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智图 >> 知识工程 >> 下一个创业奇迹 会在上海吗

下一个创业奇迹 会在上海吗

20150420  文摘来源: 解放日报

 

  有媒体这样描述:在北京任何一个创业咖啡馆,里面都是一帮热火朝天的人讨论着理想或妄想,可能下一个月的房租都没着落,但并不妨碍这些人对未来充满期望。而上海和深圳,这种圈子文化不太浓。

  一位90后小姑娘说出了相同感受。在上海第一次创业失败后,她给自己放了几个月假去北京学习。一到中关村,就被那里的氛围所吸引,到处都是五花八门的创业信息和创业者们热腾腾的交流面孔,她感觉自己从中学到不少东西,打了鸡血似地回到上海准备第二次创业。但是她周围的人却不断打击她、劝说她:你还是嫁了吧。

  一位已经做得略有起色的女性创业者说:许多男性想创业,被家里老婆的枕头风一吹,就没创业的状态了。她们一般都会劝阻说,好好的工作为什么不做?创业风险太大了!许多家长从小教育孩子,也是好好读书将来找一份好工作,从来不说好好读书将来创业。

  如果说,前面这些涉及价值观,非一朝一夕能改变,那么一个供创业者交流的空间,短期内还是可以迅速改善的。今年,上海的众创空间、创业咖啡馆急速增加。然而德必易园的一名创业导师则认为,大家对众创空间的理解还有误读。

  一般人都以为,众创空间是给创业者相互鼓励、再拉拉风投的场所。然而这位导师说,反复探讨彼此的创业模式更重要。每个创业项目,都涉及一个问题:你的商业模式是什么?很多创业者会简单理解成:靠什么来赚钱?这是对商业模式十分错误的理解。如果你每天焦虑怎么赚钱,而不想清楚自己的商业模式,就很容易失败。你需要把自己的商业模式与别人的相互印证。说不定你的模式已经有人做过试验。在他看来,这才是众创空间的价值所在,也是为什么创业者需要分享和交流的原因所在。

  另外一名创业者更干脆,他认为上海经济实力很强,只缺两样东西:一是狼性,一是共享。在创业领域,每个人都有可能是你的导师,你也有可能是别人的导师。不带目的地与人分享经验很重要。

  一名研究创意产业的博士生,接触过许多创业者,她十分感慨地说:氛围看似无影无踪,但会长期影响人的观念、毅力。众创空间是上海迈出的第一步,在创业氛围上,上海需要做的还有很多。

  许多数据可以证明,上海的创新能力不差:上海申报创新基金的企业数量近三年来占据全国第一。全市孵化器超过100家,在孵的企业将近6000家,服务企业达到一万多家。全市59个创业苗圃,每年进入的项目在1000-1500个左右,近50%能够成长为公司。

  理论上,在上海只要想创业,不管哪个阶段,都有机会得到政府的资金支持。但奇怪的是,许多创业者知道北京中关村,却不知道上海创业应该去哪里。

  仔细回想,孵化器、众创空间、服务平台,上海数量都不少,但影响力和知名度都还不够城市级别。于是许多人将症结归为资源太分散。几乎每个区都有各自的创业政策和平台。区与区之间要素、信息也不流通。一名创业者来到上海,面对海量的资源,他反而不知从何着手,也不知谁能与他有效对接。

  万里江认为,上海还是需要一个地理上的大型创业集聚区,这个地段必须具备以下条件:大学多、科研院所多、企业多、交通便利、政府扶持力度大,而最重要的一条是,必须由专业公司来运营,而非政府直接运营。北京的中关村就是公司运营的,这是他们成功的必要条件。万里江说。

  另一位天使投资人查立则有不同看法,他曾对媒体明确表示欣赏上海的冷静、不跟风,不认为政府搞创业一条街就能鼓励创业。查立相信,一切市场调节,不需要政府出手才好。

  上海 GDP 一直名列前茅,要钱有钱,要消费有消费,是做O2O最好的城市。上海创业环境没问题,资源也没问题,关键还是个人能力问题。这是一位创业失败者说的话,他现在正在准备二次创业。

