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市场院更活
——来自转制后广西化工研究院的成果产业化报告
作者:记者 贺根生
时间:2011年03月11日 来源:科学时报
http://www.qstheory.cn/kj/zzcx/201103/t20110311_71786.htm
2011年新年前夕,广西化工研究院传来喜讯,经过年终盘点,2010年全院科技成果产值实现2.1亿元,较“十五”末2005年的1亿元产值翻了一番;“十一五”5年,全院累计实现产值8.84亿元,是“十五”5年的2.35倍。
地处少数民族自治区的广西化工院成果产业化在“十一五”为什么能如此快地发展?院长孙果宋回答:“是改革开放让我们走出院门,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步入市场,又有了创造奇迹的‘舞台’,院更活,人更欢。”
产业跃上新台阶
记者近日来到广西化工院,院长孙果宋递来的一份2010年财务报表中,一组醒目的数字呈现在眼前:
2010年全院实现产值2.1亿元,销售总额1.9157亿元,同比增长8.05%;回收货款1.842亿元,同比增长5.34%;利税817元,同比增长15.56%。
而5年前该院的年产值为1亿元,销售收入9273万元,利税291元。2010年的产值比“十五”末2005年的产值翻了一番。孙果宋说: “‘十一五’是广西化工院发展最快的5 年,科技成果产业化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据该院财务部门统计,“十一五”期间,该院累计实现产值8.84亿元,销售额8.24亿元,其中出口额达1.03亿元,创利税3735万元,是该院科技成果产业化发展最快的时期。
2.1亿元产值,对企业来说也许算不了什么,但对转制的广西化工院来说却是质的飞跃。
院营销总监黄汉良说,6年前,当该院整体改革转制为科技型企业时,面对脱胎换骨的巨变,许多人对个人的前途担心,对该院的生存产生疑虑:“广西化工院究竟还能走多远?”
如今6年过去了,广西化工院不仅生存了下来,而且还活得很好。
转制后的第一年,2005年,院成果产业化产值突破了1亿元大关,成为广西首个产值超亿元的科研院所;2006年,产值上升到1.3055亿元,较上年增长26.9%;2007年,产值以35%的速度增长,达到1.78亿元,产业化跃上新台阶;2008年,产值攀升到1.88亿元,又比上年增长5.8%;2009年,虽然受到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但产值仍基本与上年持平,达到1.86亿元。
转制后的“十一五”的5年间,广西化工院不仅没吃“皇粮”,还给国家上缴了2900万元的税金。现该院已拥有两个全资公司、两个控股公司和一个参股公司。全院的固定资产由2004年的1800万元上升到2010年的5086万元,增长了182.56%,其经济实力在全国同类化工科研院所中排名第四。
院经济实力增强,科技人员的收入也大幅提高。2010年,院职工年人均收入达到61285元,比转制前的2004年增长了74.31 %。黄汉良指了指停放在院楼前路边的一辆辆小汽车说:“现在再回到过去闭门搞科研,谁也不愿意啦!”
市场搏击求发展
转制后的“十一五”的5年,广西化工院为何能实现跨越发展?
“是改革开放把我们推进了市场,使科技人员有了更能发挥作用创造奇迹的舞台,让院更活,人更欢。”孙果宋这番话道出了广西化工院科技人员这5年在市场博击中的感悟和体验。
1985年,国家实施科技体制改革,改革拨款制度,削减科研机构事业经费,以推进科技与经济结合。广西化工院由此开始了从成果转让、技术服务、创办经济实体、建设中试基地,到向科技型企业转制的改革历程。20多年来,该院一直走在广西科技体制改革的前列。2000年,他们在全区率先成立了第一家由科研院所创办的公司;2004年,又成为广西首批由开发类型科研机构转制的科技型企业。
广西化工院的科技人员,虽然一直冲锋在科技体制改革的前沿,然而在该院作出整体转为科技型企业那一刻,还是有不少人感到彷徨和犹豫。
长期以来,科研院所游离于经济建设主战场之外,科研与生产脱节,科技人员眼睛盯着国家提供的那点事业经费,日子虽然过得不算好,可也旱涝保收,致使缺乏融入经济、参与市场竞争的动力。转制,首当其冲的是没有了“皇粮”,科技人员的身份彻底转变,由“国家人”转变为“社会人”,企业得在市场中拼博求得生存与发展,这确实给转制院所带来不小的压力。
“有压力,才会有动力。”该院因势利导,组织大家学习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科技体制改革的有关文件,以及邓小平同志“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的关于市场经济的论述,增强了科技人员走出院门,跨入市场的信心。
在统一职工思想的基础上,该院制订了“以科研为基础,转制为契机,市场为导向,自主创新为动力,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发展方针。明确提出,变压力为动力,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努力把院科技产业做大、做强!
