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与人类的距离还有多远
作者:西莫
2015年05月22日 来源:中国教育报
随着《超能陆战队》的火爆上映,机器人“大白”的形象深入人心,很多人心里都会遥想“如果我也有一个大白”,但更多的人开始思考“如果机器人能够拥有人一样的智能和情感该多好”。那么,机器人是否可以拥有人类的智能和情感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势必要回顾一下人工智能的起源和技术分支。
人工智能及其测试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人工智能这一概念最早是在1956年由麦卡赛、明斯基和香农等为首的一批年轻科学家在达特茅斯夏季会议上提出的,并随着20世纪50年代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和启发式策略的提出得以发展壮大。
英国数学家阿兰·图灵在1950年撰写的《计算机器和智能化》论文中最早提出验证人工智能的方法——“图灵测试”,图灵测试包括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一个审讯员和一男一女分别安排在单独的空间,只能通过远程终端进行交流,审讯员通过对另外两个人提问判断谁是男人、谁是女人,而男士要尽力让审讯员认为他是女士,女士则需要向审讯员证实自己是女士;第二阶段,用一台计算机代替男士,计算机与第一阶段中男士的任务一样,如果计算机成功“骗过”审讯员的次数与男士成功的次数一致,则认为计算机成功通过了智能行为的测试。
时至今日,图灵测试仍然是验证人工智能智能性的关键验证方法,目前仍未出现能够完全通过图灵测试的人工智能技术。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6月7日在英国皇家学会举行的“2014图灵测试”大会上,聊天程序“尤金·古斯特曼”(Eugene Goostman)被33%的评委判定为人类,继而引发了对于机器首次“通过”图灵测试的争议,可以说这一结论目前看来仍然是不严谨的,无论是测试对象(不是计算机而是程序)、测试方法(冒充的是一个来自乌克兰、英语非母语的13岁小孩)、还是通过率(33%)其实都无法确凿的证实机器已具有智能行为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当然不是一帆风顺的,从最初的神经网络和模糊逻辑,到现在的深度学习、图像搜索,人工智能技术也经历了一系列起伏,从爆发、低谷、重新突破、直至2014年Gartner发布的技术成熟曲线表明人工智能技术已经进入发展高峰期,各项技术应用(自动驾驶车辆、虚拟个人助理、脑机接口、预测分析、智能机器人等)将在5至10年后起到巨大的颠覆性影响。而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演进,自然地衍生出了两个分支,可以分别称作强人工智能和弱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弱与强
弱人工智能认为不可能制造出能真正推理和解决问题的智能机器,这些机器只不过看起来像是智能的,但是并不真正拥有智能,也不会有自主意识。例如早期常被提起的“深蓝”,就是一种弱人工智能,通过输入已知的棋谱进行计算而得出结果,完全经由人类控制而不会产生自身智能。再例如Siri(语音助理),会让大家产生一种“她听懂了我的话”的感觉,但是她的每句回答都是遵循程序设计的体现,如果觉得Siri很有趣,那完全是因为程序的设计者很有趣的缘故。在弱人工智能领域中,弱人工智能不需要具有人类完整的认知能力,所有的学习、优化、“预测”都是通过人类既有的知识结构和模型来进行训练,都是一种对于人类智能(或者动物智能)的模仿;大部分需要复杂思考的领域,弱人工智能都远远赶不上人类,有的甚至都还没有入门,也就可以相对安全的被人类所控制。
而提到强人工智能之前,首先要明确的一个概念是“人工生命”。人工生命的概念,包括两方面内容:1)属于计算机科学领域的虚拟生命系统,涉及计算机软件工程与人工智能技术,以及2)基因工程技术,人工改造生物的工程生物系统,涉及合成生物学技术。强人工智能实际上必须基于人工生命才能成型,强人工智能通常把人工智能和意识、感性、知识和自觉等人类的特征互相连结,强人工智能要求程序有自己的思维,能够理解外部事物并自发做出决策甚至行动,其表现就像一个“人”一样,甚至很可能比人的反应更杰出、更可靠。也就是说能够具有人类一样的智能和情感,可以自我思考的机器人一定是一种强人工智能(对于强人工智能是否有情感,还存在一定争议,一种说法是当机器拥有接近10至15岁人的认知能力,就可以说是强人工智能,与是否有感情和思维无关)
目前百度已经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深度神经网络,这一称为“百度大脑”的智能系统,可以理解分析200亿个参数,达到了两、三岁儿童的智力水平。除此之外,2012年奥巴马政府启动了长达10年的人脑研究项目,绘制大脑图谱;同时,“人类大脑工程”已入选欧盟旗舰技术项目,获得欧盟10亿至20亿欧元科学基金资助,计划在2018年前开发出世界上第一个具有意识和智能的人造大脑。上述的种种努力都可称为是弱人工智能向强人工智能方向的有力迈进。
对人类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
看起来我们与“大白”的距离似乎越来越近了。但是,仍然存在一个问题:机器具有人类的智能和情感,对人类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自2014年以来,全球多位顶级科学家针对人工智能的发展做出了一些具有警告意味的预测。2014年10月25日,电动汽车公司特斯拉兼商业太空飞行公司多空间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参加麻省理工学院航空与航天学院百年研讨会时表示:“如果让我猜人类最大生存威胁,我认为可能是人工智能。因此我们需要对人工智能保持万分警惕,它们比核武器更加危险。”2014年12月4日,英国理论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教授在接受英国广播公司的采访时表示:“我们已经拥有原始形式的人工智能,而且已经证明非常有用,但我认为人工智能的完全发展会导致人类的终结”,“一旦经过人类的开发,人工智能将会自行发展,以加速度重新设计自己”,“由于受到缓慢的生物演化的限制,人类不能与之竞争,最终将会被代替”。2015年1月29日,比尔·盖茨在某论坛上表示,人类应该敬畏人工智能的崛起。盖茨解释道,人工智能将最终构成一个现实性的威胁,但它在此之前会使我们的生活更轻松。美国的发明家和思想家雷·库兹韦尔在畅销书《奇点临近》中,明确写明在2045年人工智能将会完全超越人类智能,人类历史将彻底改变。
所以,对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迎接和拥抱是应该区分开来的,一方面可以看到的是弱人工智能已经渗透到目前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人类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自然语言处理能够解决不同语言之间自由翻译,自动驾驶汽车能够解放我们的双手并大大降低事故的产生,模糊逻辑控制下的洗碗机和洗衣机能够处理我们的家务负担,生物识别技术正保护着我们的手机、门禁,语音识别技术可以让我们在开车时也能轻松发送短信;另一方面,对于强人工智能的发展,我们也应该保持适当的理性态度,在美好的憧憬面前适时地放下冲动,严格控制可能出现失控情况,保证人工智能和人类社会的和谐共处。我们是否真心地想迎接“大白”的来到,这也许还需斟酌而行。
(作者:科学媒介中心特约撰稿人)