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智图 >> 知识工程 >> 用“两大战略”托起创新型国家未来

用“两大战略”托起创新型国家未来

 

    作者:记者 崔静 余晓洁等 

 

  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作为“创新驱动”的两个轮子,将成为未来五年中国加速科学发展进程的重要支持和巨大动力。

  “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十二五”规划纲要,突出强调了“科技进步和创新”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关键作用。这一判断凝聚了社会的强烈共识,传递出鲜明的政策指向。在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上,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普遍表示,要通过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这两大战略,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教育、人才规划纲要,加快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

  没有科技能力提升的“作为”就没有创新型国家的“地位”

  神舟七号返回舱,“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我国首个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模型,探月工程三期月球着陆器和月球车样机……全国两会期间,“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成就展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同期举行。一张张图片,一件件实物,一个个模型,向人们展示着我国科技创新的巨大成就。

  目睹这些,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副总设计师姜杰委员感慨万端:“‘十一五’时期前沿科技实现重大突破,‘十二五’时期要在此基础上再上台阶!”

  代表委员普遍认为,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十二五”要进一步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以创新驱动国家持续发展。

  共识凝聚十分宝贵,征途上前行仍须砥砺。切实加大科研投入,让企业真正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加快科研管理体制改革……围绕走向创新之路的关键问题,代表委员们展开热烈讨论。

  “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到2015年,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要由现在的1.8%上升至2.2%,引起了代表委员们的关注。

  “在推动科技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方面,政府在增加科研投入的同时,还要加强政策引导。”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北方软件学院院长张桂平代表说。

  “要把有限的科技投入用在刀刃上!”农工党中央委员黄建中委员说,当前必须进一步改进完善现行的科研经费管理体制,特别是杜绝科研人员将时间和精力用于“搞关系”“跑经费”,“让科研人员真正把主要精力用在科研项目上”。

  被誉为“杂交谷子之父”的河北省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谷子研究所研究员赵治海代表的话朴实而深刻:“中国人有强大的创造力,但存在一定的束缚。要发挥科研人员的创造力,就要改变用课题、项目来管理科研人员的体制。”

  让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重点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加快建立这样一种技术创新体系,有助于解决我们科技和经济‘两张皮’的问题。”中星微集团董事局主席邓中翰代表说。

  “这个问题抓得准。”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胡可一委员说,尽管近年来我国科技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但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弱势和边缘化问题依然严重。

  夯实“教育”之基,才能积聚创新发展“内力”

  创新驱动,内生增长,教育是基础。建设创新型国家,迫切需要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代表委员强调,惟其如此,才能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要进一步突出和强调教育与科技、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推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体制机制创新一体的改革。”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委员语气坚定。

  针对一些地方存在的“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的现象,代表委员指出,许多青年学生过于看重应试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不足,这是当前教育的“硬伤”,也是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暗疾”。

  “加快培养青年创新人才,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最需要突破的环节,关系国家核心竞争力,对于我国‘十二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十分紧迫。”民建中央调研部部长蔡玲委员的话,传递了代表委员的心声。

  教育改革从青少年开始,容不得丝毫拖延。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尚红委员认为,要注重从青少年入手加强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推进初等教育考试体系改革,真正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兰州大学校长周绪红代表认为,加快教育改革发展,要进一步更新教育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把精英教育和高素质公民教育有机结合。

  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科技创新也被寄予厚望。“国家间的竞争已从物质的竞争变为人才的竞争,高校逐渐走向社会的中心,世界各国都把大力发展高等教育作为教育的重中之重。”南开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侯欣一委员说,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要进一步改变目前高校存在的独立性缺乏、内部管理行政化、教育资源缺少竞争等问题。郑州大学党委书记郑永扣代表认为,国家有关部门应在国家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的申报和建设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帮助高校提高学科建设水平。

  创造一切条件,破除一切束缚,让人才的创造力充分发挥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著名的钱学森之问,是思考,更是警醒,唤起了社会对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问题的深切关注。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全面加强人才工作。以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加快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型科技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

  “‘十二五’期间,要深入落实科技、教育、人才三个规划纲要的战略任务。推进科技创新发展,把发展作为科技的中心任务;深化科技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增强科技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一语中的。

  科技进步和创新要成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支撑,真正实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关键靠“人”,靠一批在关键领域有国际竞争力的领军人才。江苏省副省长曹卫星代表表示,要突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高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三高联动”,以高素质人才引领高水平发展。

  “造就宏大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老一辈科学家为我们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我们必须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刻苦的学习精神。”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原院长邵国培委员说。

  清华大学教授邢新会委员更关注创新环境的营造。他认为,要注重为青年学者创造一个健康的成长和发展环境,建立更具多样性和针对性的评价体制机制,改善科研经费分配不合理现象,避免经费浪费及低效率使用。

  面向“十二五”,面向更加开放的竞争环境,中国的自主创新也必须是开放的自主创新,只有开放,才能吸引更多高端人才,这一观点得到代表委员的一致认可。“目前实施的积极引进和用好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效果刚刚显现,但高级工程师、技工等工程化高素质人才仍然缺乏,成为制约我国产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下一步要加大对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引进、培养力度。”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副所长黄伟光委员说。

  扩大科技开放,以更加开放的胸襟“筑巢引凤”,成为代表委员们的共识。他们认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要以全球视野推进创新能力建设,快速提升我国的科技水平和国际影响力。

  “中国的振兴不单在经济总量,根本在人才和科技进步。通过改革促进产学研的结合。”温家宝总理在14日举行的中外记者会上的话,阐明了政府的决心。

 

来源:新华社

 

 

更新时间:2011-03-24 16:14:43
评论列表
评论/留言区
您好,请在下面输入您想发表的评论内容。
 
首页 < (1/24 共 1524 篇) > 末页
网络链接(KSN) 友好的连接联盟,让更多人知道你合作成功 大专院校 研究院所 产业公司 科技园区 协会事业 期刊网络 服务博览
本网域名: www.知识产品网.com,www.zhishichanpin.com,知识产品.中国,www.diwuchanye.com,第五产业.中国,集创.com,自版.中国,ipr品牌.中国,cnd5.cn,cnd5.net
友 情
链 接
     网站介绍     服务协议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