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从历史深处走来
作者:李 准
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发生的第一次划时代的伟大历史事件,孙中山是20世纪改变中国命运的三大伟人的第一个。正是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几千年的封建帝制,揭开了中华民族独立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新篇章。近百年来,以辛亥革命为题材的各种文艺作品包括影视作品已陆续出了很多,遗憾的是还没有一部正面地完整地真实反映辛亥革命的大型史诗作品问世。令人高兴的是,在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即将到来的时候,著名作家和影视编剧王朝柱的大型电视连续剧文学剧本《辛亥革命》创作成功了,顺利通过了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影视创作领导小组的剧本审查并获得很高评价。
我以为,王朝柱的《辛亥革命》不仅内容多分量重,而且在辛亥革命题材文艺创作特别是影视创作中实现了多方面的突破,在真正史诗品格的铸造上取得了多方面的成绩:
其一,剧本以宏大的历史视野第一次正面地完整地真实地形象再现了从1905年到1916年以辛亥革命为核心的历史风云。它以历史发展走向为纵线,以代表性重要历史人物的活动为纽带,以重要历史事件为关键点,从《苏报》案和同盟会成立开篇,围绕着邹容之死、《民报》创刊、陈天华蹈海、留日学生分裂、同盟会与保皇派论辩、袁世凯小站练兵和彰德秋操、清廷立宪活动、同盟会内部风波、孙中山海外筹款、徐锡麟刺恩铭、秋瑾就义、镇南关起义、马笃山大捷、光绪和慈禧之死、袁世凯回籍、七人暗杀团和汪精卫刺摄政王、黄花岗起义和林觉民等起义、武昌首义、汉口和汉阳保卫战、孙中山回国和被起义十七省代表选为大总统、孙中山领导制定《民元约法》、南北议和、清廷退位、袁世凯“当选”大总统、孙中山北上与袁世凯会谈、议会风波和宋教仁被刺、二次革命及其失败、孙中山与宋庆龄结婚、袁世凯称帝与讨袁战争等等从容写来,纵横捭阖,完整而又真实,堪称一部形象的辛亥革命教科书。读着剧本就仿佛走进了辛亥革命的历史。这在当前同类题材的创作中是仅见的。
其二,深入把握历史,在正确处理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的关系上达到了新的高度,创造了新的经验。一个时期以来,历史题材创作中的戏说风、胡说风越来越甚,乃至连重大历史题材创作中也出现了离历史越来越远、历史文化含量越来越稀薄的现象,除了缺少对历史的敬畏态度,就是一些编剧缺少起码的历史修养造成的。王朝柱则不同,他既是作曲家和著名编剧,又有着几十年钻研中国近现史的深厚功底,并出版过多部史传作品。他写的影视剧一向以深入把握和反映历史见长,这次写《辛亥革命》更是集几十年积累于一剧,在有关史实的分析上达到了可以与最权威史学家讨论的地步。细读《辛亥革命》剧本会发现,不仅所有历史背景的交待、对所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写,其基本尺度和主要情节都能经得起与基本史实的认真的对照,所有真实历史人物特别是重要历史人物的文化定位和性格描写都严格忠于史实,而且,真实历史人物自始至终处于叙述中心和戏剧冲突的中心,虚构人物很少,其中除根据几个人物原型虚构出来的仲清这个形象有些台词,其他虚构人物的台词和戏份更是少之又少。为了把戏写得集中,编剧把次要历史人物和次要历史事件的时空关系和对应关系作了一些改写,还都在每集的后面作出说明,敢于和能够做到这一点的,我知道只有王朝柱一人。按照“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创作原则,王朝柱的虚构主要在两个方面下功夫:根据揭示主题和刻画人物的需要,对浩如烟海的史料进行取舍、剪裁、概括和艺术提练,以完成叙事的行云流水和冲突的波澜迭起;遵从历史逻辑和人物性格逻辑去虚构精彩的细节描写,以实现从历史到艺术的深度转换。正因如此,历史与艺术、史实与虚构真正做到水乳交融,互为支撑,为剧本的历史美学品格独步文坛,提供了新的启示。