  上海知名的互联网公司其实不少,只是不太吆喝,大多偏向生活服务,如携程、大众点评、1号店,涵盖吃喝住行,充分体现上海人关注日常生活的特点。

  而新媒体观察者魏武挥最近在网上写了一件事,很能体现上海创业公司的特征:低调。网络音频行业里的两大巨头,其实都在上海,却一直鲜为人知。两家公司低调到什么程度呢?创始人与魏武挥闲聊时无意中透露,最近正在和一些很牛的公司达成合作,但叮嘱千万不要对外说,现在还没做成什么事,一切等做成再说。北京的一些创业公司,却往往是:刚见过面就敢说已达成合作意向,达成合作意向就敢说签订合作协议。相比而言,上海的创业公司,更为严谨,做三分事只说一分话。

  无独有偶,北京的媒体也这样概括:北京重势、上海重事、深圳重市。其中,上海被戏称为技术宅。所谓技术宅就是明明取得了一些科技含量高的成绩,对外却默默无闻。

  比如张江产业园区,贡献了全国1/3的新药,同时还是我国集成电路产业最集中、综合水平最高的地方。就拿芯片来说,这是一个技术门槛极高的行业,上海如今已经成为中国手机芯片产业重地。2014年底,上海研发的芯片让北斗导航系统突破了关键瓶颈,据说今年产品将会投放市场。但可惜的是,半导体、芯片、医药都是研发周期长、体量大、门槛高的产业,所以比起互联网,这些企业平时不会经常被宣传,企业负责人也不会到处出席公众论坛和演讲,社会知名度不是那么高。在参加完一场半导体专业论坛后,一位创业者写了这样一句感慨:上海是一座踏踏实实埋头做事的城市。

  微信朋友圈时常会有段子表扬上海多么讲规矩,认为这是外企喜欢上海、上海能成为全球城市的重要原因。然而在创业领域,创业者、专家、扶持平台管理者不约而同地表示,上海太讲规矩反而阻碍了创新。

  万里江说了一个故事。他扶持的企业中,有一家专门研发全自动贩售榨汁的机器,技术可以说是世界领先,国外还没人在这个领域进行研发。然而企业去申请营业场地时,有关部门没给批,原因是法律规定:做榨汁机生意,营业场地面积必须超过5平方米。而这家企业只需要放一台机器,占地不超过1平方米。

  从卫生条件说,机器榨汁比手工榨汁干净很多,但是法律如此规定,企业在上海迟迟批不下来。万里江说,后来他陪着创业者找了好多关系,去各个部门游说,终于放行了。

  这家企业在南京、杭州注册时,并没有遇到过类似难题。那两座城市不仅热情欢迎,而且还有意拉拢,不断游说创业者把总部搬过来

  上海管得特别细。万里江解释,对成熟的产业是好事,但是对未知、创新领域就未必能适应。

  朱江则认为,上海的另一大特色是国际化程度很高。这是一把双刃剑,一旦融合得好,创业者想与全球市场对接,上海必然是最好的选择。每座城市有各自的特色和定位。上海或许就是适合已经成熟、走过初创期的企业来这里进一步发展壮大。记者 龚丹韵

  创业者说

  只有当我失去工作后,父母才会全力支持我创业的想法。事实果然如此。

  上海不缺钱、人、物。上海的硬件条件一直是全国领先的,只要能抓住机遇,下一个奇迹,或许就在上海诞生。

  上海经济实力很强,只缺两样东西:一是狼性,一是共享。

  北京重势、上海重事、深圳重市。其中,上海被戏称为技术宅

 

 


更新时间:2015-04-20 11:56:15
评论列表
评论/留言区
您好,请在下面输入您想发表的评论内容。
 
首页 < (1/24 共 1524 篇) > 末页
网络链接(KSN) 友好的连接联盟,让更多人知道你合作成功 大专院校 研究院所 产业公司 科技园区 协会事业 期刊网络 服务博览
本网域名: www.知识产品网.com,www.zhishichanpin.com,知识产品.中国,www.diwuchanye.com,第五产业.中国,集创.com,自版.中国,ipr品牌.中国,cnd5.cn,cnd5.net
友 情
链 接
     网站介绍     服务协议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