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现实主义的理想底色
作者:郭国昌
时间:2012年03月02日 来源:人民日报
现实主义文学植根现实,直面社会,在强调客观、真实、深入的同时,一直没有放弃寻求精神超越的理想主义情怀和理想主义精神。所以,现实主义不仅表现现实,也放眼未来,不仅引人反思,也催人向上。这层积极、温暖、厚重的理想底色已经成为现实主义的内在品格。
在我国当代文学的发展进程中,现实主义因其与国家命运和民族灵魂的密切联系而成为最有活力的文学潮流,并且形成了紧扣时代生活、关注民生疾苦、探索人生境遇的直面现实的文学传统,表现出了追求社会进步、放眼人类未来、寻求精神超越的理想主义情怀。可以说,现实主义在直面现实的同时,始终充满着厚重的理想底色,理想主义已经成为现实主义的内在品格。然而今天,这一层理想底色变得越来越黯淡。全媒体的时代语境、市场经济的社会背景、大众文化的生存氛围使得理想追求变得十分难得,相应地,现实主义在当下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性也日渐被忽略。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当我们回过头来,重新认识现实主义的生命力的时候,不得不去擦亮现实主义的理想底色,重建现实主义的理想精神。
人文关怀与精神超越
理想底色的本质要求
注重理想精神的表达是一切文学创作的必然选择,这是由文学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文学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产物,更是人类寻求精神完善的诗意表现,因此,创造完美的精神世界是一切文学活动的基本目的之一。文学对理想精神的追寻是以人为对象的,正如康德所说:“只有‘人’才独具美的理想,像整个人类尽在他的人格里面那样;他作为睿智,能在世界一切事物中独具完满性的理想。”
现实主义作为能够直面社会生活和展现生存境遇的文学潮流,更需要通过揭示社会变革方向和提升人类精神情怀的方式来追寻人生的理想,从而对人们日渐粗糙的灵魂世界以情感上的浸润和境界上的提升。现实主义因为这种理想精神的存在而表现出了鲜明的人文关怀性和精神超越性。
尤为重要的是,现实主义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典型化原则可以通过艺术典型的创造来凝聚崇高的时代精神,在艺术典型的塑造中发现社会变革的内在动力和人文精神的基本流向。如巴尔扎克所说:“艺术家的使命就是创造伟大的典型,并将完美的人物提到理想的高度。”现实主义的艺术典型创造过程就是文学的理想精神的回归过程,现实主义艺术典型无疑可以成为引领社会进步的时代模型。
凝聚时代精神与提升文学功能
理想底色的现实复归
在我国全面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关键时刻,强调现实主义的理想精神具有无可替代的特殊意义。一方面,基于前文所说的典型化原则,弘扬现实主义的理想精神有利于凝聚崇高的时代精神。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市场经济发展带动大众文化潮流勃兴,文学在社会生活中的中心地位逐渐丧失,现实主义的理想精神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放逐崇高曾经一度成为一种文学时尚,现实主义不再是文学家从事文学活动的主要选择,其所包容的文学理想已经变成了“过去时”。然而,历史已经证明,完全放弃了人的理想追求,现实主义的探索就会失去方向,它对于时代的把握和书写就会陷入个人化、琐碎化甚至庸俗化的泥淖,不仅不能凝聚反而是涣散了时代精神的表达,这成为今天重振现实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因。
另一方面,坚守现实主义的理想精神有助于确立和提升文学在当下社会的功能。文学是因为人的活动而产生的,全媒体时代的到来既为人的社会生活和文化消费提供了便利,也革新了人们的书写方式和文学表达手段,如近些年网络文学的发展就对传统文学的生存空间构成了极大的挑战。但是,人的生存方式的雷同导致了经验的单一匮乏,再加上技术时代文学的即时性、消费性、可复制性特点,当下的很多文学创作并没有发挥它所应有的功能。现实主义无可替代的影响力在这个时候应该得到重视,它以自己的精神深度,在浮躁的大众文化时代为人们的心灵世界提供抚慰;以自己的直面现实性,使文学家穿透现实生活和社会矛盾,看到人生中阴暗和丑恶的一面,把文学创作变成一把现实批判和人性解剖的利器;更为重要的是,现实主义的社会功能不是止于简单的批判和否定,还会从人的精神需求的高度进行必要的引导和提升。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现实主义理想精神的彰显就不仅是单纯的未来期许,更是一次文学功能的复归。
