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作者:戴木才
时间:2011年11月29日 08时42分 来源:《红旗文稿》
原文网址:http://www.qstheory.cn/hqwg/2011/201122/201111/t20111129_126347.htm
今年是“8·19事件”和苏联解体20周年。通观苏联70多年发展及其解体和苏共垮台的演变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忽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坚持和不断发展,是贯穿其中的一条重要线索,是苏共和苏联逐步失去理想之源、精神之基、价值之魂的重要原因。
一、苏联70多年社会主义的现实发展,一直没有注重建设、坚持和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为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提供了可乘空间和可乘之机
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之后,紧密结合本国实际,探索和开创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是苏联面临的历史任务。从十月革命胜利到1921年春,列宁基本上是直接把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设想运用于苏联社会主义实践。1921年春以后,列宁从当时苏联经济、政治、文化比较落后这一实际出发,探索并实施新经济政策,正视建设社会主义的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以商品经济、民主政治和文化革命为骨骼的列宁的“政治遗嘱”,对苏联的合作化问题、国家机构、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设想和重要建议,体现了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大胆探索。继列宁之后,斯大林提出一国建成社会主义论,并创建了苏联社会主义模式。
在列宁和斯大林的苏联社会主义实践发展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着重于对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一般意义上的文化建设,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主要渗透在对苏联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等的具体论述之中,虽然涉及许多具体的价值要求,例如关于生产力、生产率、共同富裕、公有制、有计划、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消灭贫穷、福利、社会发展的利益、无产阶级专政、民主、新型国家、先锋队、党的领导、文化革命、集体主义、共产主义者、共产主义新人、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全面训练的论述等等,内容十分丰富,却很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专门的阐述、提炼和概括,更少进行专门的深入研究和建设发展。
斯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执政时期(1953—1964年)全盘否定斯大林,并进而否定列宁,逐渐脱离、背离乃至背叛马克思列宁主义,使苏联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遭受严重扭曲,甚至偏离。他鼓吹“全民国家”和“全民党”理论,并从各个领域对斯大林的经济、政治、文化、外交模式进行一系列“改革”。勃列日涅夫时期(1964—1982年),一方面未能摆脱赫鲁晓夫“非斯大林化”的影响,另一方面固守战时形成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从而使苏联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发展中的一系列深层次矛盾与问题逐步暴露出来。更为严重的是,由于缺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逐渐产生了对社会主义的迷茫和困惑,开始和逐步加剧了苏联人民对社会主义的信仰危机,对苏联共产党的信任危机。
1982年,安德罗波夫当选为苏共总书记。在短短的15个月里,他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和反腐败活动,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一度为苏联的振兴带来希望,深受民众欢迎,被称为“安德罗波夫革命”和“安德罗波夫年”。但好景不长。1985年,随着安德罗波夫的继任者契尔年科去世,戈尔巴乔夫当选为苏共总书记。戈尔巴乔夫以“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理论作为指导思想,把改革矛头指向社会主义制度本身。在经济上,主张私有化,取消生产资料公有制,恢复私有制;在政治上,鼓吹“全民国家”,取消无产阶级专政,取消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实行议会民主、多党制、轮流执政;在文化上,以“公开性”、“民主化”、“多元化”和“全人类的价值高于一切”等所谓“新思维”、“新观点”取代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在意识形态领域,从极端僵化走向去“中心化”、去“一元化”,开放报禁,要求各种思想平等竞争,等等。随着经济领域私有化的推行,以及政治领域多党制、议会民主、总统制和文化领域意识形态多元化的确立,苏联完成了向资本主义制度的演变,最终走向解体。
在戈尔巴乔夫的影响和支持下,东欧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人,普遍仿效苏联,通过经济私有化、政治多党制和意识形态多元化,采取各种激进的改革措施,改变了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使改革最终完全偏离了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发生了东欧剧变,发生了“颜色革命”。
应该说,列宁和斯大林都曾看到了“除了建立在庞大的资本主义文化所获得的一切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的社会主义”,不可能还有别的什么社会主义,但实际上却未能着力这一十分重要的工作。20世纪上中叶的苏联理论家,甚至还制造了一种“社会主义价值观”与“社会主义科学论”的人为对立,认为只能从科学角度去认识社会主义,而不能从价值角度去认识社会主义。这种论调,首先从思想上主观地排除了社会主义的价值考量和价值追求,把社会主义的科学性和价值性对立起来,从而造成了苏联“现实的社会主义”从根本上忽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坚持和不断完善。这一方面使人们缺乏明确、坚定的社会主义价值追求与信仰,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产生茫然和困惑,另一方面为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提供了可乘空间和可乘之机。
保加利亚科学院通讯院士、保加利亚社会党战略研究中心主任亚历山大·利洛夫曾深刻总结了苏共垮台和苏联解体的这一沉重教训。他说:苏联和苏联共产党的灭亡,不是由于外部侵略而是遭到内部的摧毁,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则是,社会主义社会及其执政党应该坚持自己的原则、传统和价值。美国经济学家莱斯特·瑟罗也曾谈到苏联解体的这样一个重要原因:“苏联解体前后,我正好在莫斯科。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戈尔巴乔夫丧失了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试想,保罗二世今天宣布上帝不存在,明天的基督教世界将是什么模样﹖!”
