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智图 >> 知识工程 >> 科技创新人才如何培育

科技创新人才如何培育

作者: 王通讯

2013.10.31来源: 光明日报   

 

  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创新人才最宝贵。问题是,科技创新人才哪里来?说到底,当然离不开人才自己的努力奋斗。但是,作为其发育成长的外在条件,国家与社会组织是否善于培育,这个问题也不可忽视。那么,怎样进行培育才科学有效?从各国实践来看,有三种模式值得借鉴:导师制”“项目制创意制

  导师制:重在学术传承

  导师制是指学关系突出,重在把导师的研究成果延续下去,在延续过程中,后继者成为能够继承导师学术薪火的人才的培育模式。这种模式亦可称之为师徒型人才链延续

  有人统计,在20世纪的最后30年,美国共有115位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其中三分之二的获奖者得到过名师指导。美国社会学家朱可曼教授对这种人才链的延续机制进行过专门而又具开创性的研究,指出其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师徒双方能不能做到双边对称

  双边,指的是师傅这一边与徒弟那一边。对称,指的是道德人品、学识学力以及治学方略三个方面的对称。道德人品对称了,徒弟方能获得师傅的信任,师傅也才愿意将其最为宝贵的治学精髓传授给徒弟;学识学力对称了,徒弟才有能力将师傅的学术精髓继承下来、传承下去;治学方略正确了,徒弟才能够开辟出不同于导师的道路,从而实现继承基础上的创新。这三条只要有一条不能达到对称,都将影响到培育成效,导致人才链的中断。

  显然,在这种培养模式中,导师的主动性、主导性很强,甚至可以说是决定性的。导师制发源于19世纪的英国,导师要关注学生的全面成长。由于当年英国教授不少人叼着一只烟斗吞云吐雾,所以人们又说这样的学生是被缭绕的香烟熏陶出来的。

  著名物理学家恩利克·费米先后有9位弟子荣获诺奖。华裔物理学家李政道曾经深情地回忆他的导师费米:我当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时,导师费米每周都要花半天时间和我单独聊天,凡是基础性的重要问题,我们都会深入讨论,这些指导使我终生受益。

  在这里,师生双方自主选择、一对一指导、和谐默契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依靠上级指派、强拉硬扯,则往往很难起到积极的作用。

  项目制:重在实际锻炼

  项目制是指在国家或组织有计划的领导下,把具有培养前途的青年后学,放到一个项目、一项任务、甚至一个重大工程里面去实践、磨练、提高,使其成才。现在比较时髦的说法,是依托重大工程培养青年人。这种方式最早起源于上个世纪美国的曼哈顿工程。

  实践表明,一名优秀的科技创新人才,需要具备一定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组合。静态的知识技能可以通过学校教育和专业培训获得,而动态的创造性能力则需要在解决实际问题中锻炼培养。以我国航天系统的人才培养为例,依托重大工程培养人才就结出累累硕果。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孙家栋院士曾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领导高度重视对青年人才的职业生涯设计,坚持把有潜力的好苗子放到不同型号和单位项目中进行多岗位锻炼,注重在重点型号研制、重大技术攻关中培养创新人才,这是一条成功经验。

  在项目制培育人才的运作过程中,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摸索总结出航天人才培养的五步曲:一是工程牵引,培养骨干,即项目对接,踏上平台;二是长期积累,培养专才,即十年法则,纵向深入;三是一专多能,培育将才,即多岗锻炼,复合发展;四是艰苦历练,造就帅才,即经受磨练,坚强意志;五是重德修身,成就大家,即修身养性,领悟大道。

  在这种培育模式下,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打造出一支让世界瞩目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400多名正副总指挥和总设计师中,45岁以下的占60%,平均年龄只有44岁;载人航天工程交会对接任务正副主任设计师平均年龄仅38岁;月球探测工程设计师队伍中35岁以下青年人达到70%

  创意制:重在前沿探索

  创意制有点特别,它指的并不是围绕哪个项目,而是围绕人才本身的有价值的创意,逐步深入,终有突破。也有学者将这种模式称之为人才导向。它是国家或基金会等投资主体根据人才创意的价值,投资于有前景的探索性研究上。这种研究肯定是有用处的,但成果究竟能够应用于何处,一时还讲不大清楚。

  英国医学研究会强力支持生物系统分子结构研究,20年中出现了1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他们只是以人才创意为导向,不以任何人的指令为遵循。当然,他们依靠的是若干有洞察力的学者选择支持有价值的人才创意,然后给以充分的投资保障。显然,在这里是洞察力先于应用。德国最强大的科学支持计划也属于这类的创意制人才培养模式。

  近年来,这种模式在我国也风生水起。在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每个实验室的课题都由实验室主任决定,连研究所所长也无权过问。研究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与兴趣选择研究课题,自由探索。所里既不搞科研计划,也不预设具体的考核指标,为科研人才提供自由生长的土壤,让他们的潜力得到最大发挥。短短几年间,北生所的科研团队在《细胞》《科学》《自然》等国际顶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论文总体质量和影响因子均居国内首位,绝大部分研究人员的科学研究成果得到了国际同领域一流专家的认可和好评。

  作者观点

  科技创新人才的培育,虽然存在以上三种比较典型的模式,但实际上任何一个人才的培养过程都是极其个性化的。人才的成功之路往往都难以复制,相对于物质性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而言,人才能够冒出来、成长好,更具有农业生产的个性化的特性。我国著名文字语言学家兼教育家吕叔湘曾经说过,教育近乎农业生产,绝非工业生产。工业生产是把原料经过设计好的工艺流程,做成合乎标准的成品。农业生产可不然,种下去的种子是有生命的,它们得自己长,人们所能做的是给它们适当的条件,包括温度、湿度、阳光、水分、肥料等等,帮助它们好好地生长,以期获得好的收成。

  笔者认为,探讨科技创新人才之培育模式,意义十分重大。因为只有在思想认识上对这类人才培养模式有一个大致清晰的认知,才能在实际工作中提高人才培育的自觉性,才能遵循这类人才的育成规律,让他们更多地涌现出来,成长起来。

    (作者:中国人才研究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教育咨询委员)

更新时间:2013-11-01 12:07:41
评论列表
评论/留言区
您好,请在下面输入您想发表的评论内容。
 
首页 < (2/24 共 1524 篇) > 末页
网络链接(KSN) 友好的连接联盟,让更多人知道你合作成功 大专院校 研究院所 产业公司 科技园区 协会事业 期刊网络 服务博览
本网域名: www.知识产品网.com,www.zhishichanpin.com,知识产品.中国,www.diwuchanye.com,第五产业.中国,集创.com,自版.中国,ipr品牌.中国,cnd5.cn,cnd5.net
友 情
链 接
     网站介绍     服务协议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