“思路对、行动快、效果好。”经过全院员工在“十一五”期间的努力,为院科技产业发展搭建一个新平台。
2007年12月28日,中国—东盟青年创业园内锣鼓喧天,红旗招展,来自自治区有关部门、科研院所和企业的200多名领导和嘉宾相聚在这里,隆重庆祝广西化工院扶绥产业基地一期工程竣工。
这个投入资金6000多万元,占地200亩的化工生产基地,从2006年投入建设,通过几年努力,现已完成了年产2万吨10%草甘膦、5000吨双甘膦、5000吨三聚磷酸铝系列产品、1.5万吨农药剂型、5万吨复合肥、1000吨草甘膦原粉、1500吨磷酸锌的7个车间建设,并陆续投入生产,其中5000吨三聚磷酸铝系列产品生产车间,是国内同类产品规模最大的生产车间,年产值达4000万元,产品产量和出口均为国内第一。2010年底,又投资建设一个剑麻皂素提取车间,产品即将投放市场。
扶绥产业化基地的建设,为做大、做强该院科技产业化打下坚实基础,在调整该院产品结构,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0年,该院通过置换又在南宁市三塘拿到36亩土地,拟建设广西最大的兽药创新基地。届时该院的成果产业化能力将进一步增强。
市场并不总是阳光灿烂,也有阴云和暴雨,有时像人间的六月天,变化无常。市场拼搏实践让广西化工院认识到,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组织生产,重要的不是能生产出多少产品,而是能否将产品卖出去。用孙果宋的话说就是“成果产业化也得市场需要什么,才做什么”。为此,围绕市场需求,打造产品品牌、拓展产品市场,便成为转制后广西化工院的首要任务。
2009年11月24日,广西化工院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他们不是大学、科研院所的专家,而是来自广东、福建、湖南和广西等省区的几十名农药经销商,是受院长邀请专程前来商讨如何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影响,稳定农药销售的。当天,部分院领导和各部负责人全部到会,最后共同制订了一套产销双赢的“稳市促产”方案。
这种转制前从未有过的把经销商当为座上宾的事,转制后成了广西化工院每年必做的功课。正是通过召开营销会,调整产品销售政策;派出科技人员下到乡村开展产品销售服务;深入市场调研,改进产品剂型等一系列措施,广西化工院这个以农药和化肥、兽药和饲料添加剂、精细化工三大领域为产业发展方向的科技型企业,2009年得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了金融危机影响造成的损失,保持了企业发展的良好势头,为2010年全院产值突破2亿元大关打下了基础。
几年来,该院通过建立市场销售机构,打造一支能征善战的营销队伍,深入市场调研,制订完善的促进产品销售政策,与500多家企业合作构建营销网络,在国内外设立了近千个产品销售点,以及采取每年组团到国内、国外参展参会,加强产品展示、宣传等举措,为产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了相对稳定的一席之地。
与此同时,他们还通过实施院品牌战略,加强质量监管,做好售后服务,使“三晶”牌牲血素、10%草甘膦和三聚磷酸铝再度荣获“广西名牌产品”称号,“三晶”牌也再次获得“广西著名商标”,为拓展产品市场,实现产销双赢提供了有力保障。
不忘姓“科”志创新
孙果宋说:“转制院所步入市场,必须始终坚持科技自主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立于不败之地。”
转制院所是科技型企业,说到底还是姓“科”,科研与开发既是他们的优势,也是他们立足市场的资本,同时还是引领行业科技进步与创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责任。
为了促进技术上水平,产品上档次,提高产品的含金量,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转制后,广西化工院进一步加大了体制改革的力度,通过整合、优化院的科技资源,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在原有两个省级研发机构基础上,构建了“一站”、“两室”、“三地”、“五中心”等14个国家、自治区级科技创新、服务机构,院的研发实力明显得到提升:
2007年,“生物产业新技术实验室”被认定为自治区重点实验室;2008年,经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该院设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无机化工新材料中心”被自治区科技厅认定为广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被自治区工信委、科技厅等六部门联合认定为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2009年,经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批准,该院成为“广西精细化工人才小高地”;2010年,该院又被确认为“广西千亿元产业化工研发中心”依托单位。