苏联共产党之所以会逐步失去苏联人民的信任而走向自我解散,苏联社会主义之所以会逐步失去苏联人民的信任而走向自我解体,原因尽管多种多样,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苏联共产党和苏联社会主义没有建设、坚持和不断发展自己的原则、传统和价值,缺乏凝聚苏联人民的理想之源、精神之基、价值之魂,即缺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在苏联70多年的社会主义发展变化历程中,逐步产生了思想上和精神上的混乱、空虚,为意识形态多元化留下了空间,进而逐步为别的原则、传统和价值所占领,为别的核心价值观所占领。
二、科学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在与资本主义并存和发展中提出的一项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
在科学社会主义指导下,苏联、东欧和我国以及其他一些国家,都先后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曾一度形成社会主义阵营,结束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然而,由于无产阶级革命——社会主义的现实运动,从一开始就是以资本主义的“掘墓运动”即对立面出现的,长期以来,与资本主义一直处于“你死我活”又相互并存的发展状态之中。因此,与资本主义之间的经济实力、军事实力的对抗,自一建立起就成为社会主义生存、发展的首要任务。一直以来,社会主义国家主要致力于经济建设和经济发展,主要致力于硬实力的提升及其与资本主义硬实力的对比,主要致力于防止资本主义的颠覆、渗透和演变,而较少致力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入研究与建设,较少致力于思想力、价值力和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由此形成的结果是,一方面,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得到很大发展。在苏联70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中,由于主要致力于在经济上、军事上与资本主义的竞赛和对抗,创造了堪与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抗衡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另一方面,在苏联70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中,由于一直没有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提升社会主义文化软实力放在应有的位置加以重视,从而较少致力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和建设,一直没有提出系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较少致力于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使文化软实力一直远远逊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从而使人们对社会主义价值本质的认识以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长期处于模糊之中,极大地影响到人们对社会主义的理解、信念和信仰,影响到社会主义的具体实践,有的人甚至从核心价值观的缺失上去质疑、肢解和否定社会主义。
从苏共垮台和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历史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政党执政,并不仅仅是经济发展的问题,还有经济与政治、政治与民主、公平与效率、信念与信仰、社会管理、国际外交和国内协调发展等问题。不是哪一个方面的问题解决了,执政地位就巩固了,而是各个方面都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只要是与执政相关的政治关系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诸问题,如果处理不好,都可能危及执政党的执政地位。因为经济发展问题的解决,并不意味着思想问题的解决,并不意味着价值问题的解决,并不意味着政治问题、文化问题和社会问题的解决,发展的“机遇期”往往同矛盾的“凸显期”并存,物质文明的发展往往与精神文化上新的价值追求并存。
这就给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发展提出了一个艰巨的重大课题:执政地位的巩固,并不仅仅表现在能给人民带来好处的时候,更表现在当执政党面临困难,或者面临危机的时候,还具有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和精神纽带,能够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能够得到人民的谅解、支持和拥护。而正是核心价值观,能够超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诸多具体问题,成为感召和凝聚人民的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和精神纽带,成为人们思想上精神上团结奋斗的价值之魂和精神旗帜,始终引领、感召、凝聚、团结全体人民。任何一个执政党,都不能保证它领导经济建设不会出现低增长、零增长,甚至负增长,不能保证它执政不会面临任何天灾人祸,不会出现任何困境。
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发展进程中一个意义重大的课题。它应是在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中,根据我国具体实际和社会主义发展规律而形成的关于社会主义价值本质的根本看法和总体观点,在我国社会主义价值观、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体系中居中心地位、起统领作用。它是社会主义真理性与价值性的高度统一,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高度统一。它要科学揭示社会主义的价值规定性和价值理想,要符合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要积极承接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与价值共识和人类共同的价值理想追求,要深深扎根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和广大人民群众最广泛的价值认同和价值诉求,要集中体现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
(作者:中宣部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