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孙丛丛
2014年12月12日 来源:中国文化报
鲁迅先生在《关于翻译(下)》的论述中曾有一个经典比喻,说文艺批评就像“剜烂苹果”,不仅要批评坏的,还要发现好的。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再提“剜烂苹果”理论,引起了文艺工作者的共鸣。
艺术批评与艺术创作之间本应互补和共生,历来,人们常用“车之两轮、鸟之双翼”来形容两者之间的关系,而在老一辈艺术家与评论家之间,也不乏相互求教、虚心学习的交往“典范”。 像钟惦棐与谢晋,一个是电影评论家,一个是著名导演,却是一生的诤友。钟惦棐对谢晋曾有过“一句话”的评价:“时代有谢晋,谢晋无时代”。他认为大电影艺术家必须是大思想家,而在这点上,谢晋主要是跟着潮流走,缺乏对时代独到的思想发现与审美发现。对于这个尖锐的评论,谢晋曾当面致谢并说:“这句话够我想一辈子。”
面对艺术真理不说假话,开门见山、坦诚相见,是老一辈艺术家的亲身垂范,更应成为文化界的应有生态。而在当下,受商业、舆论、圈子等诸多元素影响,艺术评论不敢或不愿去“剜烂苹果”,评论界长久处于 “一团和气”之中,少见真知和锋芒。艺术批评从“在场”到“缺席”,中间隐藏着大家不愿直面的尴尬——本该为文艺创作建言的文艺评论与“面子”“利益”等产生了复杂的连锁反应,“抹不开面儿”的背后,更多的是现实因素的驱动。
“上回我请你,下回你请我,翻过来掉过去,都是圈子里的熟面孔,说的都是同一套逻辑,怎来观点争鸣?”“若邀请方‘不报友人恩’,没有接受的雅量,或者你的说法正打碎了别人心里的‘小九九’,又该怎么办?”可见,对于要不要批评、如何批评,人们之所以心生疑虑,原因在于缺乏一种自由的氛围和良性的生态。
一方面,是碍于“红包评论”“人情评论”,主流评论界鲜有犀利的观点、独立的精神;另一方面,如“押沙龙在1966”等一些敢于对大导演、大作家“痛下杀手”的评论者只能穿着“马甲”发表见解,难以走向“前台”……这便是评论圈的“当下之怪现状”。
而如何打破这种现象,在笔者看来,首先需要一些评论家放下自己的“面子”,对既成的模式说“不”。有的评论家碍于圈子、名望,屈从于一些既成观点,而观点一旦发表,即成难收之覆水,又不能轻易改弦更张,久而久之,只能越来越偏离于内心的判断。在悠久的艺术史中,常有评论家改变观点的事例。欧洲美术史上,像克莱门特·格林伯格对于“印象派大师”莫奈的评价就经历了先贬后褒的过程,在抽象表现主义风格声名鹊起后,他随即确认了莫奈的重要性,为此还曾公开表示,与其为了面子死撑到底,还不如承认自己鉴赏的失败。其实,打破成规不难,难的是敢于改变的勇气,当下的评论界正缺失像克莱门特这样真诚与坦率的态度。
另外,当下的艺术评论确实应摆脱现实藩篱的桎梏,打破一个个具体的、物质的、社会声名的圈套,消解既有身份和话语权带来的干扰,真正做到观照“心灵的温度”。为了实现这一点,艺术评论或许应从“迷信”大家、名家中走出,多听听普通人的见解,多留意一些纯粹的声音,还“观点争鸣”一个自由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