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智图 >> 知识工程 >> 高素质人才需“四识”齐备

高素质人才需“四识”齐备

作者:赵曙明

20141209 来源:光明日报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才工作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没有一支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难以顺利实现”的重要论断,为我国在新国际国内形势下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转型经济下的中国正经历一场全面而深刻的变革,社会结构日益复杂、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不断变化、价值追求日趋多元化,这为我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提出了新问题、新挑战,人才必须具备更高的素质和能力。尤为重要的是,要具备知识、胆识、见识和共识,做到“四识”齐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作贡献。

  高素质人才首先要掌握知识。知识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除了需要勇气外,还需要智慧,需要牢牢掌握社会发展运行规律。我们要尊重知识、尊重规律,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立场和方法,努力掌握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扎实精深的专业学科知识,使自己能够创造性地整合各种资源以实现民族复兴伟业、发展社会经济、满足人民群众需要、提升个人发展。

  为了掌握知识,学习成为必要条件和手段。只有拥有比竞争对手更强的学习能力,才能获取并保持竞争优势。要多学习、多读书、静心思考;要主动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推动知识本身不断进步;要通过对知识进行积极、系统的思考,将知识内化为自身素养,学以致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进步。

  高素质人才要有见识。“见识”与“视野”“阅历”密切相关,是我们面对复杂外部环境所持开放心态的一种体现。见识的价值在于兼收并蓄,吸取他山之石,帮助我们识别事物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帮助我们把握事物发展规律,做出正确判断。近代中国思想家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均是建立在了解世界并深刻认识自身的基础上构建出来的。一个人的见识虽与天资相关,但更多地来自后天的修养和积累,来自“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的有机结合,来自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的融会贯通。

  如何丰富见识?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对领导干部提出了要求。他强调,各级干部要放眼全球、放眼全国,不断提高战略思维、战略把握、战略运作能力,谋发展、创业绩不仅争创国内一流,而且敢于到国际上去比较、去竞争。当今世界形势瞬息万变,我们肩负着推进改革的重任,要在把握事物普遍发展规律基础上,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发展环境、不同条件下出现的情况做出正确判断,并提前制定应对方案,尤须要借助宽阔的视野和卓拔的见识,深刻领略和认知事物的本质,对形势做出确当评判,进而明睿筹谋,科学规划。

  高素质人才要具备胆识。胆识意味着敢为天下先、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知识是累积的经验,见识是个人的见解,而知识和认识要转化为实际行动,则需要超人的胆识。特别是在面对亟须改造的未知世界时,胆识尤为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对此有精准判断:“容易的、皆大欢喜的改革已经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因此,在充满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的情况下,能否做出及时、准确、适当应对,关键看人才是否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胆识。

  胆识的养成,首先要具有勇于开拓、敢于创新的胸怀,对新事物、新观念具有敏锐的洞察力。要善于打破陈旧观点,增强改革意识和创新理念,放开手脚追求新突破;要善于通过对立面、差异性、因果联系等系统地、全面地、辩证地看待事物,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其次,要敢于面对逆境、困境,直面压力,变压力为动力,善于在危机中把握时机,学会寻求突破危机的能力。最后,要敢于面对竞争,寻求创新,能够在应对不确定性的前提下创新性地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难题,积极寻求适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与创新的新路径。

  高素质人才要学会寻求共识。共识意味着“求同存异”,寻求共同的认识、价值和理想。当然,“共识”并非所有人都一致同意,也不是多数人的偏好,而是即使对部分内容有异议,仍然能在总体上形成一致意见,从而推进问题的解决。共识的形成需要群体讨论,保证所有人的意见都得到倾听和理解,并形成一条尊重意见、倾听意见的解决之道。善于与人进行沟通并达成共识,有助于在追求参与者多数同意的时候,减少反对人数以达成最多同意的决策。

  具有协作意识,是达成共识的重要前提。当今社会,社会结构、思想观念和价值追求日趋多元化,多方利益格局错综复杂。在此转型时期,不同群体要相互协作,求同存异,通过寻找共同目标和适当方法来消除分歧、化解纷争,实现和谐共处、共同发展。

  概而述之,“四识”是包括理论修养、政策水平、渊博学识、决断能力、创新精神、宽广视野和求同存异在内的综合素养,是德与才、胆与识、勇与谋、个人与集体的有机统一。“四识”与人才资源的高素质、高积极性、高协作性、高自律性高度统一,体现了对事业的追求、对责任的担当。培育“四识”,需要在实践中长期不懈地学习、汲取、积淀和锤炼。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呼唤更多“四识”齐备的人才脱颖而出。

  (作者:南京大学商学院名誉院长)

 

 

更新时间:2014-12-09 12:06:15
评论列表
评论/留言区
您好,请在下面输入您想发表的评论内容。
 
首页 < (19/24 共 1524 篇) > 末页
网络链接(KSN) 友好的连接联盟,让更多人知道你合作成功 大专院校 研究院所 产业公司 科技园区 协会事业 期刊网络 服务博览
本网域名: www.知识产品网.com,www.zhishichanpin.com,知识产品.中国,www.diwuchanye.com,第五产业.中国,集创.com,自版.中国,ipr品牌.中国,cnd5.cn,cnd5.net
友 情
链 接
     网站介绍     服务协议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