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第五产业 >> 文化艺术 >> 中国发展版图上的文化崛起

中国发展版图上的文化崛起

作者:张晓林

时间:20120213   来源:文汇报  

 

 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为标志,我国迎来了文化改革发展的高潮,《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面世,反映了我们思想文化的自觉,反映了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自强。早在几十年前,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这一预言,在今天变成了现实。

  为什么在新世纪新阶段思想文化意识如此强烈,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要求如此迫切,文化的主动性、创造性如此空前高涨?显然,这不是靠一些学者和文化人的呼喊和努力所能形成的,也不是靠领导者的心血来潮和主观臆想所能解释的,其深厚的根源在我国经济社会的土壤之中,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

  经济发展是文化繁荣的基础

  如果把文化作为改造物质世界过程中的精神成果的总和,那么文化无疑是物质世界的派生物,是第二性的,是受物质世界发展支配、制约和决定的。在物质匮乏的状态下,很难谈文化的发展繁荣;物质生产的发展会带来文化的发展,但未必就是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只有经济腾飞、物质生活走向富裕,才会引发和推动社会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这几乎是带有历史规律性的现象。从这个视角审视问题,就不能不看到,上世纪80年代初期改革开放刚起步,整个社会处在脱贫致富、解决温饱问题之中。在贫困的挤压下,人们忙于解决吃穿住行等生计问题,既无精力、也无财力涉足精神世界的文化生活,文化的需求受到严重压抑,文化发展受到严重制约。随着经济发展,物质条件改善,我们逐步摆脱贫困,被禁锢的精神世界得到解放,文化欲求和渴望也一步步释放出来,社会文化生活不断活跃升温。但把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为时代重大课题摆在人们面前,成为现实的紧迫任务,则是在今天的环境和条件下才成为可能。

  今天,我们已经实现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正在向全面小康迈进,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国际地位大幅提升,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外汇储备世界第一,人均GDP4000多美元,处在工业化的中后期。一个快速发展的中国在东方崛起。这首先是经济的腾飞,但意义又远远超越了经济,为文化发展繁荣创造了巨大空间,提供了坚实基础和强劲拉动。这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社会整体解决了温饱、整体实现小康,物质生活的改善和提高,使得人们摆脱了贫困的重压,精神世界得到空前解放,求知识、求科技、求审美、求文艺、求娱乐、求健身、求旅游的文化欲望如井喷般地涌流出来,汇集成强大的文化需求浪潮;另一方面,物质生活的厚实和财力物力的丰盈,也为人们选择、参与、享受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提供了现实可能。有关数据表明,我国城乡恩格尔系数都降到了百分之四十以下,这有力地说明随着经济发展和腾飞,人们用于基本必需品的生活费用比例越来越少,精神文化生活的扩展是显而易见的。近几年,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跨越式的快速发展,各种博物馆、纪念馆、图书馆、文化宫、展览馆对社会免费开放,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超过23%,所有这些印证了文化建设的异军突起。据推算,在人均GDP4000美元以上时,社会文化消费应是四万多亿美元,而我国现在仅是一万多亿美元,文化发展和消费的潜力还很大。

  不难看到,经济建设是兴国之要,同时也是兴文之要,我国文化发展的勃兴,其深层次根源和强大动力在经济领域,经济腾飞为文化发展创造巨大空间,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增强之后的必然结果。

  知识经济时代彰显文化的巨大伟力

  除了经济根源之外,我国兴起文化建设高潮,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还有外部时代背景的原因。

  从外部角度看,当今时代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或者信息时代,知识、信息、科技、文化、智力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分量和作用越来越大,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以知识和信息为基础,知识信息发挥了决定性作用。在世界经济格局中,一些举足轻重的主要发达国家,之所以发达和实力雄厚,就在于完成了工业化,进入后工业化时代即知识经济或信息时代,以知识经济或信息为特征的第三产业服务业占了国民经济的大头。这些国家拥有发展优势,引领发展潮流,关键就在于占据了知识信息的制高点,具有知识信息优势。

  我们通常说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资源”,就是对知识经济、信息时代条件下的经济社会发展的真实写照。这不仅仅是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突飞猛进,更重要的是标志着生产方式正在发生历史性变革。生产力发展从主要依靠资本、土地、矿山、资源等有形生产资料,正在向主要依靠知识、科技、信息、智力特别是人才转变。生产方式历史性变革的最大特征,就是文化和经济一体化,文化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文化与经济日益交融,文化的经济功能明显增强,经济的文化含量不断提高,文化资源成为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源,文化创意成为价值创造的重要环节,文化形态的无形资产成为市场竞争的关键力量。一方面,网络信息、动漫影视、出版发行、广播音像、博览会展等文化产业如火如荼、方兴未艾,形成引领未来的新兴战略性经济支点;另一方面,商品中的文化因素越来越多、越来越高,成为决定商品质量、信誉、价值、市场份额的核心要素,跨国公司巨头依靠文化品牌和科技创新,分割占领市场,控制产业经营,巧取积累财富,就证明了这一点。