现实性与群众性
理想底色的使命担当
现实主义的理想底色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点的,现实性是现实主义理想精神的根本。文学作为人类把握现实世界和历史意识的诗意方式,是以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为中心的,现实生活是文学活动的出发点。与其他文学潮流相比,现实主义更注重对当下生活的挖掘,只有植根广阔的现实生活,在对普通民众喜怒哀乐的生存境遇的关注中,才能把握社会生活的精神流向,穿透琐碎的平庸生活的遮蔽,完成对人生理想的诗意表达,并从中获得人类精神的永恒性。
现实主义的理想底色是以大众需要为目标的,群众性是现实主义理想精神的基础。“一切进步的文化创作生产都是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现实主义的理想精神既不是虚无缥缈的无根据幻想,也不是作家个人的游戏性虚构,而是对普通民众的现实需要的有益引导,是广大群众人生境遇的精神提升,是离不开老百姓的精神基础的。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既有日常的物质需要,也有持久的精神需要,而现实主义的理想精神是与人的精神生活联系在一起的。因此,群众需要决不是简单的物质层面的文学作品的供给问题,而是涉及人的精神世界的复杂性,强调现实主义的理想底色就是要充分注意到广大群众精神需求的差异性和复杂性。当然,以群众需要作为现实主义的理想底色的出发点决不意味着一味迎合群众,使文学堕入低俗化、媚俗化和庸俗化的深渊中,而是在把握当前文学发展的潮流中,抓住现实主义的理想底色的根基,提升广大群众的审美趣味,让广大群众在享受文学作品带来的快乐过程中真正感受到现实主义的精神力量。
注重引领与审美追求
理想底色的自我完善
现实主义的理想底色要注重主流价值的引领,形成社会普遍认可的价值体系。现实主义文学的直面现实不仅要求作家以强烈的责任心和主观能动性介入现实,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中发现社会进步的精神力量,更要求作家在融入普通民众生活的过程中发现真善美,创造一种求真、向善、审美的文化语境。现实主义的理想精神就是要以国家命运和民族精神的发扬为旨归,在社会文明和人类进步的坐标体系中,找到具有鲜明历史感和时代感的价值基点。当代文学现实主义的理想追求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尽相同,在经历了为革命政治的极度宣传化和为自我意识的极端个人化之后,当下文学创作的现实主义理想底色不能不以社会和个人的同步发展与个人和民族灵魂的相互重铸为中心,不能不回归到发挥现实主义理想精神的引导功能上来。如鲁迅所说:“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现实主义的理想精神就是时代变革中的心灵“灯火”,是每个人所需要的。
现实主义的理想底色发挥引领作用的基础是完善自身的审美属性,通过文学自身的审美内涵增强现实主义的精神力量。现实主义虽然强调客观写实,要求勇敢面对、真实大胆地书写现实生存。然而,任何文学都是一种艺术的创造,现实主义不仅不排斥而且要求在客观写实的前提下强调艺术风格的创造性。因此,现实主义的理想底色不是文学创作过程中生硬添加的 “光明的尾巴”,而是凭借作家创作的完美艺术形式显现出来的,是人类良知和精神情感由内而外的逐渐释放,散发着历久弥新的香醇芳香。这就要求文学家的主体精神投入,将理想精神寄寓在优美的艺术形式之中,只要人类的真善美的精神良知不消亡,现实主义的理想底色就不会黯淡。
现实主义的理想底色中最有分量和最有价值的色彩应当是关注当下中国人的生存境遇,展示中华民族的灵魂心史,直指人心的同时执着地坚持精神追求。在一个价值多元的时代里,坚持这样的理想精神当然是艰难的,但它对于这一时代的功能和价值又是不可替代的,唯有擦亮理想底色的光芒,现实主义文学才能有持久的生命力和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