边看年轻人轮番挑战“地转式跳绳机”。
见记者停下脚步,李渤海笑着说,他自制的跳绳机在当地很受小孩子欢迎。这位工程师的业余发明,想要产业化也是困难重重。曾与一些企业谈合作,他们开始对发明的评价不错,一旦涉及实质性问题,比如投资就难以继续了。
但若靠一己之力,即使很小的发明,想闯入市场,层层门槛也足以让发明人却步。李渤海的一位朋友发明了一个剥瓜子器,希望成果转化后进入市场,生产许可、质量许可、安全许可……层层关卡都要投入不少资金。李渤海告诉记者,如今朋友的发明产品还没开始卖,但为取得各种许可证已花费了8万元。
不合拍的想法与现实
科技与金融结合,并不像说起来那样容易,尤其是在发明尚未产业化时。投资公司要赚钱,发明人也想通过转化实现价值,各自有各自的特点和想法,想找到契合点着实不易。
中国发明协会秘书长鹿大汉分析说,投资公司寻求合作,“不光是看项目,更要看合作的人”,如果人不能合作,项目再好也不会投资。现在的情况恰恰是,很多发明人不大善于与人合作。
一位投资公司的工作人员也告诉记者,他们去一些靠发明起家的公司,看到不少“目中无人”的发明人,“老子天下第一,技术第一、管理第一、营销第一……可实际上并不是那么回事。”
鹿大汉说,投资公司看中的发明项目一般具备三个特征:技术先进、市场前景大、团队善于合作。
已是广东省惠州市发明协会会长的罗来康,痴迷发明四十年的心得就是“找准市场”,如今他已成为发明人中的“名人”。“一位老先生向我抱怨,说自己的发明很好,但得不到政府支持也找不到企业赞助。”罗来康叹了口气,说:“通过烧杂草将热能转换成电能,来带动空调的想法不大现实。大量的烟会污染空气,而且家庭也没空间储藏杂草。”
照进现实的一抹阳光
通过与金融结合,让发明成果得到转化,这是很多发明人的梦想。
鹿大汉告诉记者,这几年,国家对发明和创新的关注不断增长,不少投资公司开始将目光转向发明。“一些大的投资公司以前只关注有上市前景的大公司,现在也开始把目光移向前端,开始寻找有前景的发明了。”这给很多发明人寻求合作的梦想,送来了一抹难得的阳光。
比如国内较大的民营投资公司中科招商,便向中国发明协会抛出橄榄枝,双方计划在引导发明人转化成果方面做更多文章。
据了解,中科招商将搭建平台,让其参与投融资的400家企业与有前景的发明专利实现低成本对接,发明成果有机会利用这些企业成熟的生产、物流、营销等渠道走向市场;企业则可以通过发明补充新鲜“血液”;中科招商也将从中获益,最终实现三方共赢。
安徽奥来新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许春雷也正谋划着一件类似的“大事”。靠发明起家的许春雷如今已是成功企业家,同为发明人,他很了解发明转化之难,但也能看见其中蕴藏的商机。
2011年,他提出的“合肥知识产权产业化基地暨奥来科创中心”在合肥龙岗综合经济开发区正式动工,规划建筑面积约20万平方米,其中包括电子机械实验室、化工实验室等。
除了自己的企业使用外,许春雷更大的希望是把这里建成一个“发明人的乐园”。“发明人带着自己的成果来这里进行中试,头三年我们无偿提供场地供他们使用。如果发明真的有前景,我们公司也会投资,大家一起发展。”许春雷希望“发明人的乐园”能得到政府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