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尖创新动力在哪里
作者:张婷姝
2013年08月08日 来源:中国科学报
“特色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办学思路和目标对国内很多重点高校的拔尖创新型人才引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说引进的工作相对简单,可以通过资源配置的相对倾斜吸引“大师”到来加以实现的话,那么,依靠体制机制的创新,建设所谓学科“特区”,培育出一批高层次拔尖创新型人才,却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情。是否具有拔尖创新型的高水平师资,能否培养出拔尖的创新型人才,这些都直接关系到学校未来办学的前途和命运。
然而,不容乐观的是,在各种座谈会上,我们却总能听到这样的说法:最具有拔尖创新潜质的老师们大多满足于每年拿个几十万元经费的项目,过过“滋润的小日子”,而不愿殚精竭虑去争取大项目,搞大创新;很多学生从就业的“实用性”角度看本专业众多课程,无法理解课程设置的意义,缺乏学习的热情,从而影响了学业的成绩;甚至很多老师也无法向学生解释本专业或本课程学习的价值,因为对此,老师自身或许也并不明白。
那么,为什么要学习?为什么要拔尖?为什么要创新呢?作为人才培养定位于精英教育的国内重点高校来说,这些涉及动力的问题如不被很好地思考与讨论,找不到合理的解释,那么高校师生作为教育活动中最重要的主体——人的主观能动性就难以发挥到最佳,拔尖创新型人才的培育与产出效率就会大打折扣。
拔尖创新之动力,换句话说,即科学探索的动机。这一问题早在近一个世纪前就由世界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作出了很好的回答。1918年4月,在柏林物理学会为麦克斯·普朗克先生60岁生日举行的庆祝会上,爱因斯坦发表讲话,他认为吸引人们来到科学殿堂的动机主要有三种:一是科学的特殊娱乐性,即科学可以为人们带来“超乎常人的智力上的快感”;二是科学的功利价值;三是科学的“出世”特性,即科学作为一种由科学家描绘出的“世界体系”可以被用来替代并征服经验的世界的价值。
爱因斯坦认为,抱有前两种动机来到科学殿堂的人占了绝大多数,但如果只有他们,科学的殿堂是决对不会存在的。因为对这些人来说,“究竟成为工程师、官吏、商人还是科学家,完全取决于环境”。只有那些渴望看到“先定的和谐”,拥有无穷毅力和耐心,专心致志于科学中最普遍问题的探索的人,才真正是科学殿堂的“脊梁”。爱因斯坦坦言,普朗克先生之所以取得重大科学成就并受人爱戴,正因为他是抱着第三种动机来到科学殿堂的。
爱因斯坦关于科学探索动机的阐述对于高校拔尖创新人才的引育具有重要的启示。我们在引进人才时,要关注其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动力所在,将那些真正具有科学探索精神的拔尖创新型人才引进来,这样的人才,更具有可持续的拔尖创新后劲;我们在培育拔尖创新型人才时,要注意创造各种有利的条件,削弱前两种动机对人才潜能发挥的限制,努力激发他们进行科学探索的第三类动机。
对于广大师生来说,在拔尖创新型人才的自我塑造之路上,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就是要主动自觉地将自己的科研动力重心转移到第三类动机上,尤其是在前两项动机已明显不足以支撑自己前进的激情时,可以提升自己的成才动机到更高尚的层面上来。
(作者:南京理工大学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