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根线条去散步”
作者:曹晖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8月18日第215期
线是视觉艺术形式最基本的构成要素,而人们对线的关注古已有之。毕达哥拉斯将数视为世界万物的本源,而在万物从数中派生的过程中,线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第欧根尼·拉尔修在《名哲言行录》中记载了毕达哥拉斯的看法:“从数产生出点,从点产生出线,从线产生出面,从面产生出体”,“从体产生出感觉所及的一切物体,产生出四种元素:水、火、土、气。这四种元素以各种不同的方式互相转化,于是创造出有生命的、精神的、球形的世界……”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曾提到,用线所构成的素描的肖像远比用颜色涂抹的绘画更令人喜爱。由此略见线在视觉艺术中的重要价值。
视觉造型的基本手段
从几何学上说,线是点在移动中留下的轨迹。线作为造型手段,能够敏锐、直接地表现客观形象,呈现出与自然的亲合关系。线的这种造型特征在原始岩画和儿童画中得到充分的印证。先民的洞窟壁画尽管线条寥寥,但奔涌出的形象盈溢着生命的力量。儿童为准确地感知眼中的奇妙世界,也本能地依赖线条这种最原始、最易于掌握的表现手段。
人们对线的理性认知起于中世纪,而在文艺复兴时期得到充分发展。在中世纪的基督教绘画中,线是塑造形体轮廓、构建虚幻空间的有力手段。线条通过虚实、强弱、粗细等变化产生空间上的远近感觉,表达形体关系和前后距离,从而产生透视感,阿尔伯蒂的《绘画三书》对此曾有专门论述。哥特式建筑也利用拱形而通透的肋(线)来体现内部的空间感,增添其向上升腾的力感。文艺复兴时期的线则更具理性特征,是达至严谨造型的重要手段。因此,西方古典绘画中线的表现以还原客观物象的真实感为目标,是再现人的视觉对三维空间反映的基本要素之一。
在西方艺术史中,线透视奠定了幻觉空间绘画的基础,线描因而成为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沃尔夫林在《艺术风格学》中,用五对相互对立的范畴阐释文艺复兴艺术和巴洛克艺术中两种知觉的不同表现,其中第一对范畴即线描和图绘。在沃尔夫林看来,两种不同的表现方式取决于人的知觉方式的差异,线描的视觉意味着在轮廓上寻找对事物的感觉和事物的美,即眼睛看物体时是沿着边缘摸索的;而在图绘的观察方式中,眼睛在观察对象时则撤离了边缘。
视觉艺术风格划分的重要标尺
西方视觉艺术往往通过线来确定艺术形式和艺术风格。以设计艺术为例,直线与曲线之争是区分现代设计与传统设计的分水岭。现代设计诞生之前,设计中通常采用的是自然的形式,即“有机”的形式,如曲线就是设计家热衷于使用的元素。19世纪后期英国发起的工艺美术运动和法国的新艺术运动,采取的主要形式元素即流畅的曲线,如卷草的花枝和攀缠的藤蔓,在此基础上,设计家精心营造出唯美的浪漫主义情调。而现代设计倾向于使用直线。现代建筑的发起人,美国设计家赖特首先将直线的元素引入建筑设计。大量的水平线和垂直线以及基本几何图形如方形、圆形、三角形的运用,预示了现代主义设计时代的到来。最纯粹地使用直线的艺术家是20世纪荷兰风格派画家、国际主义风格的先驱——皮特·蒙德里安。20世纪30年代,他在创作中反复地精心实验直线和色彩的构成作用,体会颜色被粗重的黑色直线分割后所产生的视觉感受和心理反应。他在后期创作中完全抛弃了早期画面中物象表现的形式,走向了彻底的直线。他将自己的风格称为“新造型主义”。著名的《红、蓝、黄构图》就是其“新造型主义”风格的典型代表。巧妙的分割与组合,使平面抽象为一个有节奏、有动感的画面,从而实现了他的几何抽象原则。蒙德里安借助绘画的基本元素——直线和直角(水平与垂直)、三原色(红黄蓝)和三个非色素(白灰黑),实现了有限的图案与抽象意义的相互结合,直线象征着自然的力量和自然本身。可见,线条是艺术风格划分的重要标尺。
传达情感意味的关键语言
线之所以受到艺术家的青睐,还有重要的一点是它具有情感表现性。线是艺术家从客观对象中提取出来的视觉造型语言,这种语言清楚地反映了艺术家的心理世界,因此,艺术家认识上和行为上的抽象过程使线带有极强的个性化色彩。法国野兽派画家亨利·马蒂斯曾说:“如果线条是诉诸于心灵的,色彩是诉诸于感觉的,那你就应该先画线条,等到心灵得到磨练之后,它才把色彩引向一条合乎理性的道路。”
线是融入画家主体的富含审美趣味和情感意味的“意象图式”,也是人类对客观世界认识的反映。德国艺术家保罗·克利充满诗意地描绘道,“用一根线条去散步,也就是用线条来表达精微的感觉和细腻的情感。线条的本质正在于它的情感意味”,即“让线沉思(let a line muse),随线而行(to go line)”。19世纪晚期新艺术运动的代表、比利时建筑师凡·维尔德则声称:“很少有其他创造物能像线条一样,与其创造者的心灵有如此直接的紧密的关系。”线条的特征是“公共心理表现的一种经转化了的姿态”。德国慕尼黑青年风格派建筑家、李普斯的学生恩格尔在研究中发现,无论是曲线还是直线都潜藏着无限的力量,后者在表现中更富有锐利感和速度感。他认为,直线不仅在数学上,而且也在美学上超越于其他的线条。
俄国表现主义艺术家康定斯基也非常重视线的情感表现性。他对线的创造与人的内在心理的关联作了哲学—心理学的探索,并将其扩展到视觉形式元素与整个民族心理的关系中去。他将线与色彩感受对应起来,以此说明线条与色彩之间存在的逻辑关系,如水平线、垂直线、对角线和任意直线这四种直线,分别对应于黑、白、红(或灰、绿)、黄和蓝等几种颜色。此外,直线相交的结果是角,而90度的直角、45度的锐角和135度的钝角这三种不同的角,分别对应于不同的形式表情:冷和受压抑;敏锐和高度活跃;孤单、细弱和呆钝。这三种形式表情又表现出艺术家三种不同的心理状态:冷的、受抑制的状态;敏锐、高度活跃的内心思想;作品完成后所产生的不满足感和对人自身弱点的意识。康定斯基受到当时德语国家视觉形式理论中的世界感和生命感价值思想的影响,认为就不同民族而言,线条所具有的不同的精神内涵是至关重要的。线的形式和风格是民族心理最集中的反映。
英国艺术理论家罗杰·弗莱对线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认为,线条的意味就在于,它唤起我们的想象力,使我们的联想最大可能地浓缩其中。在线中,既没有多余的混乱,也没有无意味的单调。因此,线是彰显画家个性的有力手段。视觉艺术的形式反映了艺术家固有的经验和精神特征。无论艺术家怎样有意识地遵循客观规则、根据物体的空间秩序来变形,变形的程度和色彩夸张的程度都离不开画家的直觉判断。由此,艺术家将其特有的经验以无意识的方式直接传达给观众。由于线条是抽象变形的最直接手段,所以个性的显现也就更明确、直接。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