其三,以孙中山的活动和命运的中心视点来结构全剧,真正实现了以孙中山为第一主人公的辛亥风云的艺术呈现。辛亥革命前后,孙中山的思想和主张是全中国的精神制高点,辛亥革命的准备与实施进程,是以孙中山为主要领袖、以孙中山的主张为旗帜的。然而,由于清廷和袁世凯的通缉令,孙中山十几年在海外活动,祖国内地的一些革命活动包括黄花岗起义和武昌起义发生时他不在现场,这对以孙中山为第一主人公的辛亥革命题材创作是个难题,也是长期未能产生系统地再现辛亥风云的大型影视剧的原因之一。王朝柱这次全景式写辛亥革命,又坚定不移地以孙中山为第一主人公,可谓迎难而上。是深厚的历史功底和出众的艺术结构能力成全了他:一是通过对孙中山先两广后江浙再向长江中下游发展的革命战略步署的真实描写,清楚地揭示出祖国内地的各次革命活动都是在他的总体部署下或在他直接领导的革命活动影响下发生的;二是通过对他与黄兴、秋瑾、宋教仁、廖仲凯、汪精卫、谭人凤以及他与章太炎、陶成章乃至袁世凯关系的真实描写,生动反映他对内地革命活动的具体指导或影响作用;三是通过着力描写他亲自发动和参加的镇南关起义,凸显他能抓住机会在祖国大陆亲自发动武装起义并以此推动内地其他地方的革命活动;四是真实地表现各地革命志士以孙中山募捐的钱来购买枪炮、以孙中山的主张和精神为号召来开展革命活动;五是自始至终突出孙中山永不言败的精神和把每一次失败都看做是前进的经验与动力的人格力量,用孙中山的人格魅力照亮辛亥革命的历史进程。当然,对孙中山回到祖国大陆的各种活动更是浓墨重彩地给以彰显。这样做的结果,既使孙中山始终处于叙事主轴线上,在艺术上成为名副其实的第一主人公,也丰富和深化了孙中山形象,增强了全剧发展的精神统摄力。
其四,对辛亥革命精神和历史经验的揭示,对辛亥革命与时代需要的内在联系的打通,都做出了可喜的新探索和新拓展。面对着此起彼伏的“告别革命”思潮,电视剧本《辛亥革命》中没有一句空洞的说教,也没有一句直接批评:“告别革命论”的台词,但全剧在经得起与历史本身对照的全景式形象描绘中却无可辩驳地揭示出:自从鸦片战争使中国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清廷统治日益腐朽和列强侵略越来越加剧的历史条件下,洋务运动失败了,实业救国的道路走不通,君主立宪的改良道路也走不通,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惟一道路就是以革命方式彻底推翻封建帝制,这是历史的选择,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虽然辛亥革命取得国家政权的成果一度被袁世凯窃夺,但袁世凯复辟当皇帝只有几十天就在全国一片讨伐声中垮台,这形象地宣告打倒帝制的思想已深入人心,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从此谁要再想搞封建独裁、当洋奴,都是注定要失败的!这是辛亥革命留给我们的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应当说,整个剧本在这方面写得很见功力,尤其是结尾,耐人寻味。
从某种意义上讲,辛亥革命是一次精英革命,其上层中坚大多是当时的知识精英。他们有文化有见解,有些还是思想大家和学问大师,思想敏锐,不可取代;同时他们也有明显的弱点,一是看不到最底层广大劳动者的力量,只能先是靠会党后是靠新军去搞武装起义,二是在实践地位上有某种依附性,遭遇困境和面对地位、名利诱惑时有些人就会退却或转向。基于这样的史实和认识,电视剧本《辛亥革命》表现一代知识精英的历史贡献和性格光彩的同时,通过同盟会内部倒孙风潮、梁启超多变、杨度投袁、刘师培转向、汪精卫与袁克定结拜兄弟等历史事件的真实再现,对他们的这种两重性作了留有余地却又引人深思的精彩刻画。这方面的思想发现在精神上是通向现实和未来的,也为全剧增添了一个艺术上的亮点和看点。
这个剧本并非无可挑剔,比如在戏剧冲突设置方面,有些集的冲突还可再集中些,结尾的计袁军的气势还应该再作加强;在人物塑造方面,台词的个性化还有再强化的余地,宋庆龄的戏份和形象刻画有进一步加力的必要。但从整体上看,这个剧本在辛亥革命题材影视创作中是一个思想艺术含量最重的并带有突破性的新收获,它不仅在辛亥革命风云的完整再现和辛亥革命精神的深度发掘上达到了新的水平,在孙中山、黄兴和那一代知识精英形象塑造上实现了新的突破,而且在宏大叙事与个人生命体验叙事相结合、英雄叙事与悲情叙事相结合上也积累了新的经验。这些,都为二度创作中拍出一部具有强烈新鲜感和震憾力的史诗性大片提供了很好的基础。天津市委宣传部和天津电视台为拍好这部片子倾尽全力,并聘请唐国强任总导演,衷情于辛亥革命历史的实力派导演李伟任导演,聘请实力派演员马少骅饰演孙中山,张秋歌饰演袁世凯,姚居德饰演黄兴,马晓伟饰演章太炎。现在,全剧组正充满激情地准备投入拍摄。我们有理由相信,这部剧的拍摄成功将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献上一份厚礼!
来源:文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