经过“十一五”5年的努力,该院创新平台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
转制后,经过优化重组建立的院科研中心,虽然只有30多人,但承担和完成的科研项目却比转制前多。中心主任韦少平解释说:“这是因为我们已由过去关着门搞科研,转变为现在开放搞科研,院企车间、区内外高校、科研院所都有我们可用的力量。”
转制后院职工人数少了,而院科技进步的势头未减,创新能力增强,其中的重要原因就是走出院门、步入市场,充分激发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院可应用的科技资源渠道更加广阔。
2010年11月7日,广西化工研究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广西精细化工人才小高地、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组建的“石油化工与精细化学品”联合实验室、与厦门大学组建的联合实验室揭牌仪式在该院隆重举行,标志该院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中上了一个新台阶。而这三个高水平创新机构的学科带头人,除了该院科技人员外,还有中国科学院、厦门大学、广西大学等科研院所和大学的高端人才。其中,该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广西精细化工人才小高地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由中科院院士万惠霖担任;副主任委员由中科院院士赵玉芬和澳大利亚工程学院、新西兰皇家科学院院士陈晓东担任。
走产学研合作、开门办院之路,是转制后广西化工院的重要举措。“十一五”期间,他们先后与中科院过程工程所、清华大学、厦门大学、广西大学等10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分别与中科院过程工程所、厦门大学建立了联合实验室,近三年来总计投入科技经费780多万元,实施合作项目共29项,其中部分项目已进入小试验收或中试,这些项目完成后将为该院增加新产品5~8个,新技术7~10项,新增产值1.2亿元。同时,该院与国外的科技交流也进一步加强。
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推进了院的研发工作。5年间,该院共承担科技项目161项,其中国家级12项,自治区级112项;共完成科研项目51项,其中有7项达到国内领先水平,4项达到国内先进水平,10个广西科学基金类项目被评为“优”,有5项获省级科技奖励。
现在,在广西化工院“科研—中试—产业”三个环节紧紧相扣,科研与生产结合得更加紧密,科技人员再也不是生产的旁观者。
2008年8月,院销售部人员在一次市场调查中,获知日本立邦公司对三聚磷酸铝产品有新需求后,将意见及时反馈给院,院立即组织科研中心与生产车间的技术人员共同组成攻关组,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研制生产出符合其要求的YKM555新型号产品,使三聚磷酸铝产品2010年在立邦的销量,由上年的228吨快速上升到500吨。
2009年初,农业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从保护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考虑,联合发布第1158号公告,规定草甘膦(水剂)产品有效成分低于30%的,从2010年1月1日起不准再生产,之前生产的产品在2011年12月31日后不准再销售。公告公布后,广西化工院立即组织产品改型小组,凭借自身的科技实力和知识积累,短短几个月内就拿出了符合国家要求的30%草甘膦水剂新产品,并保留了原有的增效助剂,而且效果更好。
正是得益于科研与生产的有机结合,该院牲血素、草甘膦、三聚磷酸铝等产品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成了广西乃至全国久销不衰的名牌产品。
“十一五”广西化工院成果产业化取得了显著成绩,他们以实际行动回应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郭声琨在院成立50周年贺信中的期望,向着“创建一流科技型企业”目标迈出了一大步。但在成绩面前他们并没满足,孙果宋说:“‘十二五’我们要在‘十一五’成果产业化产值翻番的基础上再翻一番。”
按照该院“十二五”规划,2015年,全院科技产值要达到4亿元,销售收入3.8亿元,利税2500万元,出口创汇1000万元:科技贡献率达到60%,自主创新能力达到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并通过股份制改革,积极创造条件,争取企业上市,为将该院建成一流科技型企业营造良好条件,为广西经济、科技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