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智图 >> 知识工程 >> 中国制造 呼唤高素质技术工人

中国制造 呼唤高素质技术工人

作者:周一平

20130701 来源:中国科学报  

 

  628日,201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在天津闭幕。在此次大赛上,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打通各类技能人才发展通道,面向生产服务一线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等再次被强调。

  当前,全球正处于第六次科技革命和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前夜,并由此带来先进制造业的大发展。对于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中国传统制造业来说,要想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的机遇,实现转型升级并在全球续写中国制造的奇迹,培育高素质技术工人显得尤为迫切。

  依托于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世界产业分工,得益于中国的人口红利以及相对较低的土地、能源、资源和环境保护成本,在过去30多年里,中国制造迅速崛起,为中国高速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并且早已闻名海外、遍布世界。

  创造这一中国奇迹的,正是中国广大劳动者,特别是1.34亿技能劳动者。一个产业的竞争力,既取决于创造力,也取决于执行力。高素质技术工人则实现了创造力与执行力的完美结合,承担起中国制造业腾飞的时代重任。

  从2003年全国第一次人才会议将高技能人才确定为国家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系列政策的支持下,我国技能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统计显示,截至2012年年底,我国拥有高级技师113.9万人、技师531.9万人、高级工2793.8万人,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为25.7%。正是这些高素质技术工人的辛勤付出,为中国制造的快速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骄人的业绩掩饰不住繁荣背后的问题。当前,以能源生态化、制造数字化为核心,以互联网和新材料、新能源相结合为特征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正在到来。与此同时,全球制造业正在朝着数字化、集成化、智能化和精密化方向发展,并由此带来先进制造业的繁荣。以此为背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显得愈发迫切。不过,在转型过程中,很多企业都面临一个共性难题:产业技术工人,尤其是高素质技术工人的短缺,对企业的约束越来越明显。

  再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设备,最终还是要靠奋斗在一线的技术工人来实现和操作。然而,很多企业在引进新的生产线后发现,工人操作技能跟不上,产品质量受到影响,导致技术升级的努力功亏一篑。重庆一家制造业企业的高管曾感叹,目前人才短缺是企业最头疼的问题,因为新设备有钱就能买到,新技术可以引进,但掌握新设备的技工不是短时间内就培养成的。

  高素质技术工人缺乏,最直接的原因在于技工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普遍与白领阶层相差悬殊。当下人为隔断的职业晋升制度,更是加剧了高素质技术工人的短缺。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纪宝成举例说,职业院校毕业生到企业工作后,从初级工到高级工,最高只能升到高级技师。可高级技师享受什么待遇与地位没有下文或执行不到位。晋升渠道不畅、前途渺茫,使得做技术工人成了万般无奈后的选择。

  高素质技术工人缺乏,还与大部分企业不重视工人技能培训有关。当前,中国的制造类企业以劳动密集型为主,技术密集型企业少之又少。因此,企业的发展主要依靠大量的普通工人从事机械性劳动来实现,而非依靠技术创新来驱动。很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没有把技术工人当做资源要素来看待,根本不注重培训自己的技术工人,而是完全依赖社会招聘。有的甚至一年中有10个月在招人,一边招聘一边流失,陷入恶性循环。

  职业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长期处于弱势地位,也是造成高素质技术工人缺乏的重要原因。尽管近年来国家对职业教育日益重视,也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但经常沦为口头上重视、事实上轻视的局面,与高等教育蓬勃发展的现状形成了鲜明对比。在制造业发达的德国,只有20%的大学培养泛知识性人才,其余80%是高等职业教育。而在中国,90%以上的大学在培养泛知识性人才,只有不到10%的职业教育。

  十八大报告提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在第六次科技革命和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前夜,中国制造业必须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吸收电子信息、计算机、机械、材料以及现代管理技术等方面的高新技术成果,向先进制造业迈进。这对培育高素质技术工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英国《经济学家》杂志曾发起过关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讨论。该系列报道的撰稿人保罗·麦基里也认为,中国或是其他国家,在迎接第三次工业革命时,最重要的一项准备就是提高工人的技能水平

  培养高素质技术工人,就要加快教育体制改革,推动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均衡发展。同时,针对我国从事制造业的技术工人普遍文化素质不高的现状,加大对一线技术工人的培训力度,尤其是要确保企业将国家规定的按工资总额1.5%提取的职工培训费用真正落到实处,并通过创新职工教育培训内容和方式,广泛开展技能竞赛等多样化的培训活动,努力形成现代化的职工教育培训模式。

  要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技术工人的队伍中来,营造重视工人的社会文化氛围同样重要。应当说,我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为培养高素质技术工人提供体制机制方面的保障。然而,当下大部分年轻人还是不愿意做技术工人,这与长期以来工人低人一等的社会价值导向密不可分。为此,应通过国家政策、社会舆论等方式,加大对优秀技术工人的奖励和宣传力度,借此在全社会培育尊重劳动、尊重工人的社会风尚,使技术工人的社会地位得到切实提升。

  除了社会地位的提高,经济待遇的提升对于技术工人来说更加重要。这就需要国家完善职工评价和激励机制,进一步改革职称评审制度,完善技工晋升渠道,同时提升技工的经济地位,使其劳动报酬同劳动、知识和创造,同实际能力和贡献大小联系起来。正如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李滨生所言,在积极推动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实施的同时,还应开展职工专业技术职务的评聘和工人技术等级资格考核评定工作,在工资、奖金、津贴、福利、社会保障方面,切实做到向一线技术岗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倾斜。

  制造业是未来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奋斗在一线的技术工人则将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顶梁柱。通过加快职业教育改革,加大职业培训力度,提升技工社会地位,完善技工激励机制,必将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技能人才支撑。

更新时间:2013-07-02 15:02:40
评论列表
评论/留言区
您好,请在下面输入您想发表的评论内容。
 
网络链接(KSN) 友好的连接联盟,让更多人知道你合作成功 大专院校 研究院所 产业公司 科技园区 协会事业 期刊网络 服务博览
本网域名: www.知识产品网.com,www.zhishichanpin.com,知识产品.中国,www.diwuchanye.com,第五产业.中国,集创.com,自版.中国,ipr品牌.中国,cnd5.cn,cnd5.net
友 情
链 接
     网站介绍     服务协议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