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经济危机要靠怎样的产业革命
作者:赵刚
时间:2011年12月05日 来源:解放日报
自2007年开始,“危机”即成为一个全球性热词,从次贷危机到金融危机再到主权债务危机,可谓是步步深入,不断扩散。世界经济就在这些危机的重重演变中风雨飘摇,时至今日仍是阴云笼罩,前途迷茫,鲜有哪个国家或国际机构能够对经济复苏作出具有说服力的预测。
在市场低迷、高失业率的重压下,各国纷纷走上了应对经济危机的探索之路。除了强化金融监管这一对策外,经过多方反思,以创新驱动发展的观念逐渐显现,并成为各国共识,如欧盟委员会推出了“欧洲2020战略”,奥巴马政府发布了“美国创新战略”,俄罗斯制定了“2020年创新发展战略”等。创新已成为应对经济危机的救命稻草,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
各国之所以会行动一致地快速瞄准创新,主要是从历史中汲取了经验教训。从1764年的英国工业革命到目前,人类社会已发生了大约25次全球经济危机。尽管每一次危机的“导火索”不尽相同,造成的影响程度不等,但最终基本上都是通过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摆脱了经济衰退。尤其是美国,借助创新,从几次经济危机中实现了“凤凰涅?”。例如,1857年的经济危机率先在美国爆发,但是通过引领以电气革命为标志的第二次技术革命,美国经受住考验,经济实力跃居世界第一;1929年的经济大萧条重创了美国经济,但通过原子能、电子技术、空间技术等科技领域的突破进而带动产业革命,美国奠定了超级大国地位;1987年的经济危机再次冲击美国经济,但通过信息技术革命,美国经济转而进入了长达十年之久的“新经济”阶段。
可见,应对经济危机要靠创新,靠推动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实现经济增长。这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规律。那么,究竟应该选择怎样的技术和产业进行突破呢?最直接的一种做法是借鉴美国的经验。这有几个原因:一是美国已有多次成功把握技术和产业发展方向的经验;二是美国当前仍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创新能力,其引领作用不容小视。
美国在应对经济危机时的产业选择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产业直接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国家安全,对带动经济社会进步、提升综合国力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如1857年经济危机后,美国致力于电气革命,推动了交通运输业、通讯业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美国的经济地位;而1929年经济危机后,美国又大力研发原子能、空间技术等,全力提高军事实力,以保障国家安全。
二是产业在市场、产品、技术、就业、效率等方面具有巨大的增长潜力,而且这种潜力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是长期的、可持续的。如美国大力发展太空技术,之前主要是基于军事考虑,目前开始向经济领域进行转移,可见之前的目的并不是急于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更多地是为了争夺长远利益。
三是产业关联度大、渗透力强和辐射面宽,具有极强的前向效应和后向效应,与其他产业之间有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如当前美国大力发展新能源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产业崛起将引起电力、建筑业、汽车业、新材料行业、通讯行业等多个产业的重大变革和深度裂变,生物技术则将引发医药、农业、能源、材料等领域新的产业革命。
对于我国而言,由于与美国处于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也有较大差距,因此不能完全照搬美国的产业选择,但可以将其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依据。从实践来看,我国提出的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既符合前面所总结出来的三方面特征,也充分考虑了我国经济、技术、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是应对经济危机的一种科学选择。
总体来看,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仍保持了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但是也深受危机的困扰,因此,需要加强和巩固创新的战略地位,大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以期引领新一轮的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至少不能被甩在后面。从乐观的角度来讲,危机中常常孕育着生机和希望,我国若能把握住这次机遇,就有可能实现新发展。
在这一过程中,我国要努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创新。技术革命是产业革命的先导,只有率先在技术领域实现重大突破,才能抓住产业发展的先机,这就要求我国要继续加大相关领域的研发投入,吸引和培养高端人才,切实提高国内研发机构的技术创新能力。
二是要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成果转化。多年来,科技成果转化不利一直是我国科技发展的顽疾。据报道,发达国家的科技成果转化率是80%,我国仅为25%,真正实现产业化的不足5%。为扭转这一局面,我国政府可以考虑设立相关领域的成果转化引导基金,以推动技术迅速转化成生产力,从而成为经济增长点。
三是要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从国际社会来看,中小企业被认为是创新和创造就业机会的主要动力,将这些创新技术推向市场将有助于刺激经济增长。在经济危机的形势下,美国、日本、德国、韩国等均出台了优惠政策,扶持中小企业。在我国,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吸纳就业等方面的作用正日益加强,也需要给予倾向性的政策支持,以对经济增长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