  在这里,与其说是经济因素还不如说是文化因素带来了价值、市场和财富。在世界财富排行榜上,尽管巨头公司的排名总是在变化,但一个不变的发展趋势则是,以IT为标志的知识产业、文化产业、科技产业、生物产业迅速发展壮大,位次不断前移,取代了不少传统产业。美国贸易出口排在第一位的是文化科技产业,超过航空工业;日本、英国、法国同样有着发达的文化产业,其产值远远超过了很多传统工业。

  正如《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的:“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自觉把文化繁荣发展作为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重要内容,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这就明白无误地表明,坚持文化的繁荣发展就是坚持发展这一硬道理,就是坚持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里,除了文化本身是发展的内容、发展的需要以外,更重要的是文化已成为发展的内在动因。

  我国正处在现代化、工业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中,但又是在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背景下展开的,这不仅不能避开和疏离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的时代潮流,而且必须把工业化和信息化结合起来,用信息化引领和推动工业化,完成时代赋予的工业化和信息化同步进行的双重任务。这是我国现代化、工业化不同于以往历史的一大特征。这样的客观情势决定了我们在现代化、工业化进程中,格外重视知识信息的作用。新时期以来,从唱响知识就是力量到确立科教兴国、人才兴国、创新型国家等国家战略,再到提出学习型组织建设、学习型社会建设,就十分清楚地反映了我们对文化和知识信息高度重视的思想历程。虽然,提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始于今天,但重视文化建设、重视知识信息的价值和力量却是我们一以贯之、坚定不移的方针政策。这是难能可贵的文化自觉意识,这种文化自觉意识是我国文化崛起和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主观先决条件。正因此,我们才有了今天文化发展新局面的开创,文化建设井喷之势的形成,正所谓日积月累、久久为功,“蓄之以久,其发必速”。可以说,知识经济、信息时代的到来是我国现阶段兴起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一个极为重要的外部条件。

  “以文化人”助推生产力再解放再发展

  经济腾飞和知识经济到来,从内部外部推动了我国文化的发展繁荣,此外,还有一个重要方面不能忽视,这就是人的因素的凸显呼唤“以文化人”的文化东风,“以文化人”成为助推生产力再解放再发展的关键因素。

  从内部讲,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经济腾飞带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无可置疑,但也面临着无法回避的严峻问题:资源短缺,环境压力加大,经济与社会、城乡、地区、人与自然之间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日益尖锐,这使得科学发展和发展方式转变的问题突出出来。

  从外部讲,知识经济的到来,彰显了知识、文化、科技、智力的强大威力,也冲击着旧有的粗放型发展方式,这又加大了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外在压力。很显然,依靠资本、资源、环境的投入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已经难以为继,必须向集约型发展方式转变,向科技文化、管理创新和人的素质的提高要生产力。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本质、最具决定性的因素。在知识经济时代,人的因素、人的科技因素、文化因素、综合素质因素更加凸显出来。

  经验表明,经济社会的发展、生产力的推进,已经从人的外部转向人的内部,从人外部世界的资本、资源转向人内部世界的知识和智力,从物理机械力量转向文化信息力量。一句话,就是人的内在素质的高低影响和制约着生产力发展,要发展和解放生产力,就必须提高人的素质。

  人的素质怎样提高?归根结底要靠教育和文化,特别是靠“以文化人”的文化力量。“以文化人”,说到底,就是通过文化的洗礼和作用,使人不断自我丰富和提高。也就是说,用文化学习各种知识,进入职场、从事工作、追求事业、掌握技能、钻研创新、协调家人和社会人际关系,熟悉和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愉悦身心,完善人格,实现充实、提高自我的目的,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和有用人才。文化是人的伴身物,围绕人而展开,为了人而发展,各种文化样式、文化业态层出不穷、快速发展,其真谛就在这里。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人的因素越突出,对文化的需求就越大,文化发展繁荣的前景也就越宽阔。随着科学发展和转变发展方式的拓展,人的因素更加凸显,因而呼唤“以文化人”的文化东风也就更加强烈,由此也就成为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强劲动力。

  人口众多是我国的基本国情,这是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人口多既可以是优势,也可以是劣势,关键在于人口的素质。从上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有改革开放政策,有较多资源和人力成本较低,加上吸引外资和技术,形成发展优势,我们赢得30多年的快速发展。但是,随着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劳动力成本上升,特别是老旧夕阳产业淘汰,新兴朝阳产业上升,劳动力素质问题越来越突出。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环保、海洋、航空航天等新兴产业需要大量具有科学技术文化的人才;钢铁、石油、煤炭、建筑、农业等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也同样需要大量高科技文化的人才;发展壮大的第三产业金融、物流、证券、律师、会计、评估等服务业更需要大量专业知识的人才。

