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科成果价值,谁说了算
——“思勉原创奖”的创新探索
发布时间:2012年05月14日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记者 张焱 颜维琦 曹继军
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一项研究成果是不是有价值,它的学术贡献有多大,由谁来评判?用什么尺子来衡量?如何衡量才科学?“不是评奖,而是评人”,“不是突出学术,而是社交公关”,“近亲结派,举内排外”……近年来,在各种学术评价中,重人情拉关系、本位主义、门户之见等不良现象屡见不鲜,重数量轻质量、重形式轻内容,评价主体缺失、评价标准含糊、评价过程不透明等问题亟待根本扭转。
前段时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意见》发布,再度引发热议。如何从根本上改进学术评价机制?华东师范大学早在十年前就着手酝酿,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的“思勉原创奖”引起越来越多学者和研究者的关注。
用“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评奖
2011年9月,在全国首届“思勉原创奖”的终评现场,一位旁听的青年学者用“严苛不逊诺贝尔奖”来评价“思勉原创奖”。
这并非少数人的溢美之词。南京大学张宪文教授是首届“思勉原创奖”评审专家委员会的20位专家之一。他说:“‘思勉原创奖’实践了新的评审制度,无疑是一个创新。整个评审过程全部公开,任何人在事前或评审过程中均无法操纵,极大地体现了学术评审的公平合理精神。”
教育部社科司有关负责人在听取评奖准备工作的汇报时感叹道:“这样严肃、认真的评审机制,无疑对端正学术风气会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这是怎样一个“严苛”的奖项?能否匡正现今学术评价的种种弊端?
时任华东师范大学社科处处长的许红珍参与了这一奖项从最初酝酿到落地的全过程。她告诉记者,早在2002年,华东师范大学在落实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时,针对我国学术研究创新性不足的现状,就萌发了设立“原创奖”的想法,“学术评价机制的创新与学术创新同样重要,没有评价机制创新的土壤,学术创新之树将难以枝繁叶茂。”
历经6年的反复讨论、演练和不断补充修正,2008年“原创奖”在华东师范大学进行了首次评审。三年后,以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吕思勉先生命名的“思勉原创奖”,在教育部的支持下开始面向全国组织评选,力求填补我国人文社科领域长期以来缺少权威奖项的缺憾。
在评选机制和方法上,“思勉原创奖”环环相扣、严谨周密,对以往有些评选作出了有力反拨:
首先,邀请20位文史哲著名专家,每人推荐一项原创性成果,以“观点新颖、见解独特、填补空白、载入史册”为标尺,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公示;随后,在全国范围内随机邀请100名同学科学者实名填写问卷,问卷范围包括“对本成果的了解情况”、“该成果研究工作中的新意所在”、“该成果的学术水准”等10个问题,以此调查其在同行中的知名度和认可度;此外,文史哲各学科各请5位专家共同审读并给出独立评判,反映该成果在专家心目中的创新程度。这些评价意见最终都以实名的形式送到评审现场作为参考,再由20位评审专家打分,平均分前5名者获提名奖,再经过票选,获三分之二投票通过者才能最终获奖。
有意思的是,终评现场也向青年学者、学生和媒体开放,旁听者可与评委互动,发表意见,整个评审过程无一不公开,无一不透明,全部采取实名制,置于公众监督之下,既防止参与评审的学者因为匿名而“太随意”,也杜绝了“暗箱操作”的可能性。
什么样的成果称得上“原创”?
不同于当下不少人文社科评价注重数量、忽视质量,“思勉原创奖”以学术成果的内在价值作为评判标准,率先树起了“原创”的大旗。
什么是原创?原创的标准如何界定?华东师范大学杨国荣教授认为,作为人文研究的目标,原创的实质志向是形成“具有学术积累意义”的研究成果,原创的意义在于承前启后。
许红珍告诉记者,在设计同行评审问卷时,如何准确描述“原创”颇费了一番心思,最终明确了从“提出新选题”到“形成新的研究范式”等几个层次。
张宪文认为,“原创性”的概念涵盖了学术观点的创新、研究方法的创新、观念意识的创新和学术理论的创新等几个方面。对原创性的张扬,将有利于改变我国学术界存在的急功近利、抄袭剽窃、学术水平低下等不良风气,进一步产出高水平的具有较大原创性的精品力作。
在终评现场,针对一部著作的原创性到底有多大,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以《美的历程》为公众所熟知的李泽厚,在首届思勉原创奖17部候选著作中独占两部,分别是《美学四讲》和《哲学纲要》。有85%的同行测评认为《美学四讲》是“所在研究领域中最杰出的成果”;而一位通讯评审专家则在书面意见中直言此书“不是首次出版,是旧作剪贴与修订”。
现场专家也并非众口好话。来自文学、史学两组的一些专家认为《美学四讲》的学术影响已在哲学之外,上世纪80年代形成的阅读记忆至今无法抹去。有的哲学组专家则说,李泽厚在特定时代的影响是同代学者无法比拟的,但20多年后看来,其学术观点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最终《美学四讲》得到83.25的平均分,名列第七,未进前五。
田余庆所著《东晋门阀政治》则以超过92分的平均分排名第一,全票通过夺得首届思勉原创奖。百位同行学者中的知晓率为100%,其中58人阅读过全文。评审专家认为:“作者开创了政治史研究的一种新视角,对相当数量的中青年史学工作者形成了重要影响”,“本书对中国古代史研究具有示范作用,对传统史学研究方法的运用臻于完满”。
原创奖,能否助力原创?
首届“思勉原创奖”评选结果公布后,人们欣喜地发现,评出的都是改革开放以来人文社会科学各个领域的扛鼎之作。也有人表示担忧:“思勉原创奖”评出来的都是德高望重的“大家”,没有中青年学者入围,感觉像是“终身成就奖”。
评选结果再次印证了“原创”之难。许红珍告诉记者,“思勉原创奖”在设计时特别考虑到中青年学者,凡45岁以下入围提名奖,而投票未能通过者则入选为思勉青年原创奖。
在复旦大学裘锡圭教授看来,“原创”说到底就是“创新”,而欲创新,要饱学传统、“观其会通”,要接受和批判新的思潮,同时要有独立的思想。
四川大学项楚教授认为,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前人的成果不会因为后人的研究而变得没有意义,而是共同为学术的殿堂添砖加瓦。不可为原创而原创,产生“原创焦虑”。
多位受访学者认为,思勉原创奖的意义不仅在于学术成果、学术荣誉的评价机制创新,更重要的在于评奖活动对学术研究、学术活动本身创新的推动作用。
在评奖过程中,每件成果邀请100位同行专家问卷评审,以及种种严苛得近乎繁琐的评审程序,事实上也是一次对学术共同体建设的无形推进,对原创精神的一次大张旗鼓的张扬和引领。
杨国荣说:“我不仅将此次获奖看做学术共同体对相关研究工作的肯定,而且更愿意将它理解为学界同仁对走向原创研究的一种激励和期望。”
中国社会科学院王树人教授是首届思勉原创奖的评审专家委员会主席,他认为:“现今是一个没有权威、缺少大师的时代。通过一种公平公正、公众认可的方式,集合多方智慧,树起一个人文研究的评奖样板,对国内文史哲学界具有示范意义。”
也有学者提醒,“思勉原创奖”在学界已经引起一定的关注,肯定会对学术研究产生一定影响,但其对学术本身的影响还是有限。从根本上推动人文社科领域的创新,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