  在科学发展和转变发展方式进程中,劳动力素质成为制衡全局、决定全局的关键问题,成为决定科学发展和转变发展方式快慢成败的第一重要的问题。人们所诟病的经济社会领域频频出现的诚信缺失、道德滑坡等问题,也说明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是一个紧迫问题,这同样强烈呼唤着大力发展思想道德文化。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营造和形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的浓厚文化氛围,以文化人,无疑是提高人的素质的治本之策。这不仅会有力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推动科学发展和转变发展方式,而且也会有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和道德文明水准的提升,从而向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大步迈进。

  (作者:《求是》杂志总编辑)
更新时间:2012-02-27 09:55:36
评论列表
评论/留言区
您好,请在下面输入您想发表的评论内容。
 
文化艺术 发布作品,需求定制艺术作品
首页 < (42/45 共 1987 篇) > 末页
技术转移 一般管理 建筑保温材料 农林 茶叶 太阳能 仪器仪表 农业 育苗 建筑施工机具 家居日用品 安全 标识 安全防盗装置 安全座椅 工业新工艺 节能照明 医药新品种 组方新药 半导体照明 体育器械 高性能分离膜材料 生活旅游用品 安全报警器 动力能源传输开关控制技术 风力海洋生物能源技术 安全保险装置 安全用电保护 工业 净水器 冶炼与铸造技术 医疗器械 材料 亲水性材料 装饰材料 工业安全控制 可控温节能技术 发电装置 生物基材料技术 农业机械 食品安全加工技术 家居洁具 保健 低碳设计新型 建筑材料地板 建筑陶瓷 环境净化 信息安全技术 空气净化 林业器具 传感器及其应用 家居环境水电卫生装置 家居饮水机 清洁能源技术 电池 先进复合材料 服装面料 材料 导电纤维 服装功能性材料 建筑阻燃材料 新医术 银行管理 诊断方法 人身安全技术 材料管材 工业机械锅炉 工业摸具 生活用品 农业 机械 安全防滑带 建筑设计新型 文化艺术工具 工业机械挖掘机 家用电器 商品包装和贮藏技术 工业自动机床 工业配件 供热能源 建筑框架材料 动物养殖技术 新型或微观马达和发动机 公共安全技术 发电技术 食材制作与存储 特殊环境建筑设计新型 低碳排放技术 农牧兽医配方制剂及服务技术 信息技术信号与编码 启动开关控制 环保设备 工业交换器 家居文化艺术 家居新技术 城市服务网络 娱乐及玩具器具 工业汽轮机 工艺设备机具 诊疗改进技术 科技种植 人体健康功能恢复医术 监测传感器 非金属建筑材料 传统革新技艺 安全保护品 糖果及酒类制品加工技术工艺 建筑施工技术 建筑设计新型 文化体裁制作技术 野外勘探技术 新技术车辆及配件 品种产业化技术 为保护财产和人身安全的服务方案 工业库存与调度 医疗技术和硬件新技术 系统装配技术 服装设计 计算机硬件技术 文化艺术传播技术 安全刹车装置 安全公共管理 面包糕点复合食品 纺织用纱线罩布皮革及填充物 农活技艺 传统艺术 安全与抗灾救护 工业磁仪器 离合装置 环境工程技术 个人活动辅助器具 有关人身健康和提高智力效率的技术 水资源利用技术 包装器械工具 再生资源生产技术 工业汽轮机内燃机 清洁能源技术 保健品 工业新型设备技术 医疗鉴定改进技术 电器终端 教育管理设备器具 运输装备 建筑设计新型 原创制作技术 绿色农林规划 观测观察 化工制剂配方 烹饪设备 天然材料节约技术 工业新工艺 纳米材料 环境工程技术 仓储平台器械工具 安全汽车防盗 自行车自动器个人活动辅助器具 工业磁仪器磁选设备 旅行及户外保护 水电网络 节水农业 水土保墒技艺 家具木、竹、环保制品材料 科技管理技术 技术性医疗方案 体育运动用品设计 医药药材加工储存 保健用品 光电信号技术 脱脂净化 运输设备运筹管理 健身用品 安全标志 安全与抗灾救护 防病思想 服装设计 家务燃灶新技术 自动检测技术 环保家电 防疫技术 环保产品 服装工艺 城市服务设施 家用电器新技术 农业 机具 信号控制传送检测控制技术 家居洁净技术机具 食品标准控制技术 养殖技术 环境 净化 家居 生活用品 安全 保险装置 建筑 设计 管理 食材及添加材料 清洁能源技术 安全与抗灾救护 清洁能源技术 电器终端 建筑设计新型 工业新工艺 环境工程技术 运输设备运筹管理 安全与抗灾救护 服装设计 清洁能源技术 安全与抗灾救护 食品安全加工技术 环境工程技术 量子通讯
 
网络链接(KSN) 友好的连接联盟,让更多人知道你合作成功 大专院校 研究院所 产业公司 科技园区 协会事业 期刊网络 服务博览
本网域名: www.知识产品网.com,www.zhishichanpin.com,知识产品.中国,www.diwuchanye.com,第五产业.中国,集创.com,自版.中国,ipr品牌.中国,cnd5.cn,cnd5.net
友 情
链 接
     网站介绍     